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代表解讀“央企市營”

時間:2012年11月8日14:00
嘉賓:十八大代表 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 宋志平
簡介:經過三年發展,國藥集團已經成為中國醫藥行業的領軍者,較早地走上了一條國有資産資本化和股權多元化的發展道路。作為集團的領軍人,宋志平董事長對國企飛躍發展有深切體會,並在節目中分享了他的經驗和感觸。[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易健特約之十八大代表訪談節目,感謝新浪微網志對本節目的支援,您可以通過新浪微網志與我們的節目進行時時的互動。

中央企業這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那麼在充分競爭領域有兩家央企的表現非常的令人注目,他們分別是中國醫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這兩家央企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共同點,就是他們的董事長是同一個人,而且這位董事長所從事的聯合重組事例也被收錄到了哈佛的案例中,今天我們演播室非常榮幸的請到了這位雙料董事長,也是今年十八大的代表宋志平先生,宋總歡迎您做客我們的節目。

宋志平:非常感謝,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在節目一開始,我們先來聊一下國藥集團發展的情況。我這裡有一個數據,在過去三年國藥集團的發展完成了一個“質的飛躍”,銷售額從400多億元做到了1250億元,再到2012年銷售額計劃達到1600億元,可以説是一個飛躍的發展,您是如何看待國藥這三年的飛躍發展期呢?

宋志平:這三年國藥集團的發展得益於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得益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醫改和基本藥物制度的這些産業政策,大的環境有利於國藥的發展。

第二方面得益於國藥集團自身的發展。國藥集團自身主要有三件事情。

一、制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戰略,國藥集團的目標是什麼?國藥集團要發展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企業。我做企業是要先定目標,缺什麼找什麼,而不是走到哪兒算哪兒。我覺得在國藥集團這幾年中,我作為董事長率領董事會制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發展戰略。

二、得益於國資委的支援。國資委把和醫藥相關的的四家央企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四合一”。過去國藥集團基本上是以物流分銷為主的,現在把中國醫藥工業研究院放進來,把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放進來,又把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放進來,使得這個企業實力一下大大增加了。國藥集團通過資本運營,聯合重組,管理整合和整合創新的步驟,使得國藥集團下面的國控在香港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同時打造了遍佈全國174個地級市的國藥網。這些都對國藥集團今天發展成這麼大規模的一個企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從國藥集團來講,現在我們講“四大”。

一是奠定了大醫藥健康概念,也就是説,不光做醫藥,要從事整個健康事業。因為從中國的未來看,醫藥健康産業是一個非常大的産業。所以,我們從藥發展到健康,不光做藥還做健康。

二是大平臺,圍繞人來研發。醫藥和別的不一樣,醫藥最大的投入是研發。一個好的藥和一個新的藥,差不多要用十年左右的研發時間,投資十億美金左右。醫藥是重研發投入,在裝備上是輕資産的行業,它的研發平臺非常重要。現在中國醫藥集團以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上海)為主體,我們來進行産學研結合,發展我國最大的一家國家的大院大所,來整合引領中國醫藥的科技發展。在這裡我們有三個院士,也有幾千名科學家。中國目前的化學藥差不多50%的技術來源於這個院。

三是打造大的製造平臺,在化學藥、生物制藥和中藥方面有大的製造基地。

四是大物流。所謂大物流就是我們的物流、分銷和配送系統。因為我們不可能到醫藥工廠買藥,我們買藥都是從藥店或者是醫院買來的,但是從藥廠到醫院、到藥店要經過一個非常複雜的物流和倉儲過程,它和水泥不同,它和鋼鐵不同,它的倉儲一定是要恒溫恒濕,甚至像生物制藥需要冷鏈的運輸和存儲,要確保醫藥的品質,倉儲和物流就非常重要。另外在配送過程中保證産品的品質,同時也讓物流的成本最低,讓老百姓吃到放心的藥和便宜的藥,這是我們的關鍵。

所以,從國藥這幾年的發展來看,從過去單一中小規模的物流分銷企業,這幾年一下發展成為集科研、製造、物流為一體的大的綜合性醫藥集團,今年能夠做到1650億收入,估計也就在今年會進入世界500強,這是中國制藥行業中目前唯一一家能夠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應該説,國藥集團這幾年走過了不平凡的路程,也驗證了中國的大企業、央企和市場結合,快速成長的過程。

 

 

中國網:其實對於藥品來説,老百姓最關注的就是它的價格,其次是它的療效。剛才您在介紹中也提到了一些數據和這兩個因素密切相關,一是您説到了研究的團隊和研究的時間,其中提到了十年,這是一個平均概率事件了。這十年的研究可以説是在時間上,在研究的投入資金和力度上,保證了藥品的品質?

宋志平:是。

中國網:再就是您説的物流的環節,説得更加貼近老百姓的生活一點,特別像我們的菜價一樣,物流過程如果越便捷,環節越少,到老百姓面前的價格就會越低,和藥的價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老百姓的需要。所以,一個非常産業鏈化和一個非常貼近老百姓需要的發展目標。

宋志平:其實我們做藥的,要保證藥到老百姓那裏,到病人那裏一定是高品質的藥,這是我們必須要保證的。如果我們只做製造,不做物流,不控制終端,我們也無法保證。

中國醫藥行業其實有一個特點,用我的話就是“多、散、亂、差”。

第一,所謂“多”,在很多的製造行業中,量大了,比如説我們在一些原料藥方面,像維生素和抗生素,應該説全世界的原料都是我們在做,但即使這樣我們原料藥本身的量遠超過我們的需求。比如就拿維生素原料藥來説,全球一年只用12萬噸維生素原料藥,但僅我國的製造能力就超過20萬噸,這就是多。

第二,“散”,企業很多,集中度不夠,過於分散。

第三,“亂”,惡性競爭,壓價競爭。價格是雙刃劍,我們知道質優價廉,可是品質有成本。如果過於壓價,會造成一些假冒偽劣的東西出來。

第四,“差”,就像我剛才講的假冒偽劣。食品的安全是針對正常人的,藥是對病人,醫藥的東西有假冒偽劣的話,它的影響是很嚴重的。

 

 

作為一個醫藥集團尤其是國家的醫藥集團,如何讓老百姓吃到放心藥,這是我們的職責。剛才我們講到了規模和效益,這些也重要,但最重要的不是這些,最重要的是國藥要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藥,要有利於民生,要對我國保障基本藥物制度起到中堅作用。所以國資委在考核國藥集團的時候,我們除了像一般的企業要把效益做好之外,最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我國醫藥産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網:剛才我説到老百姓對藥品最關注價格和品質,其實他們在這兩者之間,更關注的還是藥品的品質。因為現在針對醫療的服務的保障上,國家有一些支出,老百姓需要支出的相對較少了,所以藥的品質就更看重了,尤其是在看病以後,為了更好、更快的治好自己的疾病,基本不太在乎醫藥的價格了,所以品質尤為重要。

剛才您提到 “健康”兩個字,您曾經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的時候,曾經説過您對國藥集團的最大貢獻是在原有産業鏈基礎上增加了“健康”兩個字。“健康”兩個字在您那裏到底是怎樣的解釋和理解?

宋志平:過去我們叫做中國醫藥平臺,我來做董事長以後加上了“醫藥健康”。因為醫藥是一個大産業,過去這些年和其他的産業相比並不是一個很大的産業,其實去年的GDP才1.4萬億,像我從事的建材,去年的GDP是3.4萬億。但是醫藥的發展方興未艾,在快速的發展,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建材達不到這樣的速度,基本已經到了一個峰值。

但同時,除了醫藥之外,和藥相關的健康産業,包括養老及其他很多,這個市場遠大於醫藥,又和醫藥相關,包括美容、養老院等等,這個産業應該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常想醫藥健康産業,將來可能是十萬億或者是幾十萬億的産業。

 

 

中國網:我估計這也是一個較保守的預估。

宋志平:因為我們要定一個企業的戰略目標,我們希望生根于一個大産業,我們希望在這個産業裏面能夠有一個開拓的空間,或者是説無限的空間。我到國藥集團以後和大家商量,雖然叫醫藥很好,但還是單薄,還是應該把健康加在一起,同時醫藥本身也是為了健康。這樣讓它的意義更飽滿一些,同時又擴展了它的領域。這是我來國藥集團做董事長,不只是説我們的收入從400億到1600億,那些都是有數字的,最重要我的貢獻是兩個字,在過去的醫藥後面加了“健康”,這是我給他們講的。

中國網:其實健康這兩個字放到國藥集團發展的産業鏈上,其實是給國藥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在您的期待中,未來國藥發展是一個怎樣的規模?尤其是要把國藥打造成這種全球巨無霸企業,您覺得國藥還應該具備怎樣的元素?

宋志平:對於國藥來講,第一,要有創新能力。因為醫藥最核心的是技術和研發,在這方面,國藥集團一定要大規模投入研發。最近我們在和國外的跨國公司合作,想解決技術瓶頸,我們有大量的新藥和好藥,這樣對國藥來説就會增加收入和利潤。其實醫藥公司,包括國外的跨國公司有時候也讓人不太認識,是不是一家醫藥公司就做很多藥呢?最近我去了法國的賽諾菲,世界500強企業,其實它有幾個主要産品,一個藥的銷售收入能夠做到80-100億歐元,遍及全球,比如説有治療血糖、治療血壓的,可能是家家戶戶都有病人的。

中國網:常見病了。

 

 

宋志平:對。所以,我們也要圍繞這些大病研發出來一些新藥、特效藥。這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

第二,作為我們公司來説,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怎麼能夠發展得比較穩健?在這方面,一是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國藥集團現在有600多家企業,將來可能會更多,把這600多家企業放在一個集團中,他們還要賺錢,這一層層間是什麼關係?這點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就有一個非常良好的治理結構,一個管控模式。管控模式,我也常講一個理論——格子化理論。像我們買來巧克力,都是一個一個格子,原因是什麼呢?怕他們粘在一起。做企業也是一樣,我們要打格子,把每一個企業放在格子裏,這個非常重要。

再就是我們要增強國際化競爭力。因為作為中國的企業來講,我們國際化的經驗還不夠。要想成為一個世界巨無霸公司,不只是説你的規模,甚至你的盈利,關鍵就是你有沒有跨國能力,你的産品是不是出去了?或者你在外面是不是有公司?從國藥集團來講,現在我們也開始走出去,在走出去的時候,我們現在開始是一步步去做。因為走出去也有風險,所以,我們怎麼做呢?我現在想先做一些高科技公司的收購,做一些中小的、包括非專利藥企業的收購,逐漸我們再去收購更大的企業。同時我們比較關注一些網路的收購,一些醫藥店的收購。我的想法,走出去這一關我們要做,但是我們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一步步走。

中國網:也是照顧到了這個産業鏈上的很多點。

宋志平:從中國醫藥集團來説,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公司。到2015年,我們的目標要做到3000億銷售收入,3000億按照現在的匯率來説,就是500-600億美金,那個規模就相當於在當時全球的前三名,應該説規模是夠了。但是,我們必須要進入到海外,尤其在中等發達國家我們要入手。我是這麼想的。

中國網:剛才您説到要增加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涉及到産品的研發和創新問題上。其實在中國提到國藥發展,有很多人會想到中國傳統中藥的發展,尤其是中藥的研發和創新。在中藥的研發創新上,國藥有沒有一個相對的側重或者規劃呢?

宋志平:中藥確實是我國的一個瑰寶,是一個寶庫。這些年現代醫學其實是建立在西藥基礎上的。西藥過去是單靶點,我要治什麼病就治什麼病。現在西醫的理論也在發展,就回歸到了多靶點,綜合治療。這就又回到了中藥的理論裏來。

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中藥,作為國藥集團也是把中藥放在了非常突出的發展戰略地位上。國資委領導多次講,應該把中藥做好,應走在日本、南韓等其他國家的前面。

中國網:對。

宋志平:所以,最近國藥集團也在向中藥傾斜,我們有一個中國藥材公司,最近也做了大規模的收購和兼併,打造中藥的平臺。

我的看法,中藥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我是學化學的,我年輕的時候不信中藥,但是後來我還是很相信,為什麼呢?因為中藥起作用。

中國網:其實不僅僅是您,現在很多人對中藥也存在一個不相信的程度,包括現在很多醫生開藥的時候,都希望中西藥結合治療,但是很多人都覺得西藥的療效更快一些。現在我們大部分的時候把中藥放在輔助性治療的安排上,但是我們發現很多病,尤其是慢性病上,中藥的治療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宋志平:對,説到中藥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一個是青蒿素,治瘧疾的。還有一個砒霜,當時我學化學,我説這個能入藥嗎?三氧化二砷,但是這個東西一直是入藥的,以毒攻毒,但現在美國也把三氧化二砷作為治療癌症、白血病的一種特效藥,香港大學把這種藥又做了口服劑。現在國藥集團和香港大學簽署了協議,在國內全方位代理這個藥。

我舉這些例子,是説明中藥是過去我們用人做臨床實驗過來的,所以中藥的療效確確實實,我們不能把它簡單當成一種糟粕來看,應該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通過現代科學進行篩選,使中藥達到一個更新的水準,這是國藥集團現在的一個方針。

我們都在研發西藥、生物制藥,對西方來講是一個追趕。但是中藥,我們應遠遠走在他們前頭。

中國網:更多的是原創。

宋志平:國藥集團現在中藥這方面還是比較下功夫的,國家也給了很多支援。

中國網:國藥現在生産出來的很多中藥都是用很簡單的一種形式,病人就可以去服用,不像以前的時候,還要拿一個鍋煮半天,然後才能喝的苦澀的中藥,方便多了。

宋志平:現在都是顆粒、膠囊,方便得多了。

中國網:這是藥品的研發,我們有一個走出去走向國際市場的計劃。那麼在央企和民企的合作中,您有一個非常關注的模式,就是超越企業所有制的發展模式。這也使得中國醫藥集團較早的走上了一個國有資産資本化和股權多元化的道路,關於這個道路您有什麼經驗分享給大家?

宋志平:我講的比較多的是“央企市營”,央企是我們的特點,是我們的屬性,我們是中央財政控股公司。“市營”就是我們必須要市場化經營。其實講到國有企業的改革,我們的企業改革取向就是市場化,中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一家企業來講,既然是我們市場裏面,就應該市場化。

央企市營我歸納了五條。

第一條就是股份制,大家知道科斯理論。科斯理論講的是國有企業的所有制,它的效率低於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這就屬於科斯理論中關於産權理論的一個解釋。但是你去看中國的國有企業為什麼這麼快速發展呢?因為中國的國有企業已經不是單純的純又純的國有企業,中國的國有企業中,有已經上市的,像中國建材、國藥控股,國有資本在裏面只佔了不到50%,社會資本和股民佔了50%以上,隨著上市增發進一步的發展,國有資本比例會越來越小,當然它的控股地位沒有變,是第一大股東,同時它的絕對值沒有變,還增值了,為國家保值增值。一些學者就講科斯理論,科斯理論是七十年代的事情,可是經歷了這麼長一段時間,現在我們所有制的這種産權制度也在社會中進步。

第二,就是規範的治理,作為一個企業來講,我們現在《公司法》一定是公司制,要是有限公司,用國家出資和社會出資來承擔社會上有限的責任,是一個法人主體。另一方面要有董事會、監事會這套管理機構,過去國有企業沒有這些,我們是廠長負責制,項目都要經過上級紅字頭文批,現在國資委搞的董事會試點,最重要的就是董事會,是審批項目的最高機構,這些項目不要拿到國資委去了。再大的項目,只要在你的主業裏就由董事會批,使企業真正成為一個市場的主體,而且有了自主的決策權。現在把決策權下放給了董事會,解決了過去傳統國企的政企不分。

第三,職業經理人。經理從哪來?剛才我們聊天的時候,大家提到了好像國有企業的領導人收入是高是低?我的問題是説,我們和民企、外資比我們並不高,大家説那也不低了。總是糾結在這裡。但是為什麼大家反覆提這個問題呢?道理是在什麼地方呢?大家覺得你的來源不透明,不是市場化機制。所以,我也在講,治理結構解決了國企改革的一半,職業經理人能夠解決另一半,形成一個閉環。

 

 

像前年,中國建材向全球招聘了一名總會計師,我們只有一個名額,結果中國建材集團的總會計師居然有1000人報名,初選100名考試,最後選了25個人,從25個人裏又選了8個人,8個人裏又面試,中組部最後面試,選了一個。確實是千里挑一,非常的優秀。這樣我們可以保證,即使是國有企業,我們可以保證最優秀的人才進入國有企業。

第四,內部市場化機制。過去我們的分配製度和幹部制度等等用工制度,都被大家詬病了,像什麼能上能下,能進能出,能多能少這些很難做到。現在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應該説國企經過三十年的改革,我們這個問題基本可以解決,不存在了,沒有和民企有太大差別。當然遇到金融危機這些,我們國企不會主動裁員,這是從社會責任考慮的,並不簡單的只考慮經濟效益。所以,我們這方面已經和社會充分接軌。

第五,我們117家央企裏,實際上真正由國家定價的,國家來控制進入的,其實也只有十幾家,絕大多數甚至上百家,都是充分競爭領域裏的,也就是我常講的,掙的都是辛苦錢。我們和民企、外資是同樣公平的競爭,我們是享受公民待遇的,我們也不要求有任何超越公民待遇的東西,比如説政府吃偏飯,比如銀行額外的貸款等等。我們都應該把這些當成市場中的人,而不要尋求這些東西。央企市營,國藥集團和建材集團應該説做得很好。

央企市營中有一個含義,就是不搞所有制歧視。大家一視同仁,我們和民營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我有一個公式,“央企的實力+民營企業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現在充分競爭了,如果你不和民營企業合作,你去找誰呢?所以國藥集團這些年大概並購了三、四百家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這些民營企業為什麼會加入呢?比如説過去我在一個城市裏,我是一家醫藥公司,它希望加入一個大的托拉斯公司,這樣構成一個大型的産業鏈。這有點像過去《圍城》裏講的,裏邊的想出去,外邊的想進來。作為企業來講,形成規模化、集團化是一個趨勢。我們在和民營企業合作的時候,充分照顧到民營企業的利益和感受,給這些民營企業留一點股權,同時他們轉變為職業經理人,應該説這個轉的很好,國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在發展中,把央企市營這個思想運用的很好,也符合中國的國情,我覺得上升到理論,也符合科斯理論。

中國網:剛才您也提到了過去的一些國有企業制度的弊端,尤其是五十年代左右出生的人,他們過去在國有企業裏工作過的人感受會更強烈,尤其是他們經歷了這種市場的變化,您提出了“市營”的理論,也是很好的增加了國企和央企的活力,並且央企和民企的結合,其實是一種雙贏的模式,帶動了一個大的産業鏈的共同發展。

宋志平:所以這也是中國特色,我們搞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面臨了以前所沒有遇到的情況,包括西方搞市場經濟所沒有遇到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實踐永遠先於理論,這個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們必須向前走,在走的過程中,摸索、歸納和提高,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實踐出真知。

中國網:在節目開始的時候,我也提到了您的聯合重組的事例被收錄到了哈佛的案例中,您覺得這個聯合重組之所以這麼成功,原因在哪?

宋志平:從字面上來説,我們用了聯合重組,沒有用傳統的西方理論裏的兼併收購,原因在什麼地方呢?中國特色的兼併收購,實際上中國的聯合重組,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是一個關係社會,是一個比較注重情感的社會,不能採取西方的那種我收購你走人,而是要採取大家共同來做,就是我常常講的共生多贏,一加一大於二。在中國醫藥集團的重組,包括中國建材的重組過程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中國醫藥集團今年截止到現在銷售收入增長了40%多,利潤增長了30%多,在今年這種整個經濟形勢困難的情況下,國藥集團在國資委裏面算是“雙增”比較高的企業,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但應該是比較高的。其實它就得益於重組以後內在的活力,用個詞就是得益於它的有機增長。那麼聯合重組這個過程越來越被大家認識,大家希望能夠進入到國藥集團。

同時,這個過程我們也打造了全國的醫藥網路,因為讓國藥集團創造出這麼多人來是不容易的,怎麼能夠短時間培養出這麼多人來呢?通過重組把大家都連在一起,這不就解決了嗎?那麼對一個地方企業來説,它可能得到一個藥的來源都有困難,現在有國藥集團這樣一個強大的渠道保證他們的藥源,建立大型的現代化的物流中心來保證供應,其實等於是把産業鏈和規模的優勢都得到了發揮,而且大家共用了這些規模優勢。應該説整個聯合重組的核心實際上是共生多贏,實際上還是所有的人都為它們創造了價值,我覺得不能創造價值的事情是不能存在的。

中國網:像您提到市營也好,聯合重組也好,它是國藥發展中所誕生出來的一種創新,但是每一次創新其實都是一個勇敢的突破,是需要勇氣的。您在當時是以怎樣的動力和怎樣的調查、環境,讓您産生了這種去創新的勇氣呢?

宋志平:其實我有時候想改革是被迫的。無論從國藥集團也好,還是從建材集團也好,其實我們都是一度困難的企業。很多人覺得央企今天做得很好,大家也有一些話説。但是如果我們回溯到十年或者十五年以前國企解困的時候,大家知道那個時候我們很難過。今天我們很多央企和國企都是當時的倖存者,很多都倒下了。我們等於在絕路上殺出一條路來,我們必須新生,必須改革。但是我們每走一步的時候,其實也都有壓力和風浪,包括我們和民企合作,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為什麼和民企合作?是有風險的。但還是像剛才講的,最後還是要看結果,到底是促進了生産力發展嗎?促進了社會繁榮嗎?為國家保值增值了嗎?這些指標放在這裡,這就是概括。像國藥集團也好,建材集團也好,我們在開始推動的時候,包括我們制定“央企市營”,包括我們和民營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也都有不同的聲音,但是我覺得有不同聲音的時候,其實也用不著去辯解,我覺得你就一直做,搞成功。

中國網:其實也有很多人對央企、國企的帶頭人和董事長比較好奇,尤其是他們既有壓力,又承擔著風險,又要在這種環境下去制定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那麼我想在這裡問一下,您作為央企的董事長,是什麼在支撐著您?或者什麼在推動著您,這樣帶動央企一步步往前走呢?

宋志平:責任。這些年來作為我個人來講,其實每一個重大選擇裏面,我選擇了責任。因為大家知道國企脫困的時候,很多企業倒閉了,很多職工下崗了,我是從那時候過來的人。所以我就感覺到,作為一個國企的領導人,我們不光承擔了振興國家經濟,為國家保值增值,為社會提供優質産品和服務,同時,我們也在為員工的生活,或者再説小點,也為著自己的家庭,我們也在做這個貢獻。我感覺到我們是從責任出發,一定要把它做好,我們不能再讓大家下崗回家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改變自我,把國有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成為社會企業的佼佼者,別人能做到,我們也能做,我覺得這就是我經常要想的問題。

我常到我們企業的員工,中國建材有13萬職工,國藥集團有7萬職工,加起來有20萬之眾,中國建材有600多家企業,國藥集團有將近600家企業,有這麼多家企業遍佈在全國甚至全球各地。作為一個董事長來講,我就覺得我的責任是重大的。你説企業家的壓力是什麼呢?其實每時每刻這個責任都伴隨著他。

中國網:咱們單拿國藥集團的發展來看看宋總的壓力和責任。因為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國藥集團已經實現了四家央企的整合,形成了一個包括醫藥貿易、醫藥科研和醫藥製造的綜合性集團,可以説打造成了中國醫藥行業領軍者的定位,您對中國醫藥事業的認識和看法,影響到了您手下的員工和領導者對未來事業發展的一個信心,您目前對於中國醫藥的發展有著怎樣的預期和預判?

宋志平:中國醫藥行業是非常好的行業,未來十年是“黃金十年”,所以從環境和市場來看,應該是不用擔心,是非常好的。

國藥集團現在也是全國的醫藥行業的領軍企業,所謂的領軍企業,就是我們要有帶動力和影響力,這當然也是國資委給央企的一個責任。作為中國醫藥集團來講,剛才我講到“十二五”末我們要做到3000億的收入,同時,我們要有相當強的研發能力,我們要突破一些醫藥行業的科技上的瓶頸,我們要推出大量的新藥、特藥來,讓中國醫藥集團成為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或者是全球一流的企業。

國資委過去對央企的要求起初比較重視規模,覺得央企必須是前三名,我覺得那是對的,因為當時大家的規模都很小,國藥集團和建材集團都是幾十億的規模,作為一家國家企業央企怎麼能稱為國家隊呢?但是現在這些央企都是幾千億的規模了,現在國資委提出要“做強做優,世界一流”,我覺得這符合企業發展的邏輯,因為大了以後,還必須要強,還必須要優,同時要做世界一流。作為國藥集團來講,怎麼能夠做到又強又優,世界一流呢?我們就提出了要以貿做大,要建立遍佈全國的國藥網,這是國家給我們的任務,這個營業額會很高。第二,我們會建立先進的醫藥製造基地、大醫藥基地。第三,我們還要在研發上做好,這就是講的以貿做大;以工做優,優就是你要有優異的業績;以科做強,所謂強就是你要有核心競爭力,你要能拿出幾個尖端的産品。所以,國藥集團是通過這樣一種發展思路,來完成我們成為世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的這樣一個目標。

中國網:這是您對中國醫藥行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預估,其實也是對國藥整個員工未來職業發展的信心和鼓勵,尤其還對於一部分人,那就是股民,他們也許會企盼著股票價格不斷增加。

其實説到股民,還要問您一個問題,董事長這個身份對股民來説意味重大,董事長除了肩負市場壓力也好,還要不斷關注國家和政府對醫藥行業的政策和建材的政策,還要受到股民的監督,您又是擔任兩家央企的董事長,您覺得如何去運作這兩個央企?或者如何去體會董事長這個職位呢?

宋志平:董事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在《董事會章程》中,其實董事長在董事會裏只有一票,但實際上在操作的過程中,董事長是一個領袖,是一個旗幟性的人物。但董事長並不是作威作福的人,我常常舉例説,董事長是西方航海中被綁在桅桿上的人,因為他要遙望遠方,看看天氣,看看有沒有冰山和礁石,也就是説指揮著航船能夠順利航行的一個人物,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對董事長來講,我常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就是説,我是不是想錯了?我想得對不對?因為別人沒有辦法代替你。董事長是一個決策者,是一個看遠方的人,所以他的工作性質和他的壓力不是一般人都能夠理解的。

有時候下了班,我看到有的人開車出去了,買點菜回來了,我就很羨慕,我很少有這樣的時間。因為看起來説董事長不是執行層面的,可是他要大量的調研,要見物見人,要大量的學習,學習新東西來供決策用;他要去尋找資源,建立關係等等。做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其實我也很累,也很辛苦。這三四年時間裏,正常像春節、十一、五一都休息,但正常的禮拜天幾乎沒有休息過,休息過兩次,一次是我母親病了去看望,第二次是我感冒發燒了,也就是説平時的時間基本都用在工作上。所以,我覺得董事長也不是一個輕鬆的角色,最最擔心的就是不要定錯了戰略。可是這個東西誰來回答呢?有時候你也覺得比較孤獨,因為最後你要決定做還是不做,是還是不是,向哪去,你最後必須要定下來,因為雖然建材集團有13萬人,國藥集團有7萬人,不可能拎一個員工來説宋總我幫你定吧,一定是你自己的內心來把握方向,所以我也深感責任和壓力。

但是我也覺得有成就感,因為這兩家企業,三年多時間裏,國藥集團是從400多億上升到1600多億,明年肯定突破2000億。建材集團十年以前我去的時候是20多億,今年能夠突破2000億,給國家做的利潤、稅收也很高,在國資委裏一直排在A級,還是非常靠前的A級企業。所以,即便自己辛苦一些,但能夠把兩家企業做好,心裏也覺得有些寬慰。

中國網:您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剛才我們體會了您“雙料”董事長的一個感受,接下來我們聊聊您的另一個身份——十八大代表。您作為十八大代表,對即將召開的十八大有著怎樣的期望呢?

宋志平:我覺得十八大也是在我國一個關鍵的時刻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十八大也是一次繼往開來的會議,過去的十年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國的GDP從10萬億到了50萬億,全球排在第二名。像國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也是這樣,都是從幾十億變成了一、兩千億的公司,應該説十六大、十七大我們確實取得了輝煌的、非同一般的成績,這是我們的基礎。

但是往前看,我們還是要繼續發展,因為我們還有差距,我們每人平均的GDP還不高,我們社會上還積累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進一步的改革,通過進一步的發展,通過科學發展來進一步解決它,而不是停滯不前,而不是躺在功勞簿上。

我感覺十八大是我黨一個承上啟下的會議,十八大是開拓進取的會議,會議將明確我國從高速發展步入到穩定發展的階段中,我國如何能夠穩健和科學發展,如何能夠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各種不平衡的問題,如何能夠讓我們這個國家在未來的五年、十年,能達到我們的戰略目標。

總得來講,現在我國仍然處在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裏,我覺得十八大是一個科學發展的重要契機,作為央企來講,我們要抓住這個發展的機遇,抓住十八大這個發展的契機。

作為十八大代表,我覺得自已肩負著非常光榮的使命,也一定會盡職盡責,把一個代表的身份做好,莊嚴的表達自己的意見。

中國網:據我們了解,在您的兩家央企中有很多的黨員,無論是在生産的第一線還是在管理層都有很多優秀的黨員在起著很好的帶頭作用,您是如何看待黨員在央企中所發揮的這些作用呢?

宋志平:建材集團有2萬多名黨員,國藥集團有1萬多名黨員,黨組織在企業中總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總是跟他們講,我們的企業和其他的企業,我們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的優勢在什麼地方?我們有別人沒有的政治優勢,這就是黨組織,所以,在企業裏,我們也能夠讓黨組織在決策參與裏,在政治思想的指導方面,都有黨組織非常明確的定位,黨組織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這些黨員們來看,你應該可以看到絕大多數黨員都是我們職工的優秀代表,從現在來看,我們通過了這麼多次黨性的教育,先進性和科學發展觀的教育,總得來説我們黨員素質現在也空前提高了,黨的隊伍也越來越健康,黨組織的活力也越來越強。我覺得在央企裏我們發展這麼快,除了我剛才講的那些之外,就是黨組織的政治優勢,這對於央企的發展和對於我們來説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

宋志平:非常感謝中國網給我這個機會在這裡與網友見面。中國網是一個著名的媒體,參與了很多重大報道,中國建材集團也好,國藥集團也好,作為央企我們也十分重視和十分欽佩這個網路。所以,今後我們也要通過這個網路多與網友進行交談,把我們最新的資訊、把我們的心聲能和網友結合在一起,讓網友多了解央企,讓網友多走進央企,也多了解中國建材集團和中國醫藥集團的發展情況。

中國網:再次感謝您做客我們的節目,在這裡也要祝願在您的帶領下,國藥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這兩大央企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感謝新浪微網志對我們節目的支援,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會!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