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全面小康 中國現代化新征程揚帆啟航

發佈時間:2021-07-09 13:28:3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光伏産業,全面小康,新跨越,全面建設,征程

“我會以鄉村振興為契機、以貢獻自己力量為初心,繼續在基層賡續奮進力量,努力實現弘德村‘四美’鄉村目標,不斷提升鄉親們的幸福指數。”望著道路兩旁一字排開的太陽能燈和村部旁邊整齊劃一的光伏板,李娜對未來充滿期待。

李娜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弘德村的一名包村幹部。她所在的弘德村是我國最大的易地搬遷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黃河水滋養著20多萬來自山區的移民,往日靠天吃飯、嚴重依賴雨養農業的西海固移民,如今在光伏産業與智慧技術的助力下,將大自然的饋贈轉變為實實在在的收益,逐水而居、向陽而興……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宣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作為一名鄉村工作者,我感到特別振奮與自豪!”李娜的言語中難掩激動之情。

翻天覆地的變化書寫在弘德村的土地上。

如今的弘德村,已經正式告別貧困:通過發展光伏産業,弘德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4年的1800元增長至2020年的10686元。2020年,弘德村村集體收入達到100萬元,其中80%來自於光伏産業,往日的“空殼村”如今穩穩地握住了一張“陽光存摺”。與此同時,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弘德村基本形成勞務産業為主、種養殖業為輔的産業發展佈局,通過打造民宿、黨員教育基地及農特産展銷館,旅遊業也初露鋒芒。

彪炳史冊的變化書寫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書寫在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年夢想,今朝夢圓。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和社會理想已經成為現實。今日之中國,經濟發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優美、人民幸福。

經濟總量實現跨越式發展,經濟增長更有品質效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持續躍升。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産、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邁上百萬億元的新臺階。“奮鬥者”號等一批國之重器驚艷亮相,“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5G成功商用……創新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內在動力。

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始終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國人大常委會10次審議,10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3次組織全國人大代表研讀討論,全國人代會期間又根據各方面意見作了100余處修改……民法典的編纂過程,正是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鮮活縮影。

文化事業更加繁榮。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文化部門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豐富優質公共文化産品供給,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繁榮發展,文化建設持續引領社會新風尚、滿足人民新期待、激發發展新活力。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2020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如期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2020年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我國已建成世界上

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居民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分別達39.9平方米和49.6平方米,義務教育入學率接近100%……全面小康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面超額完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翻開世界各國的史冊,鮮有哪個時代、哪個國家,能像今天的中國這樣,致力於“一個不少”“一個不落”的全面福祉,能在如此廣闊的領域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任何人賜予的。中國發展的密碼,在於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並開闢出一條符合國情並得到人民廣泛擁護的發展道路。

知所從來,才能明其將往。回顧來時的路,我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用一百年奮鬥,賦予人類現代化以鮮明的中國特色。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次次跨越,一次次飛躍,一次次凝心聚力越過障礙,一次次集中力量辦成大事,無一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展現。

回首2020年,面對疫情衝擊,中國經濟逆風上揚,實現里程碑式新跨越。英國康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評價説,中國依靠自身制度成功抵禦了風險,控制住疫情。“這一制度所具有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對全國資源的調動能力,是其他制度無法比擬的。”

撫今追昔,從“一五”到“十三五”,一個五年接著一個五年,從橋梁到水利,從交通到能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3個五年規劃和計劃中的近兩千項重大工程項目,刻錄下六十餘年非凡成就背後的艱辛和輝煌。一件件重大工程順利落成的背後,無一不是來自科研、産業、資金、人才等全方位的合力,無不寫滿了探索的艱辛,是全面系統的建設和推進,是“中國方案”厚積薄發的結晶。國外媒體和有識之士這樣評價:世界上至今還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堅持不懈、與時俱進地編制實施計劃規劃,引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從中國實際出發,選擇有利於中國發展的道路。放眼神州大地,從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到令人震撼的中國力量,無不彰顯著中國制度的優勢,折射出中國治理的效能。

制度管長遠、管根本。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了中國制度的顯著優勢。這既是理論層面的概括提煉,也是生動實踐的深刻總結,更是億萬人民的切身感受。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完善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14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

歷史的指針,已經指向新的刻度。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鬥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大道如砥,行者無疆。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托舉起億萬人民對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嚮往,“中國號”巨輪定能乘風破浪,駛入新的壯闊藍海,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全速前進。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