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美食、蒙古包:內蒙古草原上的小康樣本

發佈時間:2021-07-05 09:22:30 | 來源:中新網 | 作者:張瑋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刺繡,草原,蒙古,蒙古包,中國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30日電 題:刺繡、美食、蒙古包:內蒙古草原上的小康樣本

中新社記者 張瑋

6月末7月初的內蒙古迎來旅遊旺季,吸引遊客的除了看不完的草原,還有愛不夠的草原文化。

近年來,位於中國北疆的內蒙古草原民眾依靠民族特色和民俗文化,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小康樣本。

蒙古刺繡助脫貧

“這個小片服飾花紋,繡3天能掙100多元(人民幣,下同),一個月下來賺2000元沒問題。”曾經只靠低保補助維持生計的王秀蓮如今已經是一級繡娘。

從小生活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草原上的王秀蓮,雖已年過花甲,卻依然幹勁十足:“刺繡讓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幾天,興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繡産業帶頭人白晶瑩像往常一樣在刺繡車間忙碌著一批批蒙古族刺繡訂單。“作為旅遊商品銷售也是蒙古族刺繡産品的一條銷路。”

蒙古族刺繡是中國蒙古族民眾在長期生産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錄》。

科右中旗作為中國蒙古族比例最高的少數民族聚居旗,曾入列“國貧旗”。

過去的4年裏,白晶瑩帶動2.6萬名婦女參與蒙古族刺繡産業,帶領289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平均年收入提高2000元。

截至2019年底,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繡産業産值達到2000萬元,該旗被評為“中國蒙古族刺繡文化之鄉”。同年,科右中旗退出國家級貧困旗縣序列。

現在的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繡産業基地設計開發的背包、桌旗、蒙古袍等系列主題産品已亮相法國國際訂貨會和米蘭時裝周。

蒙古包製作創財富

位於陳巴爾虎旗西烏珠爾蘇木薩如拉塔拉嘎查境內草原深處,大小各異、功能不同的蒙古包猶如休憩的雁群散落在無邊綠海中……

這是布仁巴雅爾的蒙古包加工生産基地。“我設計的蒙古包最大直徑可達30多米,産品遠銷北京、遼寧、四川等地。”

“80後”的布仁巴雅爾是呼倫貝爾市蒙古包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16歲開始學習蒙古包製作技藝,2006年建立自己的蒙古包生産廠,帶領嘎查的牧民們過上了越來越富裕的生活。如今,這裡已逐步成為草原深處的民族文化傳承陣地。

在呼倫貝爾草原深處,分散著或成立合作社,或建立“黨支部+合作社+企業”的經營模式,引領牧民開啟小康生活。

莜面美食的“新生機”

搓魚魚、推窩窩、大板魚、柳葉片……夏天的敕勒川草原熱鬧了起來,隨之而至的還有陰山腳下的美食莜面。

“一碗涼湯,一碗熱湯,兩籠莜面。”賈銀鳳的武川石磨莜面飯店裏的客人絡繹不絕。

漢武帝時期,莜麥大量種植于河套地區,後傳到山西、陜西、內蒙古、河北等地,而位於敕勒川、陰山下的呼和浩特市武川縣被譽為“中國莜面之鄉”。

據賈銀鳳介紹,莜面分為五大系列,蒸、炸、氽、烙、炒,共有數十個品種,其中蒸莜面常見的就有窩窩、魚魚、餃餃、金棍、丸丸等各具特色17種做法。

莜面讓這片土地由昔日的貧困變為今日的富庶,于2019年摘下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據武川縣政府官方統計,企業以高於市場價30%的價格收購當地農産品,貧困戶戶均增收可達3000多元。

賈銀鳳還是內蒙古自治區級莜面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她帶著莜面走進課堂、展會。

如今,賈銀鳳帶領村裏的婦女們共同學習莜面製作技藝,有條件的還開起農家樂,“年收入差不多近10萬元”。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