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7月6日電 題:規劃引領 改革驅動 夯實根基——看河南新鄉如何突破鄉村振興“三道關”?
新華社記者王丁、李亞楠、翟濯
長期以來,缺少整體發展規劃、沒有經濟要素支撐、基層治理軟弱渙散,是實現鄉村振興要突破的三道關口。河南省新鄉市積極推動以土地制度改革為核心的農村綜合改革,堅持科學規劃引領、激活農村土地資源、夯實鄉村治理根基,努力探索一條富有成效的鄉村振興路徑。
規劃引領,突出鄉土人文特色
距新鄉市區不遠的楊堤村,保留著近百年來各個年代的特色民居,是遠近聞名的特色村落。不過,長期以來,這些“寶貝”日漸破敗,沒能給村民帶來收益。
“如果缺少有效合理的整體規劃,這些老房子只能是斷壁殘垣,無法變廢為寶。”楊堤村特聘的鄉村建設專家鮑國志説。
規劃“點石成金”。按照不改農村風貌、簡樸自然的原則,楊堤村“不砍一棵樹,不扒一間房,不填一口塘”,整個村莊保持了最初的自然形態。同時,全程邀請群眾參與,使鄉村設計符合群眾意願、傳統習俗、地方風貌。
記者漫步在楊堤村,發現每一棟民居都修舊如舊,在扮靚村子的同時,也留住了鄉愁。全村空閒及廢棄的宅基地,有些建成了精品民宿,有些復耕為花園、菜園、果園、遊園。
新鄉市輝縣市張泗溝村背靠太行山,是國家級傳統村落,全村常住人口不到100人,村莊原始風貌保存完好。如何把人文景觀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有效資源?規劃設計起到了關鍵作用。
“我們編制了專項規劃,打造景觀小品,修整美化道路,依託山景發展民宿,讓小山村變成了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區。”張泗溝村黨支部書記張成勝説。
記者現場看到,倣古木屋、休閒驛站、村史館、遊客中心、停車場……在規劃引領下,張泗溝村傳統古村落建設和鄉村旅遊産業已初具規模。
目前,新鄉市正開展實用性村莊規劃試點工作,因村制宜、一村一策,讓規劃真正做到服水土、接地氣、可實施。
改革驅動,喚醒沉睡土地資源
“以前只有村室這一塊地集體當家,其他地方一磚一瓦都不好動。”長垣市雲寨村黨支部書記雲振勝説,土地資源閒置浪費、歷史舊賬不清等問題,曾是制約雲寨村發展的最大障礙。
2017年以來,新鄉市以處理好土地和農民的關係為主線,開展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宅基地制度改革、土地綜合利用改革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農村五項重點改革,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雲寨村正是改革受益者之一。雲寨村以宅基地制度改革為重點,整合流轉閒置宅院27宗,發展民宿、咖啡店、書吧、文創小院等時尚産業,實現了美麗環境向美麗生産力的轉化。
抬頭見美、低頭是美、步步有美,這是記者在雲寨村採訪時最大的感受。如今,雲寨村擁有四季花海、童話村莊、農耕體驗三大功能區,打造了“花香雲寨”旅遊品牌。雲振勝自豪地説,雲寨村未來將實現“觀光農業+休閒服務+教育拓展”的産業業態。
截至2020年底,長垣市作為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加大力度盤活閒置宅基地,不斷提高村集體收入,共盤活騰退宅基地12095.4畝,村均收入7.79萬元。
“土地是中原農村最大的資源,是農民最大的財富。只有通過改革驅動,才能喚醒沉睡的土地資源,避免讓資源變‘負擔’、財富變‘包袱’。”長垣市委書記秦保建説。
導師幫帶,夯實鄉村治理根基
宋雲天畢業于清華大學水利系,是輝縣市遠近聞名的90後“博士村官”。然而剛到輝縣市冀屯鎮前姚村時,不少村民並不買賬。
“清華博士?恐怕他吃不了農村的苦。”村民們議論紛紛。
為了幫助宋雲天儘快適應農村工作,新鄉市特意安排他跟著冀屯鎮黨委書記趙化錄學習取經。
“手把手傳授農村工作經驗,親身示範聯繫群眾的絕活妙招,選派專業人才帶動村裏經濟發展……沒有趙書記幫帶,我的駐村之路不可能這麼順利。”談到趙化錄對自己的幫助,宋雲天心存感激。
作為“導師幫帶制”試點市之一,新鄉市自今年3月10日以來,已在全市35個鄉鎮、414個村啟動鄉村幹部“導師幫帶制”試點工作。通過導師幫帶,新鄉市實現了好作風在基層的組織化、制度化,夯實了鄉村治理根基。
鄉村年輕幹部是主要幫帶對象。“年輕幹部學歷高、思路新,但缺少對農村基層的了解,不熟悉和群眾溝通的技巧,遇到困難容易受挫。當導師不僅要‘傳授方法’更要‘傳承精神’,讓我們黨的優良作風代代相傳,幫助年輕幹部快速成長為鄉村振興的‘頭雁精英’。”趙化錄説。
“導師幫帶制”試點工作啟動後,新鄉市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選定該鎮4個集體經濟收入薄弱村的黨支部書記作為幫帶對象。如今,4個村正按照吳金印給出的“摸清家底、整合資源、用足政策、開拓前行”思路,積極發展産業。
“導師幫帶提升了鄉村幹部能力素質,有效夯實了鄉村治理根基,是推動鄉村人才、組織振興的管用舉措。”新鄉市委相關負責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