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中國網易健兩會特別報道。我現在是在人民大會堂二層的中國網演播室,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執行副會長林嘉騋,林委員您好!首先歡迎您做客中國訪談來到我們的演播廳。您其實不僅僅是這一屆的委員,也是一位老委員了,這些年來您提出了幾百份的提案,大部分也都被採納了,您給我們説一説,這些提案中大多數是關於什麼方面的提案呢?
林嘉騋:我的提案面很廣,比如説九屆政協委員的時候,關於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那個提案,後來促成國務院99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政策文件的出臺。另外全國人大也出臺了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法。那個提案還獲得全國政協的優秀提案。
2005年的時候,鄭和下西洋600週年,正好我向溫總理建議,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應該設立國家航海日,三月份提,四月份溫總理就批下來了,國務院法制辦就通知我,每年7月11日鄭和下西洋的時間,確定為我國的航海日。
現在全國紅色之旅日最早也是我提出的,後來被國家旅遊局採納了,在全國推廣,每年為我國創造了600多億GDP的收入。所以,提案相關方面的內容,被有關部委採納的還真不少。
中國網:您的提案覆蓋了方方面面,既然您作為扶貧開發協會的副會長,您給我們説説關於扶貧方面的提案,您帶來了哪些?
林嘉騋:幾乎每年都有相關的,包括我國的扶貧模式如何轉變,如何進行開髮式的扶貧,創新的扶貧,從過去這種輸血模式的扶貧,轉移到造血模式的扶貧。國家財政每年給農村一些錢,通過國務院扶貧辦層層撥下去,中央是非常重視扶貧工作的,去年大概給了最多的錢,給了270億,而且每人平均扶貧標準已經提高到2300元,但是我感覺到,這是國家財政給的錢,這是輸血功能。另外,更重要的要培養貧困地區利用自身的能力,包括貧困家庭能夠用自己的雙手,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利用當地的資源,從根本上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來擺脫貧困面貌,這就是造血性的,培養他們的造血的能力。
中國網:這在我聽起來好像有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味道,是這樣嗎?
林嘉騋:沒錯。而且現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應該承認貧富差距,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區的差距,還有城鄉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經濟學家講的馬太效應。所以,中央很重視這個問題,但是現在除了農村扶貧標準提高,以後還有1億2000萬的貧困人口,但是還不包括城市裏面,城市的弱勢群體,包括農民工、下崗工人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找到工作,這部分也差不多有1億左右,加起來有2億多一點,所以我當時也向中央建議,國務院扶貧辦能不能更名為國務院富民辦,它不能光把農村的貧困人口管起來,也要把城市弱勢群體的生活困難問題管起來。然後國務院扶貧辦由副部級升格為正部級。
中國網:雖然咱們國家的GDP是一年比一年高,經濟增長也是非常的迅速,但是貧困人口依然佔到一個很重的比重。那您給我們簡單説一下,中國扶貧協會主要是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林嘉騋: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在我們胡富國會長的領導下,這幾年做了不少的工作。一是産業扶貧方面,剛才我講了,不但要給貧困地區輸血,更重要要培養他們的造血能力。另外,我們還有一大塊是文化扶貧,所以這次我還有一個提案,建議中宣部牽頭,有關的部委,文化部、科技部、農業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十幾個部委聯合出臺一個文件,啟動農村的文化扶貧工程。因為我們經過調研感覺到,三十多年來,農村物質生活水準也提高得很快,雖然和城市有差距,但是相對過去來説也提高得很快,但是文化方面的生活還有待提高。所以,建議啟動農村的文化扶貧工程,這裡面能做到每個村搞一個電腦室,那農民能夠利用電腦上網,能夠通過電腦掌握學習一點新的技術,農産品通過電腦開拓一些新的行銷道路,來解決賣果難、賣菜難和賣糧難的問題。另外,村裏應該還設圖書室,起碼有一個文藝娛樂室,這樣老百姓真正白天到田地裏勞動,晚上有一個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中國網:還要加強他們基層文化設施的建設。
林嘉騋:對。除了文化扶貧,另外我們針對現在大學生畢業以後找工作比較困難,我們啟動了大學生村官工程,這個工程做了一年多以後,中央領導都非常重視,吳邦國委員長也批示了,賈慶林主席也批示了,中組部部長李源潮也批示了,肯定我們在扶貧模式上的創新。另外,李源潮部長特別強調,我們對大學生村官要加大力度宣傳,因為我們今年準備把這個作為我們扶貧開發協會的重中之重。因為它有現實意義。現在村一級幹部,不管村書記、村長也好,相對來説年齡偏大,知識結構也不合理,如果有一部分大學生,新鮮血液下去,年齡比較輕,理論知識也比較多,通過兩年到三年的鍛鍊,可以帶動農民富起來,發展種養殖業也好,或者通過兩三年的鍛鍊,使他們也可以成為我們的鄉鎮幹部,包括縣這一級幹部的後備幹部隊伍,未來我國農村基層政權的接班人就是靠這批大學生,所以還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中國網:是這樣的。您這些年為了扶貧工程,肯定是去過很多的地方,包括一些偏遠山區和自然環境很惡劣的地方,您給我們説一下,您的感觸是什麼?
林嘉騋:我確實跑了很多地方,但是感覺到雖然相對來説中西部地區滯後於東部,但是不等於説他們沒有資源。比如説新疆地下有豐富的煤、天然氣還有其他的有色金屬,在地面上也可能是沙漠或者缺水,但是沒有很好的開發起來。比如有的地方,像貴州石阡縣也是國家級的貧困縣,但是我感覺它那裏資源太豐富了,有溫泉,水質又非常好,空氣也非常好,綠化和植被非常好,當地又是長壽之鄉,七十、八十歲的老人家還可以挑著擔子到山上去。我就跟他們當地的政府官員説了,你們如何把生態的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因為是少數民族地區),還有宗教文化,把這幾種文化資源整合,發展第三産業,發展文化旅遊産業。又貫徹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作為發展文化産業,一不要能源,二不會污染,又保持了原生態的環境,這是非常好的,是一個多贏的方案。
中國網:您通過這些年深入的考察和一線情況的接觸,您覺得現在在國家開展扶貧工作的時候,有沒有一些阻力,來自於哪?
林嘉騋:就是資金還是感到比較缺,單靠國家財政也是杯水車薪。所以,我多次呼籲,各級政府還有NGO組織、民間組織、有社會責任心有愛心企業家的捐助,這三部分力量要組成聯盟。
中國網:相互合作。
林嘉騋: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指示的精神,要動員社會力量,整合資源,這塊工作我是想可以取得很大的成績。
中國網:整合資源其實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咱們各方的努力,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過渡。
我們現在聊一下最近也被炒得很熱的問題,很多的貧困縣以貧困為榮的問題,您剛才也提到國家給資金,但是有一些貧困縣已經脫貧了,但是因為國家給資金,他們會有比較好的福利政策和資金來源,它就一直堅持説自己是貧困縣,您覺得這個情況應該怎麼來解決?
林嘉騋:我們在調研當中也發現這種情況,因為雖然它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了,已經達到了脫貧的標準了,它還希望還戴著這個帽子,為什麼呢?因為國家每年有幾億的轉移支付給它們,關鍵還是眼睛看著多一點錢的問題,所以,我是建議,因為國家對貧困縣的評選是幾年評選一次,該脫帽的還要脫帽,或者因為什麼突然的變故,比如説自然災害,有的已經擺脫了貧困縣,後來又恢復了貧困縣,我們還是要按實事求是的辦法,更重要的還要動員他們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你靠國家的財政,最多只能解決一個溫飽問題。改革開放初期的東部沿海這些企業家,搞娃哈哈的宗慶後,他原來也是農民企業家。比如説我們福建搞福耀玻璃汽車玻璃的曹德旺原來也是農民企業家,他就是依靠自己的雙手,依靠自己的智慧,利用當地資源,現在自己先富裕了,但是他們也很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心,又捐了很多錢,用於扶貧開發的事業,這樣他就等於鄧小平同志説的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大家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中國網:在節目的最後,我們一起聊聊扶貧協會未來將會著重在哪幾個方面進行扶貧工作,或者有沒有什麼新的規劃在裏面?
林嘉騋:這個我們也在考慮,我們重點還是抓大學生村官工程,我剛才説了,為我們整個村的基層的政權未來接班就要靠這部分人,包括鄉鎮這部分的幹部,這是很有意義的,而且從整個農村的村級幹部和鄉鎮幹部的素質提高,文化程度提高,再加上有開拓精神,中央再給他一些政策和資金,我經常説,四大資源整合,一個是資金資源整合,一個是人才資源整合,一個是市場資源整合,一個是資訊資源整合,市場資源整合未來前景很美好。我們協會重點就抓村官工程,包括我們的産業扶貧和文化扶貧,全部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
中國網:一定要抓好祖國的未來,感謝林委員做客中國網,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見!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