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隨著“十三五”的完美收官,當前“三農”工作重心已由集中脫貧攻堅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接下來,拉薩市將緊緊圍繞“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發揚脫貧攻堅偉大精神,乘勢而上、開拓奮進,接續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鞏固脫貧成效持續提升
拉薩市44162人脫貧,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動態清零,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截至2020年,建檔立卡戶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3741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5.07%。生活保障上,精準解決了貧困群眾吃水難問題、貧困群眾子女入學問題、貧困群眾醫療保障問題、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問題;産業扶貧上,2020年計劃實施産業項目82個,已全部開工。全市共有17家龍頭企業參與産業扶貧,帶動3291戶貧困人口增收致富;易地扶貧搬遷上,全市已建成安置點32個,實現22979名群眾搬遷入住。
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和優先任務。沒有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拓展,鄉村全面振興就失去了基礎,拉薩市在“十三五”期間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實現了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平穩有序轉型。
人才振興工作穩步推進
走進當雄縣凈土産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工作室,只見各類機器正在有序運作,而旦增看著電腦螢幕,關注著情況。
2016年畢業的旦增如今在凈土公司負責機械管理,主要包括機械的運作與保養。他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工作3年多了,一個月工資有5000元。“每年都會有分紅,如今公司的效益越來越好,分紅也越來越多了。為了讓我們有技在身,公司每年也會不定期對我們進行業務培訓。”旦增説。
鄉村人才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長期以來,由於基礎薄弱,農牧區發展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日益凸顯,鄉村人才振興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些年,拉薩市持續加強“1+3”隊伍建設,大力吸納和引進各類農牧區人才,進一步加大選拔高校畢業生到基層支農、支教、支醫、扶貧的工作力度,積極鼓勵和引導各類人才到農牧區工作,切實壯大農牧區人才隊伍。全市大力培育本土科技人才,實施“實用技能人員培育工程”,精準開展本地實用技能人員培育工作。開班培育項目27期,涉及培育對象1098人。投入306萬元,認定高素質農牧民1020人。
賡續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走進曲水縣南木鄉江村,入眼可見是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樓房,地面乾淨整潔。陽光下,江村一片和諧美好的景象。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到面加快推進,城鄉協同發展的美好畫卷緩緩鋪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最寶貴的財富,農村生態環境的好壞決定農牧民群眾的生産生活品質。“十三五”期間,江村堅持以硬體建設為基礎,健全環境衛生管理制度,明確“三清”“五改”“五有”“五化”措施,著力改善群眾生活,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江村第一書記巴桑次仁介紹説,從2019年8月起,江村開始進行“廁所革命”,到2020年8月,旱廁已經全部改造完畢。此外,為處理生活污水,江村還修建了一個污水處理廠,每天能處理生活污水130噸左右。
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還修建了兩個廣場,主要用於青少年運動和老年健身。閒暇時間,巴桑次仁會和村民一起打打籃球,看看老年人跳健身操,生活別提多愜意。
為推進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拉薩市召開市級專家評審會18次,審查村莊44個,並試點推進。啟動墨竹工卡縣日多鄉、扎西崗鄉、扎雪鄉,3個鄉7個自然村組建設,涉及群眾296戶1639人。截至目前,房屋新建、環境提升、人居環境整治等工程已基本完工,大部分群眾已入住。後續計劃共計40個村(居),涉及12801戶52949人,主要開展農牧民的農房新建、改造提升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內容,實現“八到村”“村十有”,逐步實現“十到戶”的目標,打造全市乃至全區鄉村振興的示範村、樣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