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重慶進入梅雨季,三峽庫區雲陽已接連下了兩天雨。走進雲陽盤龍街道,一股混合著艾草和雨水的清香瀰漫在濕潤的空氣中。工廠中,自動化設備熱火朝天地忙碌著,切割、搗碎、包裹,一根根艾條封裝好後被運往各地。
同樣熱鬧的,還有正在村裏舉行的艾草産業發展論壇。
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唐雙福指出,“十四五”期間,重慶將大力發展艾草等道地藥材,打造“渝十味”道地品種,打造三峽庫區道地藥材産業帶。
雲陽地處北緯30度,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非常適合種植艾草。目前雲陽打造了2000畝艾草種苗繁育基地,研發出艾條、艾柱、艾灸貼、艾草凳等産品。
“雲陽將借論壇之機,推動艾草全産業鏈發展,促進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中共雲陽縣委副書記丁笙洺在論壇上展望著未來。
一年養成一株“寶草”
“野草”如何變成了“寶草”?這要從雲陽人徐靖雯説起。徐靖雯如今在村裏算是響噹噹的人物,大家都説她是艾草産業的“元老”。
11年前,在深圳打工的徐靖雯回到家鄉探親,看到家鄉依然落後,於是返鄉創業。在盤龍街道柳橋社區流轉了土地1200畝,林地5000畝,建成冬棗産業園,探索發展現代山地高效農業,幫助村民脫貧。
去年,脫貧攻堅戰即將結束之際,徐靖雯思考著還需要另一個産業,通過全産業鏈發展,鞏固家鄉的脫貧成果。經過多番學習請教、考察調研,她選中了艾草。
徐靖雯立馬成立了華艾珍品科技(重慶)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現有的冬棗園林下套種,在林下繁育2000畝艾草種苗繁育基地。
“我們以古法制艾為特色,以倣野生艾草種植為支撐,將艾草的種植、收割、收購、運輸、倉儲、加工、銷售、艾灸、研學集一體,走農旅發展之路。”徐靖雯介紹道。
據了解,冬棗産業園此前已是國家2A級旅遊景區,如今遊客還能在園區體驗到各種艾草産品,增加了休閒之樂。
小艾草“長”出大産業
俗話説,“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草在傳統中醫藥裏有著特殊的地位。雲陽一直高度重視艾草産業發展,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
首先,雲陽將在周邊區縣的鄉鎮街道,利用荒坡、荒山、林下套種等,發展10萬畝艾草種植基地。
雲陽還將引進湖北、河南兩家中藥材交易中心,在雲陽建立5萬噸的艾草交易中心倉儲基地。
接下來,雲陽將建立艾草産業加工銷售産業園,引進外地加工和銷售企業落戶。
此外,雲陽將採取“龍頭企業+基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現代農業産業化經營模式。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讓公司和農民實現雙贏雙富。
據悉,截至2020年底,雲陽全縣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到9.2萬畝,産量5.6萬噸,産值8.4億元。雲陽力爭用3年的時間讓雲陽艾草産業年産值達到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