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摘帽後 這裡的鄉親站上奮鬥新起點

發佈時間:2021-07-14 10:42:26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王海濱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脫貧摘帽,山西

山西現行標準下32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99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書寫了減貧奇跡的精彩山西篇章。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6月26日,山西省委書記林武來到呂梁市方山縣圪洞鎮莊上村、前東旺坪村,他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發展生態經濟,推進農旅文旅融合,加強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要聚焦特色優勢産業,不斷延長産業鏈,提升附加值,帶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民持續增收。

生態扶貧成為全國樣板

在脫貧攻堅這場時代大考中,作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和山西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呂梁堅定“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的信心和決心,取得脫貧攻堅重大勝利,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經過8年精準扶貧,5年集中攻堅,呂梁“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10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43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如今,呂梁人民正接續奮鬥、迎難而上,全力鞏固脫貧成果,向著更加美好的鄉村振興奮進。

針對呂梁生態脆弱與深度貧困相互交織、互為因果的實際,呂梁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創新農民造林專業合作社模式,推動在“一個戰場上”同時打贏脫貧攻堅和生態治理“兩個攻堅戰”,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轉化為群眾增收脫貧的過程。

連續4年實施荒山造林、退耕還林、經濟林提質增效和林下經濟“三個100萬畝”工程。累計投入70多億元,統籌推進造林務工、退耕獎補、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和林業産業富民增收“五大增收項目”。組建1398個專業合作社,吸納2.3萬名貧困社員和7352名貧困管護員,參與造林、管護、土地復墾復綠等任務,帶動50萬群眾依靠生態扶貧增收。

2017年全國林業扶貧現場會在呂梁召開,在全國推廣合作社造林做法。2018年,呂梁市林業局生態扶貧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2019年呂梁榮獲“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2020年全球鄉村産業生態大會上呂梁榮獲“創新鄉村振興實踐典範”。

盛夏時節的山西省石樓縣義牒鎮,綠油油的樹苗鋪滿四面山坡。説起造林扶貧專業合作社,裕家峪村黨支部書記張秋林高興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村民們通過參加造林合作社,學會了植樹、管護等一技之長,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不少村民還入了股。”在呂梁,像這樣的造林專業合作社有1398個,吸納了2.3萬名貧困社員和7352名貧困管護員,參與造林、管護、土地復墾復綠等任務,帶動50萬群眾依靠生態扶貧增收,其中通過造林、入股、分紅帶動14萬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三農”工作進入新發展階段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以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為標誌,“三農”工作已經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發展階段。歷史性轉移,源於歷史性成就。山西現行標準下32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99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書寫了減貧奇跡的精彩山西篇章。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但部分脫貧地區、脫貧群眾發展基礎還很薄弱、自我發展能力不強,防止返貧任務艱巨。因此,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緊迫、意義重大。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山西省出臺了《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辦法》等相關政策,抓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繼續支援脫貧地區産業發展壯大,做好易地搬遷後續扶持。

例如,天鎮縣通航糧貿有限公司保底價收購農戶的紅蕓豆,切實保障農民利益。目前公司業務輻射全縣8個鄉鎮27村,帶動脫貧戶1015戶,戶均增收8000元。

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産業興旺鞏固脫貧成果。山西出臺《關於健全完善産業帶貧益貧機制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夯實産業扶貧基石,有效防止脫貧群眾返貧。

鄉村振興從環境整治抓起,鄉寧縣管頭鎮以創建“三盆花微花園、兩棵樹微果園、一畦地微菜園”為抓手,實現了家裏門外凈起來、房前屋後綠起來、庭院環境美起來,農村人居環境得到大幅提升。

聚焦農業高品質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山西出臺《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推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三晉兒女將大力弘揚脫貧攻堅偉大精神,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設立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

日前,山西設立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之間的有效銜接。銜接資金主要用於三個方面。

支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幫扶對象採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性措施和事後幫扶措施。可安排産業發展、小額信貸貼息、生産經營和勞動技能培訓、公益崗位補助等支出。低保、醫保、養老保險、臨時救助等綜合保障措施,通過原資金渠道支援。支援實施帶動搬遷群眾發展的項目,對集中安置區聘用搬遷群眾的公共服務崗位和“一站式”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等予以適當補助,對規劃內的易地扶貧搬遷貸款和調整規範後的地方政府債券按規定予以貼息補助。可對跨省和省內跨縣域就業的脫貧勞動力適當安排一次性交通補助。採取扶貧車間、以工代賑、生産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促進返鄉在鄉脫貧勞動力發展産業和就業增收等。繼續向符合條件的脫貧家庭(含監測幫扶對象家庭)安排“雨露計劃”補助。

支援銜接推進鄉村振興方面,主要用於培育和壯大欠發達地區特色優勢産業,並逐年提高資金佔比。支援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注重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支援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推動産銷對接和消費幫扶,解決農産品“賣難”問題。支援必要的産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支援脫貧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支援實施山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鄉村産業振興重點任務,重點支援實施農業“特”“優”戰略,以農産品精深加工十大産業集群為牽引,圍繞三大省級戰略和五大出口(商貿)平臺建設,開展第一産業高品質高速度發展行動。補齊必要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支援民族聚居村少數民族發展、少數民族特色産業和民族村寨發展、以工代賑項目。(本報記者王海濱)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