王俊懿和他的《冰蝴蝶》

時間:2012年11月23日
簡介:王俊懿和他的《冰蝴蝶》猶如齊白石和他的“墨葉紅花”。他的《冰蝴蝶》藝術以全新的解構藝術和創作理念帶來了一個翡翠領域的全新流派與思路,並且催生了國寶重器《冰蝴蝶》這一獨具創造性和前瞻性的藝術品。[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中國網:大家好!這裡是《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收看。

翡翠呢,自古就是皇家奢華藝術的代言。當代人提及翡翠雕刻藝術,馬上就會想到一個名字,那就是王俊懿。他的扛鼎之作《冰蝴蝶》今日強勢登陸國博,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帶來了百年週年的隆重獻禮。很多人和專家學者一提到了王俊懿和他的《冰蝴蝶》,認為他猶如齊白石和他的“墨葉紅花”。他的《冰蝴蝶》藝術以全新的解構藝術和創作理念帶來了一個翡翠領域的全新流派與思路,並且催生了國寶重器《冰蝴蝶》這一獨具創造性和前瞻性的藝術品。今天我們的欄目組非常榮幸地來到了王老師的翡翠藝術館,與他一起探討一下翡翠藝術。

 

 

您好!王老師。

王俊懿:主持人好!網友好!大家好!

中國網:首先想請您為我們的廣大網友解讀一下,這件被評為是玉文化史上首件當代藝術作品的《冰蝴蝶》,那麼它裏面所蘊含了一些美學的價值,對於它來説還有一些環保的理念,請您給我們解讀一下。

王俊懿:這個《冰蝴蝶》這件作品的誕生是在一種巧合下,也是碰到了這麼一塊能表達大自然當中另外一種現象,就是我們説的冰山。現在冰川在融化,地球全球在變暖,那整個世界呢,其實我們現在已經是非常的不自然。那對於我們説同是大自然的結晶,頂級的翡翠冰種能非常的形象地去反映在大自然當中的這種融化的現象,冰塊在融化的現象。所以我們創作了這麼一組在融化的冰塊,用頂級的翡翠的這種冰種。那這個裏面呢,我們用當代的裝置藝術,然後把這個頂級的這些翡翠,就是非常大膽地用現代美學的這種,包括非常有視覺衝擊力的這種手法,用鋼絲給它懸挂在我們的一個鈦金屬的一個殼這個裏面。那這個鈦金屬其實整個表現呢,它是在一個如融化的一個地球,或者説是一個即將重生的蛋殼,或者是一滴水的這麼一個造型,一個抽象寫意的造型的一個球體裏面,去把這個翡翠裝置在中間。而這個翡翠呢,其實它呈現的是,不同的角度是如宇宙星空的隕石在時空中漂移,但同時又被束縛著。

我們在整個假如圍繞著這個《冰蝴蝶》這件作品旋轉,會在一個比較大的窗口發現、呈現,這所有的13塊冰塊呈現出一個蝴蝶的形狀,而這個蝴蝶呢,它又正呈一個在解體的狀態,而且是一個抽象的蝴蝶。那這個裏面其實它引喻著更多的是我們想表達的冰在融化、蝴蝶在消失、幸福離我們遠去。那蝴蝶它有兩重寓意,一個是象徵著美好幸福的生活,一層也是“蝴蝶效應”,我們講的這個惡性迴圈是從小開始的。所以一個小的不注意,我們説我們隨便的一些碳排放對大自然的這種,我們這一點無所謂,但是點點滴滴組成的,它就是一個大的惡性迴圈。

 

 

所以呢,這個人與自然的這種和諧,我們由著這種工業革命的到來,由著現代科技發展,其實我們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對大自然的破壞是不容疏忽的。而特別有意思,在2012年這麼一個特殊的年份,我們這件作品誕生了,我們希望也能更多地提出大家對生態和環保的重視。當然了,這是一個警示的作用。但同時我們裏面這件作品還孕育著一個更深層的,就是新時代的到來,就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那為什麼呢?就是説冰塊在融化,它有兩個現象,一個説,我們説被大自然破壞以後,這個幸福離我們遠去了。但是如果説我們尊重自然,大自然是和諧的情況下,那是什麼呢?那是春天的到來。如果説冰融化它象徵著春天馬上要來了。這件作品裏面它夾著一些草花,還有一些,有一個發現一個黑點,我們把它假想是一隻螞蟻,是一個生命,那其實萬物的復蘇,那這個螞蟻的復活,或者是我們的草春暖花開,這個草在生長、重生等等,就是説這個對於我們想表達的理念,就是説在自然當中我們更多的是迎來了一個新的開始。那裏面我們把這個作品翡翠的部分裝置在這麼一個蛋形裏面其實也有一重意義,常規的理解來説,這個蛋是一個新生的開始,那由內而外也是生命的開始,所以我們把這個冰塊裝置在這個蛋殼裏面,那也是代表著我們在接下來就是一切的新的開始。

那一滴水,如果我們遠看是一滴水,或者我們在展館現場給它呈現出我們整個展廳就是一個裝置作品,那就是我們的頂、我們的穹頂和我們下面的那個臺,我們做的那個,像等於天壇,也像水的漪漣産生的那種圓形的臺、地臺,然後和頂上的那種我們的穹頂,表現中間這個球體,懸挂在中間的話,就像從宇宙形成了一滴水即將落下來。那其實我們當想到水的話,它又跟冰又融在一起了,因為我們想到水的話,它又跟冰聯繫在一起了。那因為這個水和冰是幻化中在不同的形態,那它們有輪迴的關係,那其實我們前面説的這個走向消亡和重生也是一種輪迴的關係。所以這個作品其實最後面表達的更多的是一種宇宙,乃至這個世間所存在的一種大道,我們説所有的世間的輪迴,包括宇宙的輪迴,我們都要去遵循它的自然。但是我們相信我們對未來也是抱有一種很大的寄予,就是希望2012年以後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也是一個全新的一個時代。

我覺得可以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剛好碰巧在十八大以前有這麼一件作品,我覺得能在國博能作為國博一百週年,剛好我們也是作為一個國寶級的作品,因為整個材質的價值已經是,這個是我的幾個合作方他們提供支援,然後這個原材料本身現在市值就已經過億的這樣的一種材質,沒有人,可以説歷史上沒有人敢拿這麼奢侈、這麼珠寶級的材質去創作當代藝術作品,更不可能去創作一個反映當代環保的聲音的這樣一個作為對宇宙、對哲學、對世間的很多大道的東西去探求的這麼一種抽象的作品。那這個我覺得剛好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有這麼一個契機,那我希望,我覺得中國因為十八大以後也將要進入一個全新的里程,也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那我覺得這個誕生是很有意思的,就是很多新的時代的誕生,或者説我們這件作品它可能也有人説是一件劃時代的作品,那我們希望我們通過這個作品它所表達的內涵和它的表現手法,包括它的當代意義,能真正讓我們的玉文化進入到一個新的歷程,那至少我們願意去做這樣的探索和嘗試。所以這件作品其實還是帶有很多這種嘗試,突破傳統,並且能真正跟當代融合,並且不僅是當代的題材,而且要從當代的這種審美和更多的我們這件作品是國際藝術語言的表現手法,所以我覺得這件作品最有意思的就是在於我們剛剛説的幾個點上。

中國網:我覺得您説得特別好,昨天我看了這個作品以後,可能想像不出來它有這麼多的這種美學價值和哲學感。但經過您這麼一解讀呢,對它有了一個更深的了解。這次您的個展不僅有著這種象徵著王者歸來的《冰蝴蝶》,還有12件經典的這種傳世作品,這種“12+1”的這種模式,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是一種宗教輪迴?或者是復蘇重生的概念?好比是一種鳳凰涅磐、王者歸來呢?

王俊懿:説老實話,我覺得這個王者歸來或者説鳳凰涅磐呢,可能只是大家可能會有這樣的看法,對於我本身來説,除了我覺得我姓王以外,沒有別的任何的我覺得能跟這個王者歸來能去貼切,因為對我來説我們還是一個探索者,就是我們是一個開路先鋒,我覺得一直這麼多年我是在玉文化這一塊,我是一個敢於去創新、去改革的人。

中國網:一直都走在前面。

王俊懿:對,我們去走在前面的,但是並不是,我覺得王者這個並不是那麼的對我有一個更準確,我覺得對我來説呢,其實就是説我們更願意作為在這條路上真正去探索和發現。那其實呢,這個展覽它倒是可以作為我們的一種里程碑的一種成果,就是發現了很多,這一路走過來,對於傳統文化、對於當代藝術、對於現代的藝術,包括我們中國人的這些哲學思想和情感上的,包括人文的關懷,那我覺得這十多、二十年,我覺得是更重要的這份積累,那這次作品我們選了13件,一個是我們前面這12件也代表著我們十多年探索翡翠藝術道路如何走過來,當然件件我相信都是含金量很高,都是我們的心血作品,都是用心並且去感悟的。

 

 

中國網:那我們都知道翡翠本身就是一個價值連城的東西,而您賦予它的這種藝術價值,我覺得更是一個無價之寶了。而且您本人還是兩次問鼎了中國玉雕最高獎“天工獎”,回首這些過往來説呢,您對於自己取得的這些傳奇成就有什麼看法嗎?

王俊懿:其實呢,對於獲獎來説呢,我覺得作為我們一個對於藝術,並且熱愛玉文化,這麼多年付出,我覺得都是,獲獎是一個對我們的這種熱愛和付出這種執著的一種肯定和一種獎賞吧。但是這個成就其實對我來説不是我們值得去拿以去……因為這個對於我的心態一直認為是比較平和的,就是説我一直説我很幸運,就是説我走得在別人前面,第一,我起步得早,第二,我經歷的跟別人不一樣,我説起來這裡面就有很多故事。就是説更多的是我覺得這些年我一步一步地去理解翡翠、去理解玉文化以後,我被它深深所吸引,並且癡迷,並且狂熱,所以呢,我的這份精神可能説打動了很多,就是説如果説我們當時參獎,那也是説很多評委和觀眾對我們作品的認可,是因為我們用心、用感情去創作它。那其實對於這些來説只是更多地激勵我們,或者説是,就是説讓我們更有責任和動力往前,因為我的獲獎其實説到“天工獎”,也算是,就是我這一生其實創造了很多先例,就是説對於我第一次獲“天工獎”金獎的時候,我那年才30歲,就是8年前我獲了第一個金獎的時候,那時候全中國也就是兩個金獎,那種狀態就是不知所措,就是怎麼才做了10年就獲了金獎,而且那個時候的整個的玉雕狀態、玉雕藝術,包括這一塊的發展,都的的確確存在著很多需要大家去重新審視,就是説那一次對我的觸動最大的就是責任感,就是説為什麼在業內大家都沒有辦法去突破一些,就是説去表達,就是説我的作品可能跟他們就是有一種完全脫離的狀態,所以我也覺得,哎呀,其實想來想去,也就是説可能是因為我太熱愛這塊,我是一個瘋子,他們都説我不計成本、不惜代價去創作它,最後成就了很多經典的作品。

中國網:您提到剛才很多經典的作品,我們看到您的作品中有很多是“金玉結合”的這種理念,您是怎麼想到的這種獨具匠心的理念呢?

王俊懿:“金玉結合”是我近十年摸索的一種翡翠藝術的表現方式。其實在兩千多年前,我們中國的祖先、我們的先輩就已經有了“金玉結合”的這樣的作品,很知名的像漢代的“金縷玉衣”,我想很多人都知道,那這些就是金與玉最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祖先去發現它們有非常微妙的關係。然而中國還有不低於200個成語是在表達金玉良言、金童玉女、金玉滿堂,一直金與玉都象徵著最美好的象徵。金玉結合我們説的金,我所用的金不是只是黃金的金,而是各種金屬,包括這一次《冰蝴蝶》的鈦金屬,那麼嘗試用金、用銀、用銅,用各種材質,就是金屬的材質來表達,那它的每一種金屬它的美感、它的特性都不一樣的。你像鈦金屬,我們這次的《冰蝴蝶》的鈦金屬,它是體量最輕,然後它的硬度非常高,所以這個材質也很有意思,那它是用在火箭、宇宙飛船上,它是能走向宇宙最遠的金屬。那你説我們把中國最古典的這種材質,因為它在歷史的長河裏面也是最遠的,一塊頂級的翡翠要經過幾十億年,就是説二、三十億年的這樣的一個歷史的長河才能形成,然後我們用金屬、鈦金屬來代表我們對未來探索,它裝置在這裡面,它像一個宇宙飛行器,它能穿越時空,去探索未來,探索宇宙的奧妙。

那在這裡面其實每一種金屬都有它的獨特的語言,我們説的黃金和銀都有它的氣質。而它所有的表現手法都能為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理念所去表達,那這個時候我們的藝術的部分就能更好地去詮釋了。所以我後面發現金與玉的這樣的特別的關係,所以我們在追求,首先第一層境界就是我們的翡翠的天人合一。翡翠的天人合一就是我們把翡翠的部分去解讀,這塊料的天在創造設計它到底為什麼是這樣,那我們去其糟粕、現其精華,那把最美的部分呈現出來,那已經在做一個天人合一的動作了,就是説我們人是尊重自然、尊重天,然後配合它合一去創作一件作品,後面很多,你看這件作品,哎呀,分不清楚是我創造還是天創造的,因為它就是它,它太完美,它不可以變成第二個題材、第二個造型,因為它就是這麼一個形態,我們把它最美的形態表現出來,但是它又是我所創造的。所以這層已經出現了一層狀態,天人合一。然後我們再用金屬再來一次天人合一,這個金屬的部分我們去表達我們所有的想法都能裝進去,因為前面的翡翠創作還是比較被動的客觀創作,因為我們還是有很多想法無法在翡翠上體現的,那金它完全能體現我們所有的想法。那這樣的一個作品系列風格出現,像我們就出現了很多這樣的作品,那我們的《化蝶》,我們的《白度母》,我們的這次展覽的,應該説大部分作品都在金玉結合的這樣的一種形態下産生。我覺得這些作品其實它一方面可能樹立了一種新的翡翠藝術風格,或者説是流派。但是同時它也是,就是説讓我們去思考其實翡翠藝術的表現方式其實是非常廣闊的,當然現在我外面有很多學生,他們也在按照這種風格在仿製、在思考,他們也在蛻變,也是在感染著很多我們業內的在做這一塊。我覺得其實也不是我的什麼高明或者我開創了什麼,這是歷史都有。包括西方大型的珠寶藝術、金玉結合,它們不是金玉結合,它們是金和寶石的結合、礦石的結合、鑽石的結合,那也是兩種陰陽的這種材質很有意思地在結合。那其實包括我們現在女孩子最喜歡的首飾、珠寶也是金和礦物質。那我們説如果説在這個理念當中,其實本身就是一直存在的,只是説我們把它重新發現或者説發掘,重新去表達,那我後面把這個系列風格,我給它取了一個名叫《翡翠金生》,特別有意思,就是翡翠與金屬在這個時代的重生,是這個意思。

中國網:説了這麼多,我覺得這件《冰蝴蝶》呢,不僅在藝術上已經突破了一個非常的一個極限,而且它也覺得必將轉換成一個巨大的收藏價值。現在咱們的翡翠收藏界也正在熱議您和這個《冰蝴蝶》,您會怎麼看待這些來自收藏界的聲音呢?

王俊懿:這個呢,我沒有想過,真正想過對於收藏價值,對於我們這麼多年在創作作品,我之前説了,所有人都説我是一個瘋子,因為如果我要去想它的收藏價值,我們就不可能花太大的成本,因為我們沒有辦法評估最後收藏價值,因為對於一個藝術品,我的心裏面認為,一個真正好的藝術品或者一個藝術家好的作品,應該是很難去估價的。那這個是留給時代、留給一個行業或者後人,那對於我們來説,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評估它的價值。那收藏領域呢,我覺得這是各種,收藏圈是很大的一個範疇,因為各種門類、各種愛好都有各種審美和他們的價值觀要去判斷,最後這件作品是應該值多少錢,是否可以買,是否值得收藏,等等。那我覺得這些年呢,我們有很多作品也有很多收藏家在向我們去收藏,或者去……那這個裏面其實我覺得可能對於藝術的解讀還是需要有一個過程,那真正的認可,就是我們説這個《冰蝴蝶》這件作品,首先來説,我認為它的特殊性有好幾點,就這好幾點的特殊性可能決定了它未來的收藏的方向。那我覺得其實作為傳統玉文化發展到今天,我們的祖先真的在幾千年前就在熱愛這樣一種,玉這樣的一種材質,然而翡翠到今天作為玉中之王最高貴,就是價值被認可最高的一種玉料,那把它作為與現代的我們的這種國際藝術和當代的理念結合,並且創作出這麼一件算是劃時代也好,或者説里程碑也好,或者是突破也好,這麼一件完全跟傳統是已經不在那個概念當中,但它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的這麼一件作品,它的時代性,它的藝術性,包括這個材質的重量性,整個反映題材的,它是一個真的,就是反映全球、全人類的心聲的這麼一個大的題材,和反映一種大愛、一種大的,我覺得這種所有人的應該説是追求的一種精神,我覺得這樣的作品其實可能很難是個人才去收藏。當然從我的意願來説,我覺得最好的收藏,因為是希望作為一個國家來收藏,那我覺得這樣的作品,我覺得是我們的一種心聲,當然是否能代表著一個時代,或者説是我們至少作為這麼一個一直在這個領域領先的一種探索的,能作為我們的一個,應該説在當下,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里程作品,或者説代表作品,但這個我覺得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大家去理解或者去關注。所以這個呢,對於真正它的趨向可能目前我們沒有真正深入去思考。

中國網:您的很多的作品中還體現出了翡翠三彩和巧色,那麼這個理念或者是觀念您是怎麼看的呢?

王俊懿:這個翡翠的三色、巧色,我們説三彩翡翠或者多彩翡翠,其實這些年是我一直在關注和研究的。因為我覺得這塊很有意思的就是翡翠的最大魅力是它的變化,它的不斷地種水的變化、顏色的變化,每一塊翡翠都是非常具備個性,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沒有雷同。所以這裡面最有個性的其實就是這個三彩翡翠,一塊原材料上面帶有幾個大自然形成的顏色,而它們的顏色有些都非常之艷麗,而且它們並且長在、生成在這麼一個玉質這麼細膩和通透的一塊玉料上面,形成這樣的顏色,我覺得是非常神奇的。所以這麼多年,我在十幾年前我就特別喜歡三彩這樣的原材料,那每一次我覺得當碰到這樣有特點的原材料,我都非常願意去解讀它,因為翡翠,三彩的翡翠是非常有難度的,因為它非常有個性,非常的……就是説它是佈局,顏色的佈局,形態的大小,種水的變化,包括裂紋、瑕疵、雜質都不是我們所控的,我們要去掉所有的這些不好的東西,然後把最美的東西體現出來。然後還要融入我們的題材,融入我們的思想和精神,那這個我覺得特別有挑戰性。我又一直喜歡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所以我特別喜歡創作三彩翡翠。而三彩翡翠一旦被解讀,一旦把這個謎底解開,它就成為一個經典。就是我們這些年,包括我2004年獲金獎,獲“天工獎”金獎的那個《仙螺王》,它就是一個三彩翡翠,它非常的就是完美地詮釋了這個作品它的這種題材的這種獨一無二的個性,就是那塊料來説有四個顏色生成。那我們創作用它的大的部分,這個螺殼是發紅色的紅粉,然後它螺裏面長出來肉身是泛綠色的,我們做了一個綠的肉身。然後在頭部呢,我們又帶著一點黃皮,我們給它做了黃色的髮鬚。然後在頭的下半部分又發現一塊白,我們給它創作了牙齒。其實説老實話,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我看它們就長在各自位置上,只是我解讀了,我就説就這樣做吧,幾個顏色,紅色的殼,綠色的肉身,黃色的髮鬚,白色的牙,而且它們都在各自的位置上非常和諧。但是這個螺一做出來人家説這個四不像,因為它不是我們世間看到的螺,螺是沒有牙、沒有髮鬚的。我説這個是西班牙那個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我當年,在十年前我在上海的時候,我去上海博物館看過達利的個展,很受觸動,我覺得很夢幻的,他在反映著夢境、真實和虛幻之間,超現實,他又在真實,所以我覺得這個螺就像是超現實當中的一個螺。而最後面直到兩年前很有名的一部電影《阿凡達》,就是《阿凡達》上映以後,我説,哎呀,我那個螺就是《阿凡達》裏面的潘多拉星球的生命,就是在一個跟地球很像的一個星球,它長著跟地球很像的生命,但是它還是有區別的。所以我説我們的螺長著牙、髮鬚,這絕對是可以存在的,所以這個對於藝術的探索,就是對於這種翡翠的原材料本身的這種特性的表達,我覺得它是絕對獨一無二的。如果我們説那塊料把它放到另外的一個題材,它是完全表達不出來的。所以翡翠的三彩的這種創作特別的有意思,也是作為翡翠藝術最有魅力的一個部分,所以是這樣子。

中國網:那很多人都説您是當代的翡翠藝術家,您怎麼看呢?

王俊懿:作為翡翠藝術家呢,我覺得這麼多年對於我來説,我是非常願意並且熱愛作為這麼一個身份能去真正把翡翠放到,就是説真正地用翡翠這種載體去表達藝術,就是説真正地把翡翠的玉雕部分這麼多年所謂的被停留在一個所謂的工藝美術或者説工匠,這麼多年,千百年來,可能最後面都逃不出一個“工匠”的概念。而我進到這個領域,我覺得當年我們最早的時候也在研究工藝,也在探索,我説工藝我們已經取得了成果,在我26歲的時候,我覺得我的工藝已經可以非常的有精細和高度。但是呢,我覺得後面我突然發現一步步走過來,我覺得工藝只是個表面現象,真正的作為藝術作品,要成為藝術來説,它必須具備它的原創性和它的思想性,和它的情感,和人文關懷。所以在這個裏面,其實我就繼續地不斷地探索蛻變,然後去發現,我覺得在翡翠的領域是完全可以去表達很多藝術思想的。那在這個過程中,當然我們作為有想法去蛻變、去改革也好,去開拓一個新的一個空間,那我們在不斷地探索。但是作為傳統的玉雕,包括我在2006年就被評為“中國玉雕大師”,我覺得這個玉石雕刻大師,所謂的大師聽著也是非常,好像大家叫著大師、大師的,好像也挺好,但我的年齡説老實話,我真的不太喜歡人家叫我大師。而且的的確確我個人感覺,作為一個藝術來説,真正我們作為一個藝術的這麼一個工作者、從業者,我覺得我們應該去真正理解藝術是藝無止境。那在這個裏面我們能作為一個專業的藝術家去面對它,我覺得這是我們真正的一個態度,我們應該是以這種藝術的角度去關注翡翠這個領域,我不是停留在工藝的層面,我們更多地要去思考藝術層面所去給我們帶來的一種角色,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扮演好這個角色,或者説去稱職地對得起這個角色,不管別人怎麼叫我,我覺得其實玉雕大師也好,翡翠藝術家也好,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們做出了,人家一看,這個不是工匠的東西,這個是藝術作品,那我覺得這是我們真正要去追求的。

中國網:那對於當下的這種翡翠藝術來説,您覺得它處於一個什麼階段呢?

王俊懿:其實説到翡翠藝術,應該説十多年吧,最早在十多年前,中國包括玉雕界,有玉雕藝術,沒有翡翠藝術,全中國都沒有一個人有這麼一個概念。那時候是我最早提出這麼一個觀念,真的全中國、全行業我説我用我的作品稱為翡翠藝術作品,不是翡翠玉雕作品,或者説玉雕藝術作品,就是我們不再強調玉雕的部分,而是強調藝術與翡翠直接對接,就是翡翠就是能表達藝術的一個載體,藝術又需要翡翠來表達它的思想,所以它們兩個就是最完美的,它們就是那麼簡單。所以“翡翠藝術”這四個字其實是最好的詮釋。但是這個“藝術”兩個字這些年也被用爛掉了,就是説很多人都會打藝術、藝術,其實弄得很多人,就是對藝術沒概念的人也一直都是雲裏霧裏。所以真正的藝術是什麼?藝術的純粹性等等,其實到今天還是全球都在探討,都在關注,有當代藝術、有傳統藝術、有現代藝術,所有的藝術的表現形式,它都是我們大家去思考的。所以作為今天的翡翠藝術,其實它還是非常的,一個早期發展得非常的不成熟,應該説處在非常落後的狀態,中國就是説最早提出用“翡翠藝術”這個概念,就真正去做翡翠藝術,其實時間非常之短,希望有更多的學藝術、學美術或雕塑,就是各個門類,真正藝術門類的人進來,嘗試翡翠藝術在怎麼樣才能真正在未來呈現一個更好的翡翠藝術的一個領域,那我覺得今天可能還是非常的不容樂觀的,我們應該説任重道遠地要去面對翡翠藝術這條路。但是我本人來説,我是這麼多年我會非常堅定地朝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並且也希望有更多的後面或者是我們同時在面對這麼一個工作的,一起來進入研究它,去更好地把它發展起來。所以我覺得真的是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

中國網:我們剛才提到藝術,就是我們的國家目前也正處於一個大的文化藝術的一個前葉。那麼對於這種推廣中國的玉文化,或者是説作為一個玉的前行者來説,讓全世界傾聽《冰蝴蝶》的聲音,您有哪些想法呢?

王俊懿:我們其實這件作品通過了五年的這種積澱,然後各方面的摸索,終於在這兩天能呈現出來,在國博能跟大家見面,首次亮相。但對我們來説其實它也只是一個開始,對於用這樣一件作品,我們用真正能具備國際藝術語言去表達中國幾千年傳統玉文化的這麼一件當代藝術作品,我希望能在接下來,也就是明年我們希望拿到美國去做展,也可能去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我們去真正嘗試在當代藝術領域,或者説是在全球的對藝術的理解和關注的一些領域,更多地讓大家看到這個作品,去對這個作品就是説提出他們的觀點也好,無論是批評也好,或者説是讚美也好,或者説是各種聲音,我們都希望能得到,也是一種更好的交流和學習。那我覺得其實因為我太熱愛,真的是我對翡翠的這種感情太深,所以我一直覺得應該它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可以走向世界的。那我們也希望通過《冰蝴蝶》來達到更多人去關注它,更多人去理解它,更多的這一件作品也不是我這個人,而是背後的中國的千年的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並且更重要的也是這個時代的大家的這種環保的聲音,或者文化的交流,或者説是真正的形而上的正面的一種成效吧。我覺得還是很多工作要做的,接下來。

中國網:最後請您給我們大家指點一下迷津,就是翡翠藝術它的魅力究竟在哪兒呢?

王俊懿:翡翠藝術的魅力呢,我覺得只有人真正去感受、看到它,它的魅力其實不需要我説。玉本身的這種通靈,幾千年我們民族對它的這種濃于血脈的這種情感是與生俱來的,這種人與自然的互動吧,我覺得美玉首先它就已經能打動人。而藝術的存在,如果藝術真正地被表達出來了,那這樣的一個翡翠藝術作品,那它是會深入人心,並且會停留在人的心靈的深處。那我覺得這就是它最大的魅力,也就是我們所有人所追求的,説我們精神的昇華和我們靈魂的這種嚮導。那我覺得翡翠藝術它也許,我可能説是誇張了它,也許它真的就是能把我們帶到一個真正的藝術空間去釋放我們所有的情感。所以我覺得翡翠藝術的魅力其實可能不是我説的這麼一些,可能更多的是每個人自己用心去感受它。我相信每個人都會被它所感染和打動,因為它的確是非常迷人的。謝謝!

中國網:好的,觀眾朋友們,本期的《中國訪談》就全部結束了,感謝您收看,我們下期同一時間再會!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