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 6月25日出版的第12期《半月談》刊發記者李偉采寫的文章《五世同堂,三種滋味》。全文摘要如下:
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河夾鎮龍窩村雷家,是一個五世同堂大家庭。聆聽這個家族的記憶,重溫他們的苦樂年華,從中可一窺普通中國農村家庭百年來的點滴變遷。
忍饑挨餓的苦
雷璐的太婆(奶奶的媽媽)申國菊今年93歲,出生在舊社會。雷璐從小就聽太婆、奶奶、爸媽等長輩講述過去的窮日子,他也會把小時候吃的苦,講給自己年幼的兒女。
忍饑挨餓是申國菊印象很深的事:“那時候老百姓分三六九等,最有錢的是地主,下來是富農、中農,最後是貧農。”
申國菊回憶起過去的日子,常常感慨:“只能吃野菜,主食只有玉米糝,婦女上山摘榆樹葉、金銀花葉等,想各種辦法讓全家人不餓肚子,但是餓肚子是經常的事。”
申國菊家屬於貧農,家裏種的地,交租後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住宿條件更是沒有任何保障,遮風擋雨都很難達到。那時老百姓一般是把砍來的樹榦斜堆在一方高石坎岸上,再蓋上茅草和苞谷稈,做一扇柴門,搭成小窩棚,一家人擠在一起。
土地改革之後,申國菊一家分到了祖祖輩輩夢寐以求的土地,再也不用向地主交租。
出大力流大汗的鹹
對於出生於1946年、今年75歲的雷璐的奶奶紀彩蘭來説,忙碌是她一生的主線。
紀彩蘭回憶,自己從小就上山挖野菜,供應生産隊食堂。那時候每個人都要憑工分吃飯。為了增加勞力,紀彩蘭沒上過學,6歲就給3家人放牛。
那個時候,這個家庭已經有了土墻草頂的房屋。但是,屋頂上的茅草、苞谷稈淋雨後慢慢腐爛,裏面滋生各種蟲。特別是一種俗稱為“草鞋爬子”的蟲最討厭,經常掉進鍋裏碗裏。
對於出生於1969年、雷璐的父親雷尚炎來説,吃飽已經不難,在他這一代人身上,雷家發生了巨大改變。
雷尚炎仍然記得,分田到戶政策實行之後,當年就迎來了大豐收,吃上了飽飯。雷尚炎回憶,幾乎每家都有一副小石磨,吃米、面、玉米糝得自己推,他從小就幫大人推磨。一人抓麥粒、苞谷籽往磨眼裏喂,一人雙手緊握磨拐子轉石磨,一轉幾個小時,磨完腰酸背痛。
20世紀80年代以後,年輕人開始響應號召,向非農産業和城鎮轉移就業。雷尚炎也開始外出務工,他至今仍會在農閒時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
果實沉甸甸的甜
出生於1990年的雷璐,雖然從未挨過餓,但上學每天要走一個小時山路,進出山溝,翻越大山,趟過小河。2007年,雷璐高中畢業參軍入伍。退伍返鄉之後,雷璐外出闖蕩3年,在十堰城區購買了樓房,兩個孩子在城裏讀幼兒園。
2015年,雷璐返鄉成為一名村幹部,把房屋擴建成磚房。趕上國家精準扶貧政策,雷璐走村入戶,見證著山村巨變。去年,鄖西縣整縣脫貧摘帽,原來貧瘠的大山,變成了山裏人的依靠。龍窩村養殖的土雞暢銷廣東,土豬肉成為城裏人的舌尖美味。
“活了一輩子,親眼看見全村發生了想都不敢想、想也想不到的變化。”申國菊説。
過去村民們推石磨碾糧食的辛苦,現在成了城裏人下鄉體驗生活“憶苦思甜”新鮮事;村裏安裝了路燈,村民晚上外出不再摸黑;原來村民有病不治,硬扛或用小土方對付,現在農民看病有合作醫療,無病早預防……
“豐收的果實沉甸甸,需要勤勞來澆灌。只要我們埋頭幹,幸福生活千萬年。”雷尚炎滿臉笑容地説,有了黨的好政策,相信以後的日子還會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