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織金縣委書記楊樺——腳下多沾泥土 心中沉澱真情(新時代優秀縣委書記風采)

發佈時間:2021-07-13 11:03:26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黃嫻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楊樺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曾是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有126萬人口,是貴州省、畢節市的脫貧攻堅主戰場。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63萬人。

楊樺是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織金縣委書記。這些年,他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2020年3月,織金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我們處在脫貧攻堅的一線,唯有心中帶著感情、肩上扛著責任,行動才有力量,才能無愧初心使命,帶領大家一路向前。”楊樺説。

“不能光指揮別人幹,要帶著大家一起幹”

“到織金擔任縣委書記,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一定要帶領大家齊心協力,戰勝貧困!”楊樺説。脫貧攻堅,幹字當頭,楊樺給自己定了“三個一線”的工作標準:工作在一線,生活在一線,調查在一線。

剛到織金縣,他就走村入戶,蹲點調研摸清村民致貧原因,研究發展對策。每到一地,他都深入一線了解實際情況,把脈問診。

“挑最難啃的硬骨頭啃!”2017年,楊樺主動要求聯繫邊遠貧困鄉鎮自強苗族鄉,2018年又主動包保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發生率最高的阿弓鎮,為全縣領導幹部樹立榜樣。

“不能光指揮別人幹,要帶著大家一起幹。”在楊樺帶領下,織金縣388名駐村第一書記、1566名幹部開展駐村幫扶工作,1萬餘名黨員幹部走訪基層、幹實事。

5年來,織金縣建成通村油路413條共2179公里,建成農村“組組通硬化路”1299條共1232.75公里。同時,35萬人喝上安全水。

宣佈全縣脫貧的那一刻,楊樺感慨説:“能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與織金幹部群眾一起拼搏,終於辦成了這件大事,這是我人生中最難忘、最珍貴、最值得的一段時光!”

“帶領群眾致富增收,關鍵是得找到好産業”

織金縣有什麼産業?老百姓需要什麼産業?如何發展産業?楊樺上任以來,一直在思考當地産業發展問題。他認為,“帶領群眾致富增收,關鍵是得找到好産業。”

貓場鎮有200多家皂角精加工家庭小作坊,是全國較大的皂角精加工基地、集散地。長期以來,當地的皂角精加工産業發展卻處於“散亂差”狀態。經過多次調研,楊樺有了發展思路:在貓場鎮建設皂角産業園區,吸引企業入駐,抱團發展,逐步形成完整的産業鏈條。

在織金縣,紅托竹蓀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雖然效益可觀,但群眾參與度不高。楊樺推動成立專門的平臺公司,整合多方資源,攻克技術難題,幫助群眾參與到竹蓀産業中來。

牽住産業這個牛鼻子,2018年以來,織金縣引進10余家大型龍頭企業,推動600余家企業、合作社與全縣28萬餘貧困人口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種植皂角52.07萬畝、竹蓀食用菌10.38萬畝。“織金竹蓀”産區入選中國特色農産品優勢區,“織金皂角精”獲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産品,皂角被列入貴州省十二大特色産業,織金走出一條農村特色産業發展新路。

依託特色産業,織金縣地區生産總值從2015年的154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218.23億元,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6883元增加到2020年的11256元。

“多辦實事多解難事,才能換來群眾的真心”

“把群眾裝在心中,為群眾辦實事,群眾才會把你當親人。”擔任縣委書記5年來,楊樺心繫百姓、心繫民生,帶領黨員幹部盡心盡力解決群眾生産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他總是説:“多辦實事多解難事,才能換來群眾的真心。”

每到鄉鎮、村組調研,楊樺一定要到農戶家中看個究竟。幫扶幹部做了哪些事、家庭生活來源主要靠什麼、住房安全不安全、孩子上學有什麼困難、吃水方便不方便等。這些民生實事他都一一記在本上、放在心上。

自強鄉山口村65歲的老黨員王家全親切地將楊樺喚作“雨鞋書記”。一遇到下雨天,楊樺總是穿著一雙雨鞋就下村。有一次,王家全割草途中遇見楊樺,滿腿是泥的他不好意思,想回家換身乾淨行頭再跟楊樺説話。沒承想,楊樺一腳踩進泥地裏,指著自己腳上的鞋説:“沒事,就在這裡聊,我穿的也是雨鞋,方便。”

由於長期奔波勞累,楊樺右手肘肌肉出現萎縮。手術後第二天,他不顧醫生、家人和同事的勸阻,吊著繃帶就奔赴項目建設一線。

5年來,楊樺走遍了織金縣幾乎全部鄉鎮街道和村居……田間、村組、食堂、工地都是他的辦公地點。

“腳下多沾泥土,心中沉澱真情。”楊樺説,取得的成績都屬於過去,未來仍需踏踏實實幹下去。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