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書記“搭夥”沙洲村

發佈時間:2021-06-24 10:10:02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譚暢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沙洲村,半條被子

新華社長沙6月23日電 題:仨書記“搭夥”沙洲村

新華社記者譚暢

6月21日中午,譚詩華、朱向群、黃龍飛首次在村裏“搭夥”用餐。

三人分別是“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湖南省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黨支部的第一書記、書記、副書記。

譚詩華初來乍到,此前還沒有固定用餐地點。朱向群和黃龍飛一般到數公里外的“文明街”就餐。“我是投靠老婆,黃龍飛則是去文明鄉政府食堂,有時工作晚了不一定能趕上飯點。”朱向群説。

為提高工作效率,沙洲村支兩委、鄉村振興工作隊決定自備食材,請脫貧戶朱海忠幫忙加工,在村民家中“搭夥”。

67歲的朱海忠前一陣“吃景區飯”在沙洲景區擔任了105天保安,每天收入80元,因年齡因素未獲續聘。

這次“再就業”,朱海忠不談報酬,“給多少錢都可以”。他説,這些年村幹部們協力為沙洲謀發展、為民服務的幹勁讓他心生敬佩。

2016年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半條被子”的故事令沙洲村聲名鵲起。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説,什麼是共産黨?共産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朱海忠記得,2016年以來沙洲進入發展快車道,前些年村支部辦公室的燈經常亮到淩晨一兩點。近年來,遊客越來越多,村黨支部、無職黨員在糾紛調處、代辦代跑、幫困濟危等方面都是衝在一線。

作為湖南省委選調生,黃龍飛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今年3月來到沙洲村擔任村支部副書記。他走村入戶訪民情、聽民聲,通過一篇篇新聞稿件向外界傳播沙洲新事。

黃龍飛忘不了第一次參觀徐解秀故居時受到的心靈震撼。“看到徐解秀老人和女紅軍們擠過的床,真正感受到了共産黨員和人民群眾魚水情深,這將激勵我多為老百姓幹實事、好事。”他説。

2021年初,徐解秀的曾孫朱向群當選沙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作為村黨支部三名書記中唯一的沙洲人,他全程見證了沙洲村蝶變。2018年底,沙洲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5000元,比2014年增加萬餘元。

“我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一手抓紅色傳承,一手抓綠色産業。”朱向群説,沙洲村的24名黨員在各方面都發揮了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真正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朱向群介紹,沙洲村每週一的黨政例會,首個議題固定是黨建相關內容,包括發展黨員、開展黨課、傳達上級黨組織精神等。沙洲村的黨建引領突出組織建設、産業主導、服務職能、紅色主題,提升了支部引領力、經濟發展力、幹群凝聚力、社會影響力。

因符合政治素質、任職經歷、身體條件等“硬杠杠”,郴州市投融資服務中心副主任譚詩華5月底被委派到沙洲村工作,擔任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村支部第一書記。到崗後不久,全國“兩優一先”擬表彰對象公示,沙洲村黨支部名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站在這麼高的起點開展工作,有壓力,但更多的是動力。”譚詩華説,他決心繼續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與村支兩委成員共同努力,將沙洲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

“有基層工作經歷豐富的幹部,有高學歷新生力量,還有長期在沙洲生活工作的‘能人’,這種‘搭夥’能讓沙洲村黨支部更好發揮一線戰鬥堡壘作用,助力鄉村振興。”郴州市委基層黨建辦有關負責人説。

如今的沙洲遊人如織,全村常年有100多人在景區及周邊創業、就業。徐解秀的孫子朱小紅在村裏開辦首個農家樂,近年家庭收入呈跳躍式增長,2014年不到1萬元,2020年已突破10萬元。

朱小紅感慨地説:“長征時期,三位女紅軍給了我奶奶半條被子;走進新時代,共産黨給了我們幸福日子。”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