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副省長談縣域經濟發展

   時間:2010年11月17日10:00
   嘉賓:遼寧省副省長 趙化明
         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 何煥秋
         遼寧省農辦主任 劉鳳海
   簡介:縣域經濟長期以來是遼寧省區域經濟的短板,但是在第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的評價當中,遼寧省有7個縣級市入圍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的百強名單。如此巨變,也讓遼寧現象在這次評價當中大放光彩。本期訪談我們特地邀請到了遼寧省副省長趙化明先生,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何煥秋先生,以及遼寧省農辦主任劉鳳海先生,請他們詳細解讀一鳴驚人的“遼寧現象”。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 中國網:

    各位好,這裡是中國網—中國訪談,歡迎您的收看。在第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的評價當中,遼寧省有7個縣級市入圍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的百強名單。縣域經濟長期以來是遼寧省區域經濟的短板,在此次卻一軍突起,成為了遼寧區域發展的長項。如此巨變,也讓遼寧現象在這次評價當中大放光彩,此次訪談我們就邀請到了遼寧省副省長趙化明先生,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何煥秋先生,以及遼寧省農辦主任劉鳳海先生,請他們為我們詳細解讀一下一鳴驚人的“遼寧現象”。

    歡迎三位嘉賓做客中國訪談。首先請問一下趙省長,您如何評價在這次全國第十屆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當中一軍突起的“遼寧現象”呢?

  • 趙化明:

    遼寧縣域經濟發展在“十一五”期間確實表現出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象,經濟實力得到了明顯的增強。但是我認為,談不上“遼寧現象”,因為遼寧通過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已經進入了全面發展的階段,特別是縣域經濟,2009年與2005年相比,我們全國44個縣的生産總值年均增幅是40%,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是62%。

    現在縣裏面一般預算投入都突破了3億元,確實出現了比較好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縣域的園區建設,産業集群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準,特別是農民的收入增幅得是比較大的,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接近於沿海人民的收入水準,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勢頭。

  • 中國網:

    這樣一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 趙化明: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處於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我認為遼寧和其他沿海城市比較,我們經濟的發展差距主要在縣域經濟,所以我們在“十一五”當中主攻的就是縣域經濟,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的發展,每年都專門召開各種會議來部署,對業務進行安排,對指標進行分解。而且我們的省長每個季度都參加縣域經濟的形勢分析會議和通報會議,現場為各縣,特別是縣裏面的園區和項目解決難題,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第二點,我們提出一個比較好的思路,就是每一個縣要建設一個園區,要培植一個産業集群,使農村的項目進園區,以産業集群發展,以它為載體來支撐和帶動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

    第三點,出臺了一些很有含金量的政策。比如説縣域經濟重點項目有投資補貼政策,每個園區一年有2000萬基礎設施建設補貼的政策。

    第四點,營造了一個有利於縣域經濟,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大環境,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説,在全國政策趨同的形勢下,遼寧突出抓了非經濟因素對經濟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無論是利用外資還是引進內資,還是社會資金的投入,都使得遼寧的縣域經濟在項目投入上和前些年比是成倍增長的,所以出現了這麼好的發展勢頭。

  • 中國網:

    縣域經濟曾經是遼寧省區域發展的短板,它給我們遼寧省區域應該發展帶來了哪些不利的影響?

  • 趙化明:

    遼寧省縣域經濟前些年發展滯後,人們常常説是短板,但是短板短在什麼地方:第一是總量規模小;第二,企業規模、産業規模以及産業集群的水準比較低;第三,結構並不優化。過去我們縣域經濟還是小打小鬧,還是以鄉鎮企業、民營經濟的形式出現,又小、又弱、又散。所以支撐不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差就差在這個方面。

  • 中國網:

    剛才我們説道在這次的評價當中,遼寧省有7個縣級市入圍了百強的名單,對於入圍百強當中的縣市,對其他的縣市有什麼樣的影響?尤其對於遼寧省的新農村建設有什麼樣的作用?

  • 趙化明:

    我們有7個縣進入全國百強縣。百強縣的評比活動對我們縣域經濟發展來説,就是我們每個縣的發展目標,每個縣都是在全力以赴的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加速推進自身的經濟發展,來爭取進入百強縣的。進入到百強縣的行列,第一是增強了縣裏的領導班子和廣大群眾的信心。第二是營造了發展的氛圍。使人們認為遼寧是個適合人居、適合發展的一塊寶地,遼寧具有很強的後發優勢,使得沒有進入百強縣的地區,進一步增強信心。我覺得根據現在的發展態勢,我們估算在最近2—3年內,遼寧進入全國百強縣的縣數要突破10個,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間,我們能有10—15個縣進入到百強縣。

  • 中國網:

    這對於遼寧省的新農村建設有怎樣的作用?

  • 趙化明: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我們現在重點在考慮,我們的發展思路是以項目為支撐來發展現代農業,以園區為支撐發展現代化産業,以縣域經濟為載體來實現新農村的建設,靠縣域經濟的支撐來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新農村建設首先要解決經濟的支撐力問題,要解決人民群眾收入迅速提高的問題,群眾享受公共事業服務的問題,這些都要靠經濟來支撐,這樣加速發展縣域經濟,使遼寧農村和縣域儘早地完成資本積累過程,來支撐新農村建設。現在我們也在考慮,推出重點區域,比如重點鄉鎮的建設,重點村的建設,重點社區的建設,要考慮農民如何進得了城,如何住得起樓,如何能夠保障就業,如何能夠得到社會公共事業的服務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發達的縣域經濟來支撐。

  • 中國網:

    都説農業和農村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劉鳳海主任是遼寧省農辦的主任,在這一點上您怎麼看?您覺得這樣的評價對於遼寧省的新農村建設有怎樣的作用?

  • 劉鳳海:

    省委、省政府在確定縣域經濟發展當中明確了一個重要的思路,就是推進“三化”建設: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我理解“三化”和“三農”有密切的聯繫,我們提出用“三化”帶“三農”:

    第一,利用工業化提升農業,遼寧是老工業基地,有強大的工業基礎,通過縣域工業的發展,工業園區的發展提升農業的發展,為農業提供先進的裝備、基礎設施。

    第二,用城鎮化帶動農村,因為遼寧的城鎮化水準在全國還是比較高的,我們怎麼樣把城鎮化的水準提高,包括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準,農民享受更多的城市公共事業服務,帶動農民。我理解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從根本上解決困擾農民的這些問題,水利設施、生産水準、生活條件的改善,這是一個根本的變化。

    第三,用産業化提升農業,農業現在的産業化水準和先進的省份相比還是比較低,通過農業産業化的經營,拉長農業産業鏈條,特別是農産品深加工利潤空間很大,遼寧也有這個基礎條件,我們想用“三化”帶“三農”,解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問題。

  • 中國網:

    何秘書長您有怎樣的看法?

  • 何煥秋:

    遼寧的縣域經濟這幾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去年已有7個縣進入全國百強縣,應該説這確實是一個奇跡。但是我感到,我們與江蘇、浙江、山東這三個省相比,我們的縣域經濟發展目前差距還是很大,比如山東、浙江、江蘇有二十幾個縣進入全國百強。現在無論從總量上還是從效率上看,我們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種差距既表明我們落後的一面,同時也表明我們縣域經濟未來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從我們省自身來看,目前在全省的經濟總量,包括財政比重來看,雖然發展很快,但縣域經濟在全省的經濟比重中還是很低的。去年省財政收入佔全省的17%,不到18%。今年大概能增長3個百分點,達到21%左右,這個發展空間還是有的,發達省份縣域經濟總量都會達到50%左右,有的省達到了50%以上,所以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非常大。所以,省委、省政府確定要大力地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使遼寧經濟能夠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實際上最大的潛力還是在縣域經濟。

  • 中國網:

    剛才您説到了,與江蘇、山東等省的縣域經濟發展相比,我們遼寧省可能會有一定的差距,但會不會也存在一定的優勢?

  • 何煥秋:

    差距本身就應該是優勢,因為這説明我們還有很多能量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因為我們遼寧省從自然條件、資源條件和基礎條件來講與其他省差距並不是很大,發展的絕對量和速度在這些縣之後,説明我們的發展空間是很大的。經過努力,經過“三化”推進,再有這麼幾年,我們縣域經濟應該説還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發展,還能上一個更高的臺階。

  • 中國網:

    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何煥秋:

    剛才省長説的很全,説的很深刻,就是我們在“十二五”期間,再有7、8個縣爭取進入全國百強縣,這是我們未來的發展目標。現在我們縣域經濟發展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圍繞這個目標往前推進。

  • 中國網:

    我們在創建百強縣的過程中,是否也會涌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或者説涌現出一些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鑒甚至可以拿來推廣的一些發展模式呢?

  • 何煥秋:

    我感覺不一定準確,比如説我們的“開原模式”應該説是縣域經濟發展的綜合模式,無論是工業化、城鎮化還是農業現代化,它都是綜合發展的模式。如果從瓦房店來看,它是一個大規劃、大項目、大投入、大發展、大和諧的模式,縣域經濟發展模式不一樣,我們義縣主要是發展速度快,雖然它總量不大,但一年翻一番,這些縣域經濟發展,雖然有共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同的特點,各有各的發展渠道和發展途徑,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必須走哪一條路。共同的東西是有的,但各自發展也依據各自的區位條件、經濟基礎和各種生産要素,發展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其他縣也有其他縣的特點。

    開原縣既沒有區位優勢,也沒有延邊、沿海優勢,但開原縣這幾年發展很快,它的最大特點是綜合發展,它在大力推進工業化,推進園區建設,推進産業集群的同時,又把城鎮建設同步地往前推進,它現在的城市建設也非常漂亮,城市集聚能力和集聚功能現在也在發揮,同時它現在農業的現代化,特別是農業産業化方面推進的也非常快,它的特點是達到這三個方面的和諧發展、同步發展、協調發展的水準。

    義縣原來很多年都是遼寧的一個貧困縣,排位在最後,前兩年已經實現了一年財政收入翻一番,去年財政收入已經達到1個億,今年已經能夠達到5.12億的水準,它主要是推進園區建設,推進産業集群建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大戶,引進龍頭企業加速它的發展,來帶動它整個縣城的經濟發展。

    瓦房店是通過引進大企業,搞大招商、大規劃,通過大投入,大的經濟戰略調整帶動它的整體發展,所以,瓦房店目前在全省縣域經濟排位應該是最靠前的。其他的縣域經濟也有各自的特點,像莊德現在主要是搞海洋經濟,前段時間我們省長帶隊專門圍繞它的海洋經濟發展搞研究,它的區位條件、地理優勢非常明顯,它把海洋經濟通過這幾年做大做強,所以,各縣有各縣的特點。

  • 中國網:

    您認為在發展過程中,是否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是怎麼樣來解決這些困難的?

  • 何煥秋:

    一是生産要素的運輸,現在特別是在土地、資金,國家有些宏觀調控政策,與目前縣域經濟發展的需求肯定是有矛盾的。二是人才運輸,現在在縣域這邊,客觀地講還是有很多高端人才留不住。三是市場運輸,現在特別是在國外出口,這個優勢還是沒有顯現出來,我認為這與市場培育有關係,我們相當一部分縣域企業品牌的影響力,包括核心競爭力方面還是有所欠缺。下一步我們有這麼幾個想法:

    第一,對縣域政策的傾斜,在整個“十二五”期間還是要繼續加大,特別是對縣域一些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城鎮化、工業園區建設、農業産業化的經營,剛才省長介紹的一些政策我們也要按照它去繼續執行,在整個“十二五”期間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

    第二,市場培育。這幾年我們關鍵還是有一批企業做大做強,通過企業市場主體作用發揮,提升整個縣域經濟的産業水準,目前在縣域融資,包括推動縣域企業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目前看到這種模式很好,有的縣域企業和龍頭企業已經非常明顯地看到這個優勢。我們想在“十二五”期間還是要通過推動企業的做大做強,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如果一個縣有一個企業上市,那麼四十四個縣有四十幾家上市公司出現,這個問題就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第三,生産要素的瓶頸包括土地。我們認為要提高土地的節約利用水準,盤活一些閒置的土地,包括縣級、農村的一些閒置土地,未留地的綜合開發利用,基本能節約用地、集約用地,從而解決發展空間的問題,通過多渠道的融資解決資金問題,通過一些優惠政策的吸引,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通過企業自身做大做強,解決市場行銷的問題,進入國內外市場,起到投資拉動、消費需求拉動和出口拉動的作用,進而解決“十二五”期間整個縣域發展的問題。

  • 中國網:

    剛才何秘書長也説了,7個百強縣的縣域經濟發展可以説各具特色,我們也知道,根據區域特色發展縣域經濟也是縣域經濟發展非常大的一個特點,趙省長,您覺得我們遼寧省是如何結合本省地域特色來進行發展的呢?

  • 趙化明:

    遼寧現在正在實行三大戰略:一是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二是瀋陽經濟區發展戰略,三是突破遼吉黑髮展戰略。三個經濟區域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集聚生産要素的能力也不同,發展經濟的産業結構也各有差異,所以我們現在要沿海地區重點來發展,以高新技術産業為主導。遼寧中部城市地區要以裝備製造業、先進的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遼西北地區重點發展農飼加工企業和一些適合於這個區域要素集聚能力的産業。

  • 中國網:

    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如何具體體現“三化一體”這個目標呢?

  • 趙化明:

    “三化一體”,無論是工業化、城市化還是産業化,都是互相連接的,你在縣裏面發展縣域園區和農業現代化園區,小城鎮建設,它們是融為一體的。這裡既解決了農民走出土地,參與就業的問題,又實現了縣域園區工業企業支撐城鎮建設的問題。城鎮建設又起到了集聚人才、集聚資訊流、現金流、人流的問題,所以,它們之間應該是共同發展的。

  • 中國網:

    剛才您也説到遼寧省的縣域經濟發展,儘管與山東、江蘇縣域經濟發展有一些差距,但是我們也有優勢,就是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那麼我們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是怎樣的呢?

  • 趙化明:

    我們現在正在做“十二五”規劃,第一,初步想縣域經濟還要實現三年翻一番,使縣域經濟、縣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第二,要突出農民徵收,爭取要讓農民收入高於“十一五”。第三,突出縣域經濟産業發展,有些縣産業集群要突破一千億,有些縣要突破五百億,有些縣要突破三百億,同時要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來支撐縣域經濟的發展,基本是這個思路,也就是説還是以“三化”為主導,以縣域經濟為載體,來支撐新農村建設。

  • 中國網:

    趙省長,您作為主管領導,對遼寧省縣域經濟的未來發展有一個怎樣的期待呢?

  • 趙化明:

    我想遼寧省縣域經濟發展很快會成為遼寧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或者説我們縣域經濟總量要佔遼寧省經濟總量的50%以上,而且遼寧省今後發展優勢在縣域經濟,所以,縣域經濟今後不論對接納勞動力轉移還是支撐縣城建設、小城市建設還是增加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準都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 中國網:

    兩位有什麼樣的期待?

  • 何煥秋:

    我想遼寧省經過“十二五”這五年的努力,我們在全國縣域經濟中應該是升級進位的,我想應該達到這樣的目標。

  • 劉鳳海:

    遼寧省縣域經濟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 中國網:

    我們在這裡也祝願遼寧省的縣域經濟發展能夠越來越好,再次感謝三位作客我們的節目!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 趙化明:

    謝謝!(結束)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