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傑:中國出版“走出去”

   嘉賓:新聞出版總署署長 柳斌傑
   時間:2007年9月27日9:30
   簡介:加入WTO為中國出版行業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中國出版人看到了來自全球的巨大市場,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出版集團如影隨行的競爭危機。中國出版行業究竟缺少什麼?我們該怎樣打造出自己的《哈裏波特》?新聞出版總署柳斌傑署長做客“中國訪談”,談談他的思索與決斷。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中國出版“走出去”

活動描述

  • 嘉賓:新聞出版總署署長 柳斌傑
            時間:9月27日9:30
            簡介:加入WTO為中國出版行業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中國出版人看到了來自全球的巨大市場,同時也面臨著國際出版集團如影隨行的競爭危機。中國出版行業究竟缺少什麼?我們該怎樣打造出自己的《哈裏波特》?新聞出版總署柳斌傑署長做客“中國訪談”,談談他的思索與決斷。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正在直播的“中國訪談”。

    加入WTO為中國出版行業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中國出版人看到了一個全球性的巨大市場,但他們同時也面臨如影隨形的競爭危機。中國出版行業究竟缺少什麼?我們該怎樣打造出自己的《哈利波特》呢?今天做客中國訪談的嘉賓是新聞出版總署柳斌傑署長,請談談他的思索與決斷。

    歡迎您柳署長,首先我想問您中國的圖書出版市場目前處於怎樣的發展階段,從一個國際市場的角度看,我們的差距在哪?

    2007-09-27 09:11:15

  • 柳斌傑:

    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也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客觀上就造就了一個很大的市場。中國的圖書市場應該説現在是一個發展中的、活躍的圖書市場。有13億人的教育,13億人的生活需要圖書,這是客觀造就的。另一方面,十六大以來中國在文化體制改革方面加大了力度,通過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使圖書出版生産得到大力發展,所以表現出中國圖書市場的繁榮景象應該是一個大發展的態勢。

    2007-09-27 09:33:10

  • 柳斌傑:

    目前有幾個特徵,第一是世界上最好的書、最流行的書在中國市場上都可以買到,這是中國圖書市場開放帶來的繁榮。第二是我們自己生産的書達到23萬餘個品種,是生産品種最多的國家,豐富了大家的生活。第三個標誌就是圖書題材、內容、形式多樣化,滿足各個社會階層不同文化修養讀者的需求。這幾個特徵表明中國的圖書市場非常活躍,是一個大發展的態勢。

    2007-09-27 09:34:01

  • 柳斌傑: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圖書市場也有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我們發展中國家經濟不能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人民的購買力,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購買力相當低,所以我們圖書市場同國際發達國家圖書市場比較,我們的購買力不足,銷售每人平均佔有量還達不到一些發達國家的水準。另一方面,市場發展的不平衡,城市競爭激烈,偏遠地區農村市場供應不足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市場的潛力很大,但是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2007-09-27 09:34:46

  • 柳斌傑:

    同國外發達國家圖書市場相比較,我們還有一些基本的弱點。一個是我們的市場主體不明確,在改革中逐步才形成市場主體,這個和國外不一樣。國外的出版單位歷來是企業,一些著名的出版社有幾百年的歷史,市場主體明顯。第二,我們中國圖書市場品牌不響,中國的一些品牌在國內很響亮但在國際上影響不大。但是國際上圖書的品牌比如學術、管理方面有國際的品牌,這是我們缺少的。第三方面的差距就是我們進入國際市場比較晚,佔的份額比較少,我們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的城市,兩大塊市場沒有開發,一個是國際市場,一個是農村市場,這是和別人比較有差距。

    中國讀者多,市場大,我們是一個大國而不是一個強國,和發達國家比較我們有相當大的差距。

    2007-09-27 09:35:37

  • 中國網:

    柳署長您談到還有兩個市場我們做的不夠,就是農村市場和國際市場,那您能不能談一下在國際市場一些著名國外圖書市場是如何看待進入比較晚的中國市場,覺得中國圖書市場有什麼亮點,有什麼可以吸引他們的地方?

    2007-09-27 09:38:36

  • 柳斌傑:

    國外出版集團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首先他們看到中國的經濟發展非常快,社會的變化速度在世界發展歷史上少有,所以他們判斷中國是一個新興、巨大的文化市場。第二他們看到中國文化傳統,應該説我們是歷史上非常強調書香的民族。中國的出版歷史最長,我們留下的歷史典籍獨一無二,這也反映我們民族過去知書、讀書、愛書、藏書好的傳統,所以這樣一個民族在未來發展中必然有高潮的到來。第三就是在中國市場上有很多的弱點,就是競爭力不強,有一些方面還有空白點,這是西方國際出版商看中的一點。比如像《哈利波特》在中國暢銷的程度超過其他國家,他看到你的機會,而這方面你沒有看到,所以他隨時都在分析中國市場的動向,推出適合中國市場的作品。從長遠來看,他們相信13億人民消費能力是對他們最大的吸引。

    如果説我們中國每人平均消費圖書可以達到發達國家水準,我們每人平均是4—5本,發達國家是10—15本,這是一個潛在的利益,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誘惑,這些都是外商看中的。

    2007-09-27 09:38:54

  • 中國網:

    一直以來我國與國際市場的産品貿易存在逆差,比如説音像、影視作品、遊戲,但是單單從圖書的角度看,您認為這個逆差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2007-09-27 09:42:27

  • 柳斌傑:

    圖書方面的逆差有幾個方面是要區別對待的。一個是圖書的實物貿易,這幾年中國的圖書對國際市場有吸引力,所以中國的實物出口是一個順差。我們出口量2006年是736萬冊,進口是360萬冊,出口約是進口的兩倍,説明中國的産品已經可以進入世界市場。

    2007-09-27 09:43:08

  • 柳斌傑:

    最大的差異在版權貿易上,進入新世紀的時候,我們引進和出口的比例是15:1,到了去年縮小到5:1,輸出版權只有2050項,而引進的版權是10300多項,這體現出有很大的差距。這個差距要進行科學的分析,一是我們的實力不強,精品力作向國際輸出的不夠。第二也是比較客觀的,一個國家面對一百多個國家,一個國家引進幾種好的作品就會出現逆差,我覺得這反映了中國圖書市場的開放,我們對世界民族創作的優秀文化、優秀圖書是開放的。現在我們基本上可以做到世界上暢銷書同步在中國發行,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2007-09-27 09:45:05

  • 柳斌傑:

    但是帶來的問題就是逆差過大,我們還是努力的打造精品力作,以我們更多的自身版權輸出到其他國家,這是文化創造力的象徵。今年單項活動裏面也有一些好的表現,比如法蘭克福書展,今年北京圖書博覽會,和最近剛剛結束的莫斯科國際圖書展,單項活動裏面中國輸出的版權大幅度提升。大家看中中國的一些品牌,正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2007-09-27 09:47:11

  • 中國網:

    我注意到,你前不久説過上海成為我國圖書的高地,尤其是在版權貿易和出版方面做的比較好,您能不能介紹一下上海在這方面好的經驗做法呢?

    2007-09-27 09:48:30

  • 柳斌傑:

    上海是一個文化素質比較好的城市,是中國圖書文化潮流的引導者。我們現在的出版業幾乎全部是從上海誕生的,所以在人才、出版各方面具備這種優勢。近些年來上海的利用各種資源、人才的優勢,主要是在出版精品上下功夫。上海出版的一些文化類、文藝類的圖書在國際上很有影響。這兩年大家精心編寫的《話説中國》受到許多國家好評,許多國家的圖書館、政府都採購了這本書。他就是利用國內最優秀的作者,組織最優秀的稿件彙編成當代最優秀的中國圖書,這就是上海的優勢。注重圖書的品質、文化品位,他不是那種快餐式的、急於求成,而是下工夫打造精品力作,上海非常重視與城市文化素養相適應的出版業。

    2007-09-27 09:49:07

  • 中國網:

    您認為在寫書人、出書人、賣書人、讀書人當中究竟誰決定中國圖書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呢?

    2007-09-27 09:51:13

  • 柳斌傑:

    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關鍵決定於寫書人。文化行業創意是靈魂,像出版、銷售、發行這都是形式流通,關鍵是有沒有好的內容,所以我們在中國提倡發展創意文化,用我們民族的自主創新能力,用我們的智慧把更好的作品奉獻給大家。

    我們現在的圖書如果説品牌、影響力不夠高的話,主要是創意的內容。當然從産業的角度來講決定於消費者,消費決定生産,這是一個經濟學最基本的原理,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産。

    消費者的需求就是生産的動力,我們一是要抓源頭創作,適應世界文化交流需要,提供好的原創作品,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作品。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調查了解市場,特別是國際市場,要了解國際讀者的需求。有些東西在國內覺得很好,但是到了國際上,別人是不是看得懂,這就要適應國際讀者需求,所以我們要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追求。

    2007-09-27 09:51:35

  • 柳斌傑:

    比如最早我們出版圖書就是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針灸、中醫這些門類的圖書很受歡迎。再就是後來中國傳統文化,我在很多國家看到他們了解中國圖書最多的就是孔子、老子、孫子。我到一個國家去看他們進口圖書名單,排第一位的就是孔子,相關的書在他們國家出了130多本,還有一些當代小説家,這就是他們需要的。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現在除了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像針灸、中醫、武術等,現在他們更願意了解現代中國。就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進入世界影響的這樣一個中國,所以我們要創作當代的中國作品,這是外國人急需了解的,所以這兩方面要加強。

    2007-09-27 09:52:58

  • 中國網:

    這也表現出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民想了解現在的中國是什麼樣,所以我們要提供大量的這樣的圖書。

    2007-09-27 09:54:30

  • 柳斌傑:

    這是今後適應世界讀者的要點。不然的話,總是孔子、老子,不能反映當代中國13億人民奮鬥的精神面貌。

    2007-09-27 09:54:48

  • 中國網:

    我們知道在05年7月份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新聞出版總署聯合發佈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實施辦法通知,這個計劃的初衷是什麼,現在發展到什麼程度?

    2007-09-27 09:56:00

  • 柳斌傑:

    這是我們國家文化走出去的戰略組成部分,與我們的經濟、政治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來比較,我們的文化現在比較弱,在國際上我們文化傳播、傳媒的影響力與我們經濟地位不相稱,與國際政治地位不相稱,所以要實施文化“走出去”。通過文化宣傳一個改革開放、和諧發展的中國,所以在這個大的框架下,從圖書産品的渠道走出去,當時設計“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設想把中國最優秀的作品通過推廣計劃,推廣到其他國家,然後我們成立了一個推廣的機構。一開始是20家單位參加,後來發展到28家單位參加,大家積極做這個工作。國家財政也拿出一定的資金,資助推廣計劃的實施。

    實施以來得到了很好的反響,一年時間就推廣了1300多種中國的優秀圖書,這都是徵求國外的對外機構、外國朋友的意見綜合推薦出來的。然後我們同19個國家簽訂了合作出版的協議,由中國政府資助版權費和翻譯的費用,他們國家出版機構主辦,這樣的圖書很容易進入國家的主流渠道,而不是把我們的書賣給他,是他們自己出版書,這個效果很好。

    2007-09-27 09:56:19

  • 柳斌傑:

    現在已經成功的做了210種産品,進入到4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在還正在進行。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政府支援、社會參與、企業主導推廣中國的圖書。為了配合推廣計劃實施,我們專門辦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英文期刊,直接給國外出版機構提供書目,他們可以選擇。還辦了圖書推廣網,還利用國際上一些網際網路的搜索引擎,大型網站也挂上我們的推廣計劃。

    今年進一步深入做好這個工作,真正了解外國讀者需要中國什麼樣的圖書,我們聘請了一個專家顧問團,請他們介紹英語國家、法語國家、俄語國家需要我們什麼書,這使我們更加了解國際市場的需求,讀者的反映。而不是一廂情願的,人家不願意看我們還硬要推廣給別人,這是沒有效果的,我們推廣他們所需要的,所以把這個繼續做下去。“圖書推廣計劃”效果非常好,比如一本圖書在國外,有很多讀者讀,時間長,流傳的範圍比較廣,因為新聞傳播很短的時間就過去了,圖書的影響力就非常大。我們接觸的外國人,只要是認真讀了中國圖書的人,都對中國十分感興趣,所以這個計劃我們會繼續做下去。

    2007-09-27 09:57:56

  • 中國網:

    也就是説儘量收集受眾的需要,做一種也針對性地推廣。

    我們想了解在這個計劃中,民營的出版機構有沒有被列入呢?您認為今後在中國的市場上民營的出版機構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2007-09-27 10:00:46

  • 柳斌傑:

    民營機構參加推廣圖書會佔重要的地位,我們支援他們的發展,也鼓勵民營機構創辦專門對外的出版發行機構,來參與這項活動。這個是國家很歡迎、鼓勵的。

    2007-09-27 10:01:12

  • 中國青年報:

    柳署長你好,有人認為中國出版業想走出國門必須先解決自身的問題,但是我們現在自身的行業競爭力讓人擔憂,如此中國走向國門的道路還很遠,不能翻譯幾本古籍就算出國門了,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2007-09-27 10:01:27

  • 柳斌傑:

    這個看法很對。我們走出去首先確實要解決自身的問題,我們現在工作的重點就是深化體制改革。國際市場的競爭首先需要很強的市場主體,有了市場主體才有開發市場的慾望和激情。如果是單純政府去做那是做不好的,所以現在通過改革要造成這樣一個有競爭力的主體。第二,出版業本身要創造自己的品牌、名牌,應該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展文化生産力,增加自主創新能力。這個問題不解決,光靠教材的出版來求生存,不去創作更好的作品,不去開發品牌圖書,就很難做到走出去,所以這個問題也需要解決。

    從某種程度上説,我們出版社資源重復浪費非常大,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很多出版生産長期以來就是做古籍,今天《二十四史》翻譯了一個版,明天《論語》出了一個翻譯版,當然這是需要的,古籍傳承也是需要的。但是這不能成為出版的主體,應該結合當代創作。我們怎麼知道古代過去有這麼多文化,就是靠出版積累下來的,我們要傳播當代人的進程,這是提高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所以從體制上、從民族的創造力上、從出版單位轉變觀念等方面加以解決。過分依賴教材而不去找市場是落後的心態,這個問題不解決,開拓市場就缺乏動力,所以這位網友説的非常正確,我們在這方面正努力的去做。

    2007-09-27 10:02:04

  • 中國網:

    主動調研市場的需求。

    2007-09-27 10:07:18

  • 柳斌傑:

    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長遠來看出版單位就會做不下去,因為政府會向學生免費提供教材,2億多學生的教材在1—2年都會變成公益性的。所以出版單位光靠這個賺錢的時代過去了,必須進入市場競爭。

    2007-09-27 10:07:30

  • 中國網:

    對,必須要研究現在的讀者需要什麼,我們前一段時間也採訪了譯林出版社的顧愛斌社長,因為譯林的外國當代文學出版方面做的非常好。我想外國文學在中國受到歡迎,中國一些精華的東西也應該推廣出去,不要讓他們總是了解中國古代的文明,我們知道在這個推廣計劃中,你提到建立翻譯的人才庫,漢語翻譯成其他語言是不是成為中國圖書走到世界較大的障礙?

    2007-09-27 10:08:25

  • 柳斌傑:

    語言問題是中國圖書走到世界的重要障礙。因為不解決語言問題,大多數人就會讀不懂。要解決語言問題,這就需要翻譯。翻譯隊伍不強這是現在的大問題。過去當代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像巴金、茅盾、郭沫若,這些人都從事過翻譯,他們都介紹過外國的經典,但是現在缺少圖書出版翻譯方面的大家,缺少太有影響的,所以國外也不知道。

    我們要培養自己的隊伍,通過高等學校培養安心從事翻譯工作的人才,因為翻譯有一個再創作的過程,語言轉化工作也不是簡單的語言問題,還有一個文化修養、專業修養的問題,也有一些理論知識。比如有專業方面的書,比如航太方面你不懂也翻譯不了,所以需要培養這樣一批翻譯力量。另外要引進人才,希望用母語國家的人來翻譯,他們了解他們的文化、文字表達方式,這樣翻譯出來更加受歡迎。比如英國的作家、俄羅斯的作家翻譯中國書在其所在國家就非常受歡迎,因為更熟悉自己語言的特點,更加懂得讀者的心理,感受就好一些。我們翻譯的圖書有時候不適合他們閱讀習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儘量適應,所以翻譯是關鍵的問題。

    2007-09-27 10:09:14

  • 中國網:

    翻譯尤其是文學翻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而且比較有名的翻譯家都要耐得住寂寞,很艱苦需要反覆推敲,中國圖書走出去究竟需要培養更多的本國的翻譯,還是我們直接引進來?

    2007-09-27 10:12:50

  • 柳斌傑:

    目前主要還是想引進外國的,因為他們更加容易進入本國讀者的心目中去。但是從長遠看,我們要訓練自己的隊伍,我們在一些高等院校,一些研究機構重點聯繫了一批翻譯的專家,給他們機會了解外國,了解出版圖書的情況,推薦其中一些優秀的作品讓他們翻譯。

    2007-09-27 10:15:12

  • 中國網:

    從長遠講還是要培養自己的翻譯。我們想問一下柳署長,國外除了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還有對當代文化作品也感興趣,哪些出版社和版權輸出方面在這個領域做的比較成功呢?

    2007-09-27 10:15:35

  • 柳斌傑:

    做的成功的有一些,剛才你講到的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文藝社,他們在精品圖書方面做的比較好,在國外很受歡迎。再如北京的外研社,他們在語言教學方面的書做的很好,也受國外的歡迎。還有像外文局的出版社在宣傳當代中國方面的書很受歡迎。原來有一些優勢的像做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經典的這些書仍然也有市場。

    一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出版單位正在形成。我們上次表彰了20多家,今年會有更多人參加到行列中,因為過去他們沒有重視國際市場,現在國際市場已經納入市場的範圍了,他們就會瞄準國際市場,策劃、翻譯、出版一些優秀的作品,有十幾個出版社在做這方面工作。

    2007-09-27 10:15:54

  • 網友:

    遼寧出版集團就要上市了,這對市場是否會造成壟斷的形成呢?

    2007-09-27 10:16:57

  • 柳斌傑:

    遼寧出版集團上市是一個大事,在此之前出版有內容生産的單位上市這還是第一例,緊接著有一批出版機構可以上市,這在中國的體制上來説是一個重大的突破,這標誌中國出版業真正走向國際市場的開端。

    2007-09-27 10:17:31

  • 中國網:

    將來也是一個大趨勢。柳署長您認為中國以網路為媒體的電子出版未來發展方向怎麼樣?

    2007-09-27 10:17:58

  • 柳斌傑:

    電子出版是這幾年發展最快的,因為通過國民閱讀調查,電子閱讀、線上閱讀在年輕人當中非常受歡迎,傳統的讀書主要在中老年人這個範圍保持穩定,大概是這麼一個態勢。這與電子出版、網路出版的發展很有關係,這幾年發展的非常快。目前我們市場上流通的電子書已經有30多萬種,線上閱讀人數超過了1億人。其實像遊戲、軟體出版每年都是翻番,也是以幾倍的速度增長。剛開始有統計時網路遊戲的收入才幾個億,到去年已經達到了50多億。而且我們自身出版的遊戲軟體也越來越多,過去有一些軟體都是國外的,南韓、日本佔主導地位。現在我們自身民族遊戲軟體已經上升到76%,佔了市場主導地位,發展很快。大量的資金和人才流向了軟體開發的出版企業,一大批遊戲軟體在不斷開發出來,互動遊戲市場增加了新的內容,這在中國發展非常快。

    當然這個也帶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沉迷于網路,家長有所擔心,這個問題我們也在想辦法解決,網路電子出版怎樣更好的引導閱讀的新趨勢,特別是未成年人能夠正確上網,健康的上網,而不至於讓家長老師擔心。

    2007-09-27 10:18:13

  • 中國網:

    的確,電子出版是符合大眾消費和文化的流行趨勢,那我們在對外出版的過程中有沒有加強一些電子圖書的推廣?

    2007-09-27 10:20:10

  • 柳斌傑:

    我們正在加強,像遊戲軟體出版影響很大,東南亞、歐美地區我們有10多個産品在幾十個國家上網,你可以線上看到,哪個國家有多少人線上,這就發揮了網路的特點。我們也在增加電子書、網路産品的生産,豐富它的內容,把一些中國積累下來的生動的、故事感很強的東西推廣到外國。

    2007-09-27 10:20:29

  • 中國網:

    形式更加多樣。我們在剛剛結束的莫斯科書展中,中國作為主賓國,在這次麼強大的陣容中我們取得哪些成果呢,你給大家介紹一下。

    2007-09-27 10:21:22

  • 柳斌傑:

    莫斯科書展是我們今年重要的活動,也是中國在俄羅斯舉行中國年的重要活動,所以這個書展國家非常重視,行業裏也非常重視。我們這次137家出版社參加書展,參展340多人,帶去了2萬多新書,在莫斯科書展上是一個亮點。國務委員陳至立參加開幕式發表重要講話,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也當場講話,讚揚中國是世界公認的第一齣版大國,中國的出版風采非常吸引俄羅斯讀者,盛況空前。書展期間組織了100多項各式各樣的活動,推介中國的文化、圖書。從週邊的文化圈裏説,這個活動中有200多項,我主要是説書展的範圍。中俄出版家的聯誼會,作者現場簽名售書,與讀者對話,我們中國作協的主席,老作家王蒙等20位作家親自到場和喜歡他們的俄羅斯讀者見面,氣氛非常熱烈。

    再比如舉行了李嵐清同志的新書《為了13億人的教育》發佈會,還有他的《篆刻藝術畫冊》,把中國傳統文化介紹出去,非常受歡迎。還舉行了一些論壇、版權貿易的洽談等等活動。還有中國的2008年奧運會的圖書也做了一個展區、一個主題,很受觀眾歡迎。我們的主題就是閱讀中國書,了解中國人,搞的非常活躍。從版權貿易看,我們達成了804項協議,其中600項是我們中國版權輸出意向,反映了俄羅斯出版界或者公眾對中國圖書非常感興趣。帶去的圖書1.8萬冊在現場銷售一空,剩下一些圖書因為工作要用不能銷售,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

    另外中國政府向俄羅斯圖書展贈送了一套《欽定四庫全書匯要》,一套500冊非常漂亮,俄羅斯國家圖書館館藏以後會給俄羅斯觀眾帶來興趣。出版界和俄羅斯的新聞傳媒署、俄羅斯科學院簽訂一些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廣雙方文化交流。我們重點想把中國當代的經典作家介紹給俄羅斯。中國讀者讀俄羅斯作品的很多,中國了解俄羅斯的作家也很多,但是俄羅斯了解中國的不多,特別是當代的不知道幾個,我們要加大這方面工作力度。

    2007-09-27 10:21:38

  • 中國網:

    應該説舉行這種大型書展,或者國際性書展對中國圖書走出去是非常好的途徑,也是很大的商機。我們這裡有一個中國新聞出版報社的記者,他有這樣一個問題。以後我們在俄羅斯是作為一個主賓國去推廣圖書,像法蘭克福書展是國際性的大型書展,不是指某一個國家和地區,這類書展上我們中國政府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推廣中國的圖書走出去呢?

    2007-09-27 10:27:56

  • 柳斌傑:

    我們對擴大國際圖書市場非常重視,這幾年黨中央、國務院專門指示要利用好重要性的國際書展。所以我們從幾十個國際書展中確定了一批國際書展作為政府重點扶持的書展,像法蘭克福就是我們第一個扶持的。因為法蘭克福是世界公認的圖書的奧林匹克,規模最大、最權威、交易最活躍的書展,這幾年我們非常重視法蘭克福書展,連續幾年國家出資金出資金,做展覽,佈置環境給出版業創造條件參展,進行了一定的投入。

    第二是組織生産一批針對法蘭克福書展的精品圖書,包括一大批外文的出版物,因為這是國際市場,不是針對哪一國的國際市場的問題。我們專門為書展準備外文書一年比一年增加,今年預計可以達到幾百種,這是過去沒有的,這是政府支援出版外文書籍。還有就是鼓勵出版界參加法蘭克福書展,包括民營的,每年有大量人去法蘭克福進行版權貿易,這方面我們大力支援。還有就是在配合法蘭克福書展時我們配合一些宣傳中國文化活動,像演出、展覽、展示這樣的活動來豐富我們的書展。所以中國在法蘭克福書展連續幾年影響越來越大,成為法蘭克福書展裏面最耀眼的國家。

    過去國際書展大家沒有當成一個重要的舞臺去展示自己,考驗自己的競爭力,往往就帶一些書放在那就回來了,所以效果不是很好。現在大大改變了,去年法蘭克福書展上中國的版權輸出是順差,我們中國還是有力量能跟國際市場競爭。

    2007-09-27 10:28:58

  • 網友:

    中國出版社目前在與國外的出版集團合作中,包括這些參加國際書展,會不會讓有經驗的出版社把這個作為進入中國的跳板,國家怎樣幫助國內的出版社也渡過難關,不開放不行,一下子開放也不行,您是否感到非常頭疼呢?

    2007-09-27 10:31:25

  • 柳斌傑:

    從總體上開放加入世貿的承諾,開放文化市場,這個我們是認真兌現我們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五年來我們在國內建立了一大批中外合資、外資獨資的印刷發行方面的企業,主要還是在生産領域。出版這個環節我們沒有對外開放,我們也沒承諾的,許多國家都沒有承諾。這個目的就是要使我們自己的出版單位能夠經得起市場的考驗,能夠順利的從計劃經濟體制上轉到市場經濟體制,利用我們當前發展的機遇更快發展起來,把自己做大做強,我們就不怕競爭。

    目前我們出版對外活動只限于單項合作,一本書一個項目可以合作,外資不能進入出版領域。外面的出版社也不能和國內的出版社進行資本方面的合作,這個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民族的原創能力,保證民族出版事業順利發展,這個我們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大的問題是什麼呢?我們和國外出版集團、傳媒集團相比較,我們不大、不強,我們的出版集團比較小。外國一個出版集團生産能力幾乎等於我們全國出版單位的總和,這樣的集團很多,面對這樣強大的對手我們要千方百計通過投入、增加資本,通過市場化的改造,組建集團等方式來塑造我們自身的戰略,只有在那個時候我們才可以同國外的出版集團競爭,使我們出版業的實力足以和他們抗衡。國際上前十名的傳媒集團實力都非常強大,所以我們在政策上目前還是保護中國出版。

    2007-09-27 10:32:48

  • 網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許多領域告別了票證,從計劃走向市場了,唯有書號是從無限制變成計劃供應,這是為什麼,現在我們要面臨更大的競爭,競爭的前提就是公平,書號這個會考慮重新開放嗎?

    2007-09-27 10:35:33

  • 柳斌傑:

    應該説書號是我們中國特色的問題,國際上不存在這個問題。書號是國際統一協調的編碼,為了市場流通。中國使用國際統一書號以後,有一個調控的手段就有了數量的概念,所以沿用了很多年。現在的弊端也已經顯示出來,應該説按照編輯平均分配書號不符合生産發展需要,生産能力強的出版社書號不夠用,出版能力較弱的出版社書號有剩餘,就産生了一個買賣書號的問題,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現在隨著市場轉換,計劃經濟的辦法已經不太適用今天的圖書管理。所以我們下一步隨著出版單位的轉制,我們逐步要解決書號問題,我們的書號數量上不限,放開並滿足供應。我們還要進一步改革書號管理的辦法,這個會很快得到解決。

    2007-09-27 10:36:12

  • 中國網:

    這是很多出版商非常高興聽到這樣一個消息。在9月23號,我們注意到有一個為全面展示近四年來我國出版圖書的重要成果,有一個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評選活動,您能介紹一下這個活動的意義在哪?目的是什麼?

    2007-09-27 10:39:26

  • 柳斌傑:

    出版是一個很崇高的事業,中國歷來有盛世修史、政府制書這麼一個傳統。這些年來政府對圖書的出版一直有獎勵的政策。前些年叫做國家圖書獎,是每兩年舉行一次,一共連續舉行了很多屆,從90年代開始。從去年對整個文化領域的獎項做了統一的調整,把原來的獎項合併設立了中國出版政府獎。

    目的一個是展示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出版的成果,它的精品力作,通過專家評選把一些好的作品推出來,作為國家文化寶庫的一部分。第二就是體現國家對出版方向的引導。這一段根據市場發展、歷史發展的需要,國家在哪一方面提倡的,鼓勵激勵通過評選這種方式體現出來。第三個目的就是向社會提供精品力作的名單,現在的出版物非常多,一年20余萬種,這麼多種擺在你面前,你該讀哪個沒那麼多時間選擇,通過專家的挑選,讓你知道哪一些書是好的。第四是引導作者,這些圖書的原創來源是作者,作者會感到政府的鼓勵,有更好的作品問世,這些意義包含在其中。

    圖書獎在許多國家都是總統獎,因為圖書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長期積累,最後留下來的是什麼?只有書,不會有別的。一個人你要長期讓後代知道你。沒有書,別人是不知道的。所以書籍積累的文化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國家都有政府獎、總統獎。我們國家也有,今年是第一屆評選,參加的人都是中國知識界的權威人士,數學有數學界的,物理有物理界,文學也文學界的,都是最權威的評委,把我們文化精品推薦給社會,引導讀者讀好書,引導作者寫好書,引導出版家出好書。

    2007-09-27 10:39:50

  • 中國網:

    的確,出版行業關係到國家的全局,是非常神聖的行業,我們希望在政府的鼓勵支援下還有出版行業的創新意識,在國際市場上能夠看到中國的名牌,能讓中國的出版業真正走出去,讓世界都了解中國。今天非常感謝柳署長接受中國網的專訪,我們這期節目到此結束,下期再會,謝謝柳署長!

    2007-09-27 10:44:10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btamedia/download/docs/flash/fangtan/2007/047_vip070927a.wmv

網友發言:

  • 遊客:

    署長,看到您做客"中國訪談"的消息,我趕緊上來留個言,我在國外看到有些雜誌非常的棒,我想請問國家對外刊引進什麼時候會解禁?

    2007-09-27 08:29:55
  • panghurui:

    遼寧出版集團就要上市了,這對於出版行業來説是否會造成壟斷的形成?

    2007-09-27 08:30:45
  • watchdog:

    中國賣得最好的書是教材和醫學書,但是這些品種都是幾個出版社壟斷的,署長覺得怎樣才能讓這些書店真正擁有競爭力呢?他們已經習慣於沒有競爭壓力的生存模式了啊!

    2007-09-27 08:31:14
  • 飛翔的狗熊:

    不光是中國出版業走向世界吧,現在地方上很多出版社都走到北京了,對於這樣的趨勢署長怎麼看?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2007-09-27 08:31:50
  • 雅鴉:

    雖然國家明令禁止出版社買賣書號,但幾乎所有的出版社都以直接或變相的方式在進行交易。這一點署長怎麼看?

    2007-09-27 08:32:22
  • 天才小黃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許多領域都告別了票證,從計劃走向市場。惟有書號,卻從無限制變為計劃供應。這是為什麼?現在我們要面臨更大的競爭,競爭的前提是公平,書號這個問題會考慮重新放開嗎?

    2007-09-27 08:32:47
  • 夏日螞蟻:

    中國出版社目前都在緊鑼密鼓的與國外出版集團搞合作,會不會讓這些有經驗的出版集團當成是進入中國市場的跳板?國家怎樣幫助國內出版行業度過這個難關?不開放不行,一下子開放也不行,署長是否也會感覺頭痛?

    2007-09-27 08:33:09
  • 夏日螞蟻:

    再好奇的問一個問題,我們的書到國外怎麼定價?有什麼參考標準?外國的原版書好貴啊!另外,總署有沒有考慮穩定書價的問題?現在的書越來越貴了,快買不起了!

    2007-09-27 08:33:30
  • 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

    政府扶持出版單位參加國際書展,從政府的角度,如何使書展之後的交流合作實現長效發展?

    2007-09-27 09:54:47
  • 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

    從已經舉辦的主賓國活動來看,這對我們打開對象國家的市場,促進中外出版合作有更直接的效果,但法蘭克福書展是面向非常廣泛的大型國際書展,不單單指向某一個具體的國家和地區,在這類書展上,政府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推動中國出版的走出去?

    2007-09-27 09:57:22 //end for

相關新聞:

圖片大圖:

  •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

    中國網 王銳

  • 訪談開始

    中國網 王銳

  • 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也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客觀上就造就了一個很大的市場

    中國網 王銳

  • 中國圖書市場開放帶來的繁榮

    中國網 王銳

  • 訪談進行中

    中國網 王銳

  • 國外出版集團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

    中國網 王銳

  • 圖書方面的逆差有幾個方面是要區別對待的

    中國網 王銳

  • 訪談全景

    中國網 王銳

  • 大家看中中國的一些品牌,正在向好的方向轉變

    中國網 王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