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姐姐:網路愛心助學的傳奇

時間:2012年11月16日9:00
嘉賓:十八大代表 湖北省長陽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 劉發英
簡介:她堅持通過網際網路為貧困學生募集助學款,組建成遍佈世界各地的“英子姐姐網路助學團隊”,截至2012年10月底,“英子姐姐”和她的助學團隊以一對一的形式資助1500余名學生。今天我們訪談邀請到“英子姐姐”,請她為大家講述當選十八大代表的感觸以及網路愛心助學傳奇的故事。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訪談】十八大代表劉發英

活動描述

  • 時間:2012年11月16日9:00
  • 嘉賓:“英子姐姐”本名劉發英 長陽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
  • 簡介:英子姐姐被稱為“中國網路助學第一人”。她堅持通過網際網路為貧困學生募集愛心助學款,組建成遍佈世界各地的“英子姐姐”網路助學團隊。截至2012年10月底,“英子姐姐”和她的助學團隊共募集愛心助學款460余萬元,資助1500余名貧困學生。今天我們的訪談特別邀請英子姐姐,請她為大家講述當選十八大代表的感觸,以及網路愛心助學傳奇背後的故事。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易健特約之十八大代表訪談節目”,感謝新浪微網志對本節目的支援,您可以通過新浪微網志與我們的節目進行實時互動。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這位中共十八大代表是劉發英,她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稱呼叫做“英子姐姐”,在這裡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子姐姐”劉發英現為湖北省長陽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被稱為中國網路助學第一人。6年來她堅持通過網際網路為貧困學生募集愛心助學款,組建成遍佈世界各地的“英子姐姐網路助學團隊”,截至2012年10月底,“英子姐姐”和她的助學團隊共募集愛心助學款460余萬元,以一對一的形式資助1500余名學生。今天我們的訪談特別邀請到了“英子姐姐”,請她為大家講述當選十八大代表的感觸以及網路愛心助學傳奇背後的故事。

    2012-11-13 09:59:19

  • 中國網:

    劉老師您好!首先請您和我們中國網的網友打個招呼。

    2012-11-13 09:59:34

  • 劉發英:

    你好!各位朋友大家好!

    2012-11-13 09:59:49

  • 中國網:

    我們知道,您這次是以十八大代表的身份來參與這次盛會,當選為中共十八大代表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件,您被選上的那一刻心情是怎樣的?

    2012-11-13 10:00:56

  • 劉發英:

    被選上十八大代表那一刻非常得激動,因為我們長陽縣從建國以來還沒有過全國黨代表,作為一個基層的教師能夠當選十八大代表,確實對我來説是莫大的榮譽,但是我也知道這更是一份政治責任。

    2012-11-13 10:01:04

  • 中國網:

    在您當選為十八大代表之後,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委也專門成立了十八大黨代表劉發英工作室,這段時間以來,這個工作室開展了哪些工作呢?

    2012-11-13 10:02:02

  • 劉發英:

    從7月份開始,我們縣委就為我成立了“十八大黨代表劉發英工作室”,在前幾個月時間裏我們主要是到各鄉鎮去調研,進了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機關,主要是了解一些基層黨員他們的心聲,我們也把一線的黨員請進到我們工作室裏,每個星期一的下午有半天的座談時間,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幫助我更好地履行一個黨代表的職責。

    2012-11-13 10:02:13

  • 中國網:

    在1991年您是從師範學院畢業以後,當時您才21歲,很多師範學校的畢業生都會選擇去城市的學校去當老師,您卻選擇了最偏僻,最窮困的長陽縣黃柏山陳家坪小學去做支教,這麼一待就是18年,您當時為什麼要做出這樣一個選擇?

    2012-11-13 10:02:24

  • 劉發英:

    其實這個選擇應該説不全是我個人的意思,因為我們當時師範畢業以後,學校就給我們每一個學生一張表格,回去以後徵求父母的意見,對自己畢業以後的分配意向做個選擇。因為我爸爸他本來也是一個老師,他就讓我在畢業志願書上就填上了“不回母市,支援邊區”這八個字,説實話,那個時候我不懂,因為我也沒有想到,就是因為這八個字改變了我的命運。

    2012-11-13 10:02:36

  • 中國網:

    您去支教的那個小學當時是怎樣的一個條件呢?教學環境如何呢?

    2012-11-13 10:02:48

  • 劉發英:

    因為我去的那個鄉鎮是我們長陽當時比較邊遠,最貧困的一個鄉鎮,我到了第一所學校就是陳家坪小學,我記得我們第一次到那所學校以後,因為我們離家遠,不可能帶床具,那個領導就看到我們沒有帶床就給我們找的床,四條腿都不一般齊,就在上面鋪了幾塊地板就是我們的床。我們住的都是土房子,而且是木樓,在那個地方學校有食堂,但他們的食堂不會老師提供什麼服務,你吃什麼,就是你拿著錢在那裏買不到東西,你吃菜就靠自己種,你種什麼就有什麼吃的。在那裏特別不方便的就是交通,在那個地方你是趕不到車的,你出門就得爬山,生活確實非常得艱苦。

    2012-11-13 10:02:58

  • 中國網:

    第一次從學校,從城市到這麼一個偏遠的地方,剛開始的時候心裏有沒有掙扎過?

    2012-11-13 10:03:13

  • 劉發英:

    不僅僅是掙扎過,好多次都哭過,也曾想到過離開那個地方。但是因為去了以後,在我生活最沒有著落的時候,是我們那裏的學生和家長,他們每個星期給自己的學生送小菜的時候就給我送點小菜,就幫我種田、種地、種菜,我覺得和學生們在一起感到蠻溫暖,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學生和家長幫助了我,所以我覺得我能夠為他們做的就是教給他們知識,我應該留下來。

    2012-11-13 10:03:23

  • 中國網:

    因為我是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我的學校每年都會安排學生去支教的活動,在我的好朋友也有參加支教的,他們回到北京以後,和我説的更多的是對當地學生的一種感受,哪怕是孩子一個個眼神,那種求知的眼神,那種對外面世界了解的眼都會很打動他們,您當時有沒有被這種當地學生們的一種渴望和渴求所打動過?

    2012-11-13 10:03:42

  • 劉發英:

    山裏的孩子雖然條件很差,很窮,但山裏的孩子他們對讀書的渴望不比城裏人差。因為我們有的學生上不起學,在家裏和家長吵、鬧,他目的就是一個——我要讀書。因為他們知道,在那個封閉的大山裏也只有靠讀書才能夠走出大山,也才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

    2012-11-13 10:03:51

  • 中國網:

    現在很多大學正在組織學生去支教,也有很多學生是自願的,面對如此龐大的大學生支教隊伍以及社會上的支教隊伍,您能否給他們一些建議?

    2012-11-13 10:04:02

  • 劉發英:

    我是從我在邊遠山區支教18年的經歷,我的感覺是,雖然那18年確實很辛苦,很艱苦,但回過頭來一想,非常感謝那段經歷,我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到那些比較邊遠、貧困的地方去鍛鍊、去磨煉自己。

    2012-11-13 10:04:14

  • 中國網:

    這是您在偏遠山區支教的這麼一段經歷,今天訪談開場時我也介紹過的,您的一個稱呼“英子姐姐”,那它是一個怎樣的來歷呢?

    2012-11-13 10:04:29

  • 劉發英:

    其實這個“英子姐姐”,我以前網上的網名叫英子,一些資助人在網上有的叫我英子老師,有的直接叫我英子,有的也叫我英子媽媽,因為有的資助人是小學生。後來偶爾也有人叫我英子姐姐,他們説我那個頭像感覺特別得親切,倒不如你就叫英子姐姐,他説讓別人覺得更容易接近,這個名字是網友們給我起的,所以後來就一直用到現在。

    2012-11-13 10:04:40

  • 中國網:

    您剛才分享了您從事支教工作的一些感受,這些感受是不是啟發您開始網路助學行動的一個源頭和動力呢?

    2012-11-13 10:04:51

  • 劉發英:

    應該説是,因為一開始支教的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山裏的孩子們上學的那份艱辛,最開始我就靠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孩子們上學,後來我當校長了,又看到了貧困學生越來越多,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已經幫不過來,也正在這個時候,武漢的兩個志願者就到我們學校去走訪貧困學生。當時我就陪他們去走訪,其實那個時候我對網路根本都不熟悉,因為我們那時候二十幾個老師,只有一台電腦,對申請QQ號,上網站上傳資料這些根本就不懂。這兩個志願者,我們一起走訪了學生以後,他就教我怎麼上他們的網站,其實最開始我沒有想到在網上還能夠幫助到貧困學生,但是他們把兩個貧困學生的資料發上去以後,一個多月我就收到了第一張匯款單,當時郵局通知我,給我打電話,説我有一張匯款單到了,讓我去取,當時我不相信,説你是不是打錯了,誰會給我寄錢?當時特別得不相信,然後當我去取這筆錢的時候,那800元錢取出來之後覺得特別得意外,特別得興奮。

    2012-11-13 10:05:01

  • 中國網:

    從收到第一筆助學捐款到現在,以一對一的形式已經資助了1500余名貧困學生了,這七年的時間裏,背後肯定會有很多辛酸的故事,是什麼一直堅持走這條路這麼走下去的呢?

    2012-11-13 10:05:11

  • 劉發英:

    我覺得在搞網路助學的時候,也遇到過很多的困難,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網友的不信任,因為網路畢竟是虛擬的,要在虛擬的網上得到素不相識的網民的信任確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我記得在上網之初就碰到過這樣一件事兒,有個人就説我要跟你視頻,就是要和我聊天;我説你為什麼要和我視頻呢?他説我必須確認有你這個人才會資助學生。其實當時我也想的蠻簡單,因為當時網上也有許多我的照片和報道,我想他無非就是想確認一下真實生活中的英子姐姐是不是網上的那個頭像。

    2012-11-13 10:05:28

  • 中國網:

    是不是本人。

    2012-11-13 10:05:40

  • 劉發英:

    對,是不是本人。所以我就打開視頻,和他視頻了一下,結果不到一分鐘他就關了。當時我就蠻奇怪,我説你現在可以確認我是那個“英子姐姐”吧,結果那邊傳來的就是罵的話,他的意思就是説你就長這麼個樣,你還想騙我們的錢,你如果差錢的話你就説了我們給你捐,你不要打著助學的幌子來騙我們這些好心人的錢。説實話當時特別得委屈。再遇到的困難就是周圍的同事、親人以及領導都不理解你,因為網路確實在我們貧困山村來説是個新生事物,同事們都覺得你是在想出名,或者是在想圖利;家裏的人,因為你搞助學用的都是你的業餘時間,比如寒暑假、雙休以及晚上的時間,就沒有精力去顧及家庭,照顧孩子,承擔家務,所以家裏一開始也是不理解。

    2012-11-13 10:05:51

  • 中國網:

    出現過有點惡意的網友,包括家人的不理解,自己有沒有想過放棄?

    2012-11-13 10:06:00

  • 劉發英:

    想過,我自己有一份工資,我自己生活也得過且過,我為什麼要做助學,讓別人這麼懷疑我?當時也覺得蠻委屈,但我還是堅信一點,我覺得做助學就是做善事,相信那些網友們雖然他跟你素不相識,但是通過以心換心的方式他們一定能夠理解,而且換個角度想,如果我在網上有個人他説他們那裏有貧困學生,讓我資助的話,説實話出於愛心可能100、200元,一次兩次我會捐,但是你要我負責這個孩子一直到他讀書完成學業,我肯定不會做。所以,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不願意做的事別人也肯定不願意做,我不相信的事別人也肯定存在質疑,所以換個角度去想,能夠理解網友們的那份質疑。

    2012-11-13 10:06:13

  • 中國網:

    針對這個質疑,您的助學團隊也是開展了一些很專業的走訪工作,是不是每個學生都要去走訪呢?

    2012-11-13 10:06:27

  • 劉發英:

    最開展做助學的時候是我一個人,真正的助學團隊是2010年的時候才成立的,我們所有的學生都是我和我的團隊成員親自去走訪,因為我們只有通過親自去走訪,拍下一組照片,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照片,學生的榮譽、作業本這些我們都拍,因為我們必須獲得第一手真實的資料,才好給網上的那些資助人一個交待,我們必須對他們負責,所以我們能夠保證這些資料絕對的真實性。

    2012-11-13 10:06:35

  • 中國網:

    到現在為止,您幫助的學生已經有1500余名了,這個數量還會不斷地擴大,以後走訪的工作量就會越來越大,以後還要這麼堅持走訪下去嗎?還是要開始一種新的模式?

    2012-11-13 10:06:48

  • 劉發英:

    我們的資助是長期的一對一,不是一次性的資助,這1500多名學生,是連續資助的學生我們採用的就是回訪的形式,每一年就會對這些學生不定期地回訪,因為我們團隊裏專門也一個聘請的律師,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放工作,他可以電話回訪,也可以實地回訪,他回訪的主要任務,就是核實學生的錢是不是百分之百地用在了學生的身上,學生與資助人的聯繫情況,通過這種回訪的方式讓我們更能夠了解到學生與資助人之間的互動。對新增加的受資助的學生,我們團隊必須親自走訪一次。

    2012-11-13 10:09:38

  • 中國網:

    這也是保證咱們捐款以及真正用於學生學習的一個透明度?

    2012-11-13 10:09:51

  • 劉發英:

    對。

    2012-11-13 10:10:00

  • 中國網:

    您覺得在未來還會開展怎樣的工作以加強時時捐款途徑的透明度?

    2012-11-13 10:10:10

  • 劉發英:

    這是肯定的,我的一對一全公開、透明的資助模式不會放棄,只會把它做得更實、更好,我們也非常想把它做大做強。

    2012-11-13 10:12:02

  • 中國網:

    我們知道很多資助貧困生的人士非常希望看到他説資助的這個學生能夠從小學、中學一直考到大學,再到工作,您資助的學生中有沒有現在已經大學畢業或工作的,來給您反饋這種好的資訊的呢?

    2012-11-13 10:15:24

  • 中國網:

    回報社會。

    2012-11-13 10:22:18

  • 劉發英:

    對,其實我們做助學的目的,包括資助人也是一樣的心願,我們不希望孩子們記得“英子姐姐”,資助人也不希望他們記得誰資助了他,只是希望等他學業有成,能夠去把資助人的這份愛心傳遞下去,就是形成一種“愛心接力”,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

    2012-11-13 10:26:32

  • 中國網:

    您用了一個詞非常好“愛心接力”,我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一定會把這種愛心更多地傳播給全社會的。其實説到這種回報可能對您來説也有另外的一個意義,您的父母以及您的丈夫已經看到這個事的很好的社會效應,他們是不是也能夠通過這些更好地理解您呢?現在還是支援的角度,還是對您有別的態度?

    2012-11-13 10:26:42

  • 劉發英:

    現在是支援,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因為我本來就離家遠,可能幾個月不能回家一次,因為我們畢竟在農村,你跟父母講什麼網路助學他們也不懂,所以我也沒有告訴他們我在做什麼,我就只是説我忙,我回不來,所以我就記得蠻清楚,當時我媽媽就説我,她説難怪現在“只有瓜戀子,沒有子戀瓜”,這些事你懂嗎?

    2012-11-13 10:26:53

  • 中國網:

    我不懂。就是當地的一個方言嗎?

    2012-11-13 10:27:17

  • 劉發英:

    “瓜戀子”就是説父母惦記孩子,“子戀瓜”就是説孩子永遠體會不到父母的艱辛,就是説他想不到要經常去關心父母,回去看看父母。

    2012-11-13 10:27:28

  • 中國網:

    我想在您這兒這句話並不成立,您是因為時間太少了,沒有回家的時間。

    2012-11-13 10:28:10

  • 劉發英:

    因為業餘的時間一般都用於做助學上,所以沒有時間回去看望他們,所以他們當時也不理解,不知道我到底在幹什麼,後來2010年從中央電視臺報道了以後,他們才知道了我到底在幹什麼,現在我父母每次給我打電話就説,你忙就不用回來看我們,但你一定要保重身體,你做好事是好,但不要超過你的身體健康的極限。

    2012-11-13 10:28:19

  • 中國網:

    不要影響身體健康。

    2012-11-13 10:28:28

  • 劉發英:

    對。

    2012-11-13 10:28:39

  • 中國網:

    説完了您的父母,我們還更關注一個人就是您的丈夫,因為他陪伴您開展網路助學,到現在已經初具規模的過程他都是一個陪伴者,他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一個態度的轉變?

    2012-11-13 10:28:47

  • 劉發英:

    有,因為最開始做助學的時候…

    2012-11-13 10:28:59

  • 中國網:

    其實你是特別希望得到他的支援?

    2012-11-13 10:29:09

  • 劉發英:

    對,剛開始做助學我真的還算是一個賢妻,這個家裏什麼事兒都做,但是自從開始做助學以後,因為要去走訪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顧及家庭,因為我愛人也是一個高中的老師,他的工作也比較忙,所以從我做助學起,家務事包括帶孩子的事幾乎全部都落在了他一個人身上,最開始他抱怨過,跟我半開玩笑説,他説我怎麼這麼命苦,你看我做的都是你們女人做的事兒,比如洗衣做飯、拖地、帶孩子,縫縫補補都是他做的,最開始他確實不理解,説你何必要自找事兒,找些麻煩事兒,還讓別人這麼誤會你。

    但是後來,主要是有一次,有一個受資助的學生,他是個孤兒,跟著他爺爺走了幾十里山路,而且那時候是正月,剛開學特別冷,那孩子跟著他的爺爺走了幾十里山路走到了我學校。因為當時我們門口有人,就是説隨便的人是不能夠進學校的。我們那個炊事員就問他你找誰,那個老人就説我來找我孩子的恩人,因為那個老人80多歲,他也不知道説什麼。他説你總得告訴我你孩子的恩人到底是誰吧,他説我只知道是你們這裡的劉校長。然後那個炊事員就把他帶到我的寢室裏,一進去,那孩子非常瘦小,而且老人和孩子都穿得非常單薄,臉、鼻子都凍得通紅,坐下來他就自我介紹,説他是誰,説感謝您對我孫子的幫助,就給我講了他家裏的一些情況。走的時候,他就從一個已經泛黃的挎包掏出一個方便袋就説,您這麼關心我們,我知道因為您取錢還要付手續費,我們也沒有什麼感謝你,我們就喂了一隻雞……

    2012-11-13 10:29:34

  • 中國網:

    很樸實。

    2012-11-13 10:29:50

  • 劉發英:

    對,我們就喂了一隻雞,攢了二十個雞蛋給你帶來,表示我們的一點心意,您也有孩子。然後把那個雞蛋掏出來。當時我們是不隨便要別人東西,別人本來就很困難,你在幫別人,你是絕對不允許拿別人東西的。我當時記得很清楚,因為那孩子來,因為我們當時工資也不高,幾百塊錢,我當時就給他掏了50塊錢,因為剛過春節,我説就作為壓歲錢給那個孩子,因為我兒子比他大,把我兒子的衣服給他收了一大口袋,然後又請我們學校的老師用摩托車送他們,給他們買了車票。

    我愛人就親眼目睹了這個過程,然後他就説,沒想到你的一點小小的幫助就讓他們這麼感激,你對他們的一點幫助讓孩子能夠順利上學,家長這麼感激,孩子這麼懂事,做這個事兒還是蠻有意義。因為我愛人從小家裏也蠻窮,他讀大學的學費向一些親戚朋友們借的,出來參加工作以後才開始還帳,所以他能夠體會、體諒貧困學生上學的那種困難,加上又通過這個孩子的例子,他就感覺到網上助學確實能夠幫到孩子們,所以從那時候起,雖然從他的嘴裏沒説,但從表現上可以看出來對我越來越支援。

    我們孩子已經習以為常了,我記得有一次央視的記者到我家裏去採訪,我孩子的扣子掉了,他就直接把扣子給拿到他爸爸面前,説“爸爸,你給我釘一下扣子”,當時那個記者就覺得蠻奇怪,説怎麼把扣子直接拿到他爸爸的面前,而不拿到他媽媽的面前呢?我就説他已經習慣了,我沒有為他做過這樣的活。

    2012-11-13 10:30:01

  • 中國網:

    您在從事這些愛心助學的活動時,現在更應該感謝的是自己的父母和丈夫,因為他們確實做了很好的後方保障工作,也在精神上不斷支援著你。

    2012-11-13 10:30:14

  • 劉發英:

    對。

    2012-11-13 10:30:27

  • 中國網:

    現在愛心助學網路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工作量也越來越大了,您和您的助學團隊在未來有著怎樣的計劃?

    2012-11-13 10:30:35

  • 劉發英:

    其實我經常收到全國各地的網友給我打來電話,有的就説,為什麼我們這裡沒有一個“英子姐姐”,其實我們這裡有的地方,比如説雲南、貴州這些地方比你們長陽還窮,為什麼我們這裡就沒有“英子姐姐”呢?

    其實我有時候也在思考,我們也有這個想法,想把我們的助學團隊擴大,我們可以在全國各地物色一個有愛心的,願意付出的,非常有責任心的人,他加入到我們的助學團隊,他就負責那個片區學生的資料走訪、收集和助學款的發放工作。我們擴大了助學團隊,也就擴大了受資助學生的範圍,讓更多的需要幫助的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幫助。

    2012-11-13 10:30:46

  • 中國網: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加大對於教育事業的投入,您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有沒有感受到這種國家對於教育的關注呢?

    2012-11-13 10:30:57

  • 劉發英:

    我感受到了,因為特別是近幾年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力度越來越大,教育的環境越來越好,社會各方面都在關注教育,都在關注孩子們上學的問題,比如説實現了九年義務制教育,免除了孩子們上學的學費、雜費、書費,以及貧困生的生活補助,高中也有貧困生的生活補助,中專的也有1500元/年的生活補助,現在又實行了營養午餐計劃,一個孩子每天可以享受3元的免費午餐,這個政策讓孩子們在我們貧困山區,因貧困而失學的孩子越來越少,幾乎沒有。

    2012-11-13 10:31:07

  • 中國網:

    在您看來如何讓更多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2012-11-13 10:31:18

  • 劉發英:

    我覺得要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關鍵是要均衡發展,很幸福的是,這次胡總書記的報告中就提到了這一點。我們以前都是講要大力實施義務教育,這次胡總書記報告中就提到了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雖然只是多了“均衡”二字,可以看得出來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力度越來越大,而且還提到了要向農村、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加大投入,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成才,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聽到這樣的論述還是覺得蠻溫暖,而且對我們的教育充滿了期待。

    2012-11-13 10:31:27

  • 中國網:

    剛才您也提到了總書記在十八大上做的報告,您也在參加了十八大,您對十八大有哪些具體的感受?對您接下來的工作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和變化?您這次作為中共十八大代表也是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第一位黨代表,這種特殊的身份您有怎樣的感受?

    2012-11-13 10:31:36

  • 劉發英:

    據了解,我確實是我們長陽縣的第一位全國的黨代表,我這次來北京開會也是帶著我們家鄉人的囑託來的,在會議期間我每一天都會記下我的所思所感,無論在開會期間還是在閉會期間我都會盡心地盡一個黨代表的職責,充分發揮一個黨代表的作用,不辜負家鄉人民對我的囑託。

    2012-11-13 10:31:46

  • 中國網:

    再次感謝您做客我們的節目,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會!(結束)

    2012-11-13 10:31:57

  • 中國網:

    (責編:佟靜 主持:齊凱 圖片:孫世麒 導播:李哲 攝像:龐睿 郭天虎)

    2012-11-13 10:32:16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whmr/2012-11-15-ying_1352968688.mp4

數據地址: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13232/152_1_0101_desc.htm

圖片大圖:

  • “英子姐姐”做客中國訪談,向愛心青年講述山區支教的建議

    中國網 孫世麒

  • 英子姐姐:網路愛心助學的傳奇

    中國網 孫世麒

  • “英子姐姐”本名劉發英 長陽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

    中國網 孫世麒

  • 十八大代表、“英子姐姐”劉發英做客中國網,談網路愛心助學工作的推廣

    中國網 孫世麒

  • “英子姐姐”劉發英做客中國網,與網友分享當選十八大代表的感觸

    中國網 孫世麒

  • 十八大代表、“英子姐姐”劉發英談網路愛心助學的酸甜苦辣

    中國網 孫世麒

  • 十八大代表、“英子姐姐”劉發英講述網路愛心助學傳奇背後的故事

    中國網 孫世麒

  • 十八大代表、“英子姐姐”劉發英做客中國網

    中國網 孫世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