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軍:他用2000余件老物件守望鄉土

發佈時間:2021-07-14 10:19:01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陳文軍,農耕博物館

走進四川省閬中市文成鎮土城村陳文軍家的“農耕博物館”,琳瑯滿目的老農具、老傢具等老物件讓人目不暇接。“我這些年來,在收藏和修建展覽室等方面,確實也花去了不少心血和資金,這些錢都是我省吃儉用來的,還有的就是向親戚朋友借的。”陳文軍説。

回顧收藏的初心,陳文軍説,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人口大量在城市定居,導致很多農業生産已經無法再現,比如養牛耕田,人工打谷,比如很多的米麵加工已經被機械化取代,而且很多農村人的後代已經不知道農業生産的過程,更不知農具的模樣。

於是,10多年前,他就暗下決心,要將農村生産生活用具收集展示,讓人們在記憶中尋找已經消失的東西,讓這些實物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就是這樣的初衷,讓陳文軍在這條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來。週末節假日,別人都去喝茶玩耍,而他卻騎上摩托車到處走家串戶尋覓藏品,收集到很多用具背後的故事。

在陳文軍的藏品中,每件物品都有一段故事。有一張小方桌,十分不起眼,還有幾處火燒過的黑色深坑,陳文軍摸著這些深坑説:“這張桌子是1941年日本飛機轟炸閬中的時候,被子彈頭燙燒過,是幾年前從老觀土埡一個農民家裏收購發現的。還有一個木質馬鞍,是從閬中市水觀鎮發現的。”這個馬鞍相傳是1933年紅軍首長留下的,被當作雜物扔在一邊,發現後,陳文軍覺得十分有意義,因為當年紅四方面軍在閬中待過好幾年,這件東西彌足珍貴。

這些年來,陳文軍的足跡遍佈了閬中、蒼溪、南部、巴中和旺蒼等地,收購的物品包括農具、生活用具、文化娛樂用具等。

收購藏品,怎樣展示出來?讓陳文軍也頗費腦筋。自己家的房屋不夠用,於是他在原來的食品站舊址上修建了“農耕博物館”,從2016年開始動工,一邊修建一邊籌資,到今年終於全部完工,展品也有了自己的“地盤”,各種設施也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我將把這些藏品按照用具類別和用途分門別類地展示出來,另外我還根據川北農村民居和生活方式,打造了五間具有閬中風味的民宿,如果有人到我們這裡來旅遊和釣魚,也可以入駐和吃飯。”陳文軍告訴筆者。

筆者在“農耕博物館”看到,除了藏品展示區和休閒區,陳文軍還精心設計了自己心目中的鄉村民宿模樣,古樸的傢具和生活用品。在“農耕博物館”中央,還騰出空間擺放了農副産品,以此推介雲臺的農村土特産,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當地老百姓致富增收。

“我們這裡山水風光很好,還有著名的雲臺山,我相信通過我的示範引領,一定會有人看重我們這裡的旅遊資源。”陳文軍説,現在與“農耕博物館”匹配的設施有農村民宿、農家食堂,為了讓鄉友和遊客可以近距離體驗水上游玩的樂趣,陳文軍還購買了竹筏等休閒設施,吸引遊客來玩耍。

在陳文軍的藏品中,還有不少的紅色文化藏品。“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我還將在農博館和雲臺場上展示當年紅軍長征的畫報等紅色物件,讓我們的老百姓感謝黨恩,共慶偉大日子。”雖然目前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自己的初心不會改變,尤其是在探索鄉村旅遊的道路上,陳文軍説,如果成功了,就讓更多的鄉親們和他一起幹。

陳文軍,一個守望鄉土的川北漢子,一心為了建好“農耕博物館”,讓人們記住鄉愁。投入很多,奉獻很多,但是為了讓離開家鄉的人們再次來到雲臺這個歷史長廊中,能夠找回當年兒時的回憶,他仍然在奔跑,在尋覓……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