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木榮:用收藏傳承文化和歷史

時間:2012年2月29日14:00
嘉賓:“中國私人收藏第一人” 洪木榮
簡介:説起私家收藏,我們並不陌生,可是如果把私家收藏做到極致,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我們今天《中國訪談》節目就很榮幸地邀請到了被譽為“中國私人收藏第一人”的洪木榮先生一起談談他的收藏體會和心得。[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中國網: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世界對話》。説起私家收藏呢,我們並不陌生,可是如果把私家收藏做到極致,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我們今天《中國訪談》節目就很榮幸地邀請到了被譽為“中國私人收藏第一人”的洪木榮先生。很高興邀請到您做客,洪先生。

洪木榮: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首先我想從文物保護和收藏的這個角度來請教一下您,您做了這麼多年這種文物收藏,能跟我們談一下您最大的心得體會嗎?

洪木榮:我們是收藏世家,我小時候就接觸很多古老的東西,但是並不太懂,只知道要把這些東西守好、收藏好。後來慢慢融入,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特別是老的藝術,越來越感興趣。所以十幾歲,差不多二十歲,我就開始進入這個研究。對歷朝歷代的藝術品,皇家也好,民間也好,大師的也好,都有研究。這些藝術品裏的文化很深很深,各朝各代的特徵也不同,所以要研究它很難的,只能一步一步進入。目前華夏曆史博物館的藏品有126000件,許多小件還不算在內,這裡邊涵蓋了五千多年的華夏曆史,從玉器、青銅、陶,到明清比較高的藝術品,包括皇家傢俬,都很精緻,對這些藏品,我把我一輩子的心血都投在這裡了。近幾年,特別是改革以後,喜歡中國的歷史文化的人越來越多了,華夏曆史博物館從建館到現在六年多來,其實我是默默地工作,我也沒有想要得到什麼。我請過來一批一批的專家,慢慢研究,將這些歷史的文化精品捧出來和大家共用。因為熱愛它,所以想要把這件事做好,真真實實地把它做出來。

中國網:當初收藏的這個博物館起名叫“華夏曆史博物館”,那您覺得起這個名字的初衷和寓意在哪呢?

洪木榮:15年前,我在全國考察,那時中國的收藏家比較少,到改革開放以來,收藏開始成為一種熱潮。但是我不一樣,因為這批藏品早就在我家中,這裡邊的文化含量和歷史含量都很深。當初博物館起這個名字也是我們地方報省裏、報國家審批下來的。

這裡面有政府的支援,如果政府不支援,這個名字也不能通過審批。所以能把這批文物,奉獻出來讓全社會共同來欣賞,我很開心。館裏每年會開一兩次研討會,大家都來。

中國網:研討會都是有誰來參加呢?

洪木榮:都是國家的專業人士過來。因為我只是一個收藏家,文物的評價不是我説了算,要大家來確認。館藏的、特別是擺到展廳裏,都要大家共同來研究,然後才定出名稱、年代。博物館就像是一本書,各界人士都來,也有很多學生,藏品的年代也不能有偏差,是不是?

中國網:對,是。那作為一個文物應該是咱們華夏文明的一個載體。有很高的這種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在裏頭。

洪木榮:對。

中國網:這幾年我們文物收藏市場的升溫,可能也會導致一些贗品的出現。那您認為應該怎樣去偽存真?怎麼樣讓真正的有價值的文物流傳下去?您有怎麼樣的一些看法?

洪木榮:談到贗品這回事就很複雜了。像陶瓷,是不是贗品,你去江西景德鎮看一下,就知道了。因為江西景德鎮近二十幾年就有一些人專門地在做高倣品,懂行的人才不會弄錯。我歷來主張,你要收藏,就真真正正去收藏,不要想發財,你如果想發財就不要搞收藏,因為現在社會上真正的文物很難找到的,想“撿漏”沒那麼容易。收藏沒有分先後,你現在學收藏也不晚,你把它作為一種愛好去進入,肯定不會出問題。你如果認為是一種投資,我認為是錯誤的。

中國網:那您認為作為文物的收藏,應該具備怎麼樣的一種素質或者心態?

洪木榮:收藏的心態還是要從學習和了解歷史出發。尊重歷史,了解歷史,才去進入。如果魯莽,認為拿一點錢來做投資肯定出問題。真真正正的收藏,要慢慢學。

中國網:那您覺得我們這個華夏曆史博物館它的這種規模特色和以後的發展的趨勢應該是怎麼樣的?

洪木榮:我認為我這個華夏曆史博物館,現在名聲響了,基本達到我的理想。因為我不圖什麼,我就是把幾代人收藏的藏品擺出來和大家共用,這樣就好了。

中國網:那這個華夏曆史博物館是從2005年開始對外開放的,那從2005年到現在也有七、八年的時間了,那這一直的這種狀況是怎麼樣的?您還希望有怎樣的一種預期的效果?

洪木榮:按照我原來的預想,還是挺規範的、挺好的、挺正常的。很多的來訪者我都免費接待。

中國網:那來的人主要是一些什麼樣的人?

洪木榮:來的有專家、學者、歷史愛好者和同行以及大中小學生。

中國網:遊客多嗎?

洪木榮:多。開館以來共接待了近20萬人,去年單是接待香港學生就有一、兩萬人。內地的也很多,周邊市民群眾現在來的也挺多。

中國網:是吧?都是喜歡文物收藏的人?還是説一些普通的遊客慕名而來的。

洪木榮:應該還是比較喜歡歷史的人來參觀學習的比較多。

中國網:來的人感覺怎麼樣?

洪木榮:都挺好,來的我都儘量接待,大家見見面,談談歷史、談談文化。

中國網:談談歷史、談談文化,您也喜歡結交這些朋友,是嗎?

洪木榮:肯定,我是很好客的。華夏曆史博物館展廳25000多平方,要看都得一、兩天才能看得完。因為這裡的藏品比較全面,各個歷史、各個朝代的,從陶瓷到玉器,到青銅器,古字畫,到明清皇家傢俬,你喜歡哪一類就看哪一類。

中國網:對,這邊不但有陶瓷,而且還有玉器,還有青銅器,可以説涵蓋了華夏文明很多種類的文物在裏頭。這麼多年的收藏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難以忘懷的往事,能跟我們談一談嗎?

洪木榮:因為我主要是受我國清未民初大世家和自己家族的委託掌管這批藏品。你談到這個問題,可能要今後再談,因為這不是一、兩件的事,畢竟數量比較大,5400多件明清的傢俬和一、兩千噸的古玉器,一、兩萬件古字畫,陶瓷也有幾萬件。這批藏品,要把它保管好很難,所以,我用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在保護它。

中國網:能談得具體一點嗎?這個文物的保護也確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洪木榮:文物保護很不簡單,玉器、傢俬,它都要有特定的溫度、濕度。書畫就更麻煩了……

中國網:但是我們這些文物畢竟數量這麼大,那可能在維護過程當中也會有一些人力和財力的這種消耗,那單純我們去靠收入、這些門票,我覺得可能很難支撐這麼大的一個文物的收藏的空間。

洪木榮:現在社會上的有心人很多,大家對華夏的藏品都很喜歡,都希望能共同來保護它,人力、財力上都給予支援,目前維持博物館的正常運作是沒什麼問題的。至於政府也是很支援的,兩次開館儀式都是由政府來主持。

中國網:那我們怎麼樣去理解您説的這個,就是要增加其他的這種社會服務的功能,您覺得一個歷史的博物館,它涵蓋這麼多的歷史的、中華文明傳承的一些東西,怎樣提高它的社會服務的功能和價值?

洪木榮:開館到現在的六、七年,也很不容易,下一步還是要招聘一些人才來幫忙,更好的發揮博物館的功能。這麼多年來,我都默默工作,宣傳也不是很到位。如果讓中國13億人都知道有個華夏曆史博物館,都來看一看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就好了。

中國網:那您剛剛提到秘密地收藏,是嗎?那為什麼要去秘密地收藏呢?

洪木榮:你不秘密收藏都不行,我們中國經歷的歷史你也知道,在歷史的動蕩中,不秘密的收藏,這些藏品是沒辦法保留下來的。到了改革開放後,才有條件呈現出來。

中國網:用開放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

洪木榮:對,來看待這個問題,大家也理解了。

中國網:現在國家的政策可能也會向這塊傾斜。

洪木榮:現在政策越來越好了,而且藝術是人類共有的,大家保護它,單靠我一個人、一家之力是沒辦法的,整個社會都來保護它,還是挺有信心的。

中國網:其實您保護的這些文物不光是我們潮州人民的,其實是我們全國人民的。

洪木榮:全國人民的。

中國網:那您認為您個人的能力,或者説您現在雖然有這個能力去保護這些文物,但是您有沒有會想到應該讓更多的社會的階層或者團體來關注文物保護事業?

洪木榮:華夏館自開館以來,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援,許多看重歷史、關注歷史的有心人都想為華夏館出力。如支援外出展覽費用等等……大家都幫了很大的忙。至於管理和運作的實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中國網:對,那近些年會有怎麼樣的文物去展出?是不是會受到文物的重量或者它體積的約束?

洪木榮:沒有,在國內你隨便進哪都可以去展覽,人家邀請你,你就可以去。

中國網:但是有些藝術品很重,在運輸的過程中會不會造成損壞?

洪木榮:這個就很辛苦了,每件東西都有特定的包裝,都要特別照顧它。它們比人還矜貴。

中國網:那您覺得以後的咱們的文物保護,還要在哪方面還要更完善,或者是它的發展目標是怎麼樣的?

洪木榮:我的目標就是要發揚光大,把藏品裏還沒有研究出來的歷史,系統地整理出來,留給後人,主要還是找國家文物局承認的專家。現在社會上所謂的專家太多了,但只有國家文物局承認的專家才是專家。

中國網:對,是。剛才您談到這個專家,對於文物的保護和鑒定,應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洪木榮:肯定呀。

中國網:所以説我們華夏曆史博物館眾多的藏品中有沒有一些在學術界引起強烈關注的藏品,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洪木榮:其他的不説,光是開館的時候展出的那幾個陶瓷就可以跟故宮的相媲美,這可是國家文物局的專家説的。

中國網:但是有很多人以收藏作為一個暴富的手段。

洪木榮:收藏不能作為暴富的一個手段。文物是不能用於交易的。不過如果是單純的藝術品通過正規的交易作為一種投資,是可以考慮的。

中國網:那您會不會考慮對您的一些藏品做這種投資?

洪木榮:這個不可能。

中國網:任何一件藏品都不可能?

洪木榮:不可能,我有這個任務,我得守好這批藏品,不能搞什麼投資,更不能把這些寶貝拿去做買賣。

中國網:那您剛才説的這個任務是誰賦予你的?您覺得是一種歷史的責任呢?還是?

洪木榮:對呀,因為儘管收藏的過程有很多酸甜苦辣,但這一批藏品在我的手裏,我就要堅守好、傳承好,這就是老祖宗賦予我的的職責。現在把這個博物館辦出來了,我也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華夏曆史文化了。

中國網:那您認為咱們這個文物,它的歷史的意義和現實的意義分別是什麼?

洪木榮:中國的歷史文化,從道家到儒家的文化,其實好多的都值得去研究它。很多藝術,如果不看,甚至想像不出來。古代編“飛天”故事,現在科學發達,實現了老祖宗的夢想,神五、神六都上天了。但是幾千年前有的藝術,比如夏商周的青銅等,現在卻怎麼倣造都沒有那種神韻。

中國網:看不懂。

洪木榮:石器時代就有很多的造型,你不看都想像不出來。人類還是很厲害的,特別是我們華夏的老祖宗實在太聰明瞭,所以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保護好。作為一個歷史,有前才有後,保護老文化,發展新文化,這樣才能做到承前啟後,發揚光大。

中國網:那剛才我們説到了,咱們這個華夏曆史博物館的經營,可能還會希望得到政府的介入和支援。那我們華夏曆史博物館是怎麼樣與各級政府進行合作的呢?或者説是怎樣共同來把我們的文物保護好?

洪木榮:作為政府還是要從人才方面起作用。現在大部分專家、學者,都在國有單位,都是在政府部門工作。現在國有的博物館,有一大幫人,各人有各人的專業。而我的博物館,靠我一個人的能力是撐不來的,要克服的不是經費的問題,主要是學術的問題。現在政策都挺好的,個人可以辦博物館了。但只要開辦了博物館就要服務社會,永遠不關門。

中國網:那咱們華夏曆史博物館在服務社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洪木榮:這方面別人評價很高的,我不是吹牛。專家、學者、社會愛好者對這裡的評價很高的,評價很好。華夏曆史博物館現在成為地方大中小學生的學習實踐基地和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得到了當地黨政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華夏一館和主館的兩次開館儀式都是潮州市委市政府來主持的。開館儀式的所有費用都由政府支出。

但是我們要辦好博物館不能凈想要拿政府的錢。因為現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個人的,私立的有幾千個博物館,是不是?

中國網:對。

洪木榮:政府怎麼拿得起錢。你如果想用這個招牌來拿政府的錢,那不可以的。去年在中國博物館我也談了這個問題,政府的主管部門還是要認真調查,考察私辦博物館的實力,但是對於資金的問題,納稅人的錢、老百姓的錢不能隨便地給。你真正要辦博物館,你得撐得住,撐不住你不能開。你裏邊擺幾個破陶瓷,誰去看?沒人去看你就得關門。像華夏曆史博物館就是完全靠自己、靠這裡好的歷史藝術,人家喜歡來看。

中國網:對,有觀賞價值,歷史價值。那在現在文化産業大繁榮、大發展的情況下,請您展望一下私立博物館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洪木榮:我的理想,就是把我這十幾萬件藏品,一批一批地整理出來給大家欣賞。現在國家提出文化大繁榮和大發展,我讓這些藝術品亮相出來,給大家共用,也算是一種貢獻吧。

中國網:對。其實隨著咱們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很多地方,很多領域都已經國際化了,包括文化可能也崇尚一些西洋文化。但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可能越來越顯得更重要了。您覺得我們這個華夏曆史博物館,是不是也承載著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揚光大的歷史責任呢?

洪木榮:談到這個問題,中國開放到現在,大家都開始關注古文化了。你看這幾年全世界孔子學院多少。孔子的儒家思想從春秋時期到現在,已有兩千四百多年曆史了。你看現在全世界都辦孔子學院了,所以世界對我們中國文明有新的看法了,是不是?歷史是一個……

中國網:是一個形像的改觀。

洪木榮:説真的,在全世界,如埃及,它的歷史那麼久,但斷層了。而我們華夏文明幾千年曆史都是連續的。所以中國是很偉大的國家。華夏文化要大家一起來弘揚它,保護它。因為文化象徵著光明。

中國網:非常璀璨的藝術。

洪木榮:我們有非常璀璨的華夏藝術。你看華夏從老子,孔子又學老子一代代地傳承,都很厲害的。我們華夏文明還是值得世界學習,隨著我們中國的發展,今後人家會更崇拜我們中華文化的。

中國網:聞名的歷史。

洪木榮:在全世界最傳承有序,就是中國。

中國網:最完整的。

洪木榮:最完整的,幾千年的歷史了,而且還得有年輕一代繼續去研究和傳承。謝謝大家,如果有空的時候來華夏館做客,我很歡迎,我們一起來談歷史,共同來看我們華夏祖先的藝術。

中國網:因為時間關係,本期節目就到這裡,謝謝您的講述!謝謝各位網友的觀看。下次再見。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