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置了20年的衛生間終於用上了”

發佈時間:2021-06-23 10:56:16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陳灝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廁所革命

新華社濟南6月22日電 題:“閒置了20年的衛生間終於用上了”

新華社記者陳灝

自家院子裏用了20年的老旱廁,被村民李孟月給扒掉了。他在那裏辟出了20多平方米的菜園子,綠意盎然,格外養眼。

62歲的李孟月家住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教場李村。2000年,因水庫建設佔了舊村址,教場李村200多戶村民集體搬遷到了這裡,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帶院子的兩層小樓。然而,由於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樓裏的衛生間成了擺設,村民們只能在院子裏蓋上旱廁。

“有院墻捂著,旱廁氣味散不出去,夏天睡覺我都不敢開窗戶。”李孟月説,這些年村裏通了燃氣、暖氣、自來水,建了健身廣場、刷了文化墻、種了綠化樹木和花卉,衛生也有人打掃,居住條件和城裏沒太大區別了,差就差在衛生間不能用。

“廁所革命”的到來,也沒能讓教場李村的衛生間用起來。由於屋後空間不夠,集污設備只能安裝到院子裏的旱廁上。旱廁能沖水了,異味顯著減輕,但“方便”還是不方便。李孟月説,村裏老人多,冬天、雨天、夜間去院子裏都很麻煩,也不安全。

直到去年,東昌府區在教場李等6個村開展農村污水治理相關試點,這一局面才徹底轉變。東昌府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高之青介紹,當地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整合住建、環保、農業農村等多部門資金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對村裏的污水管道進行改造,讓樓裏的衛生間連上了“廁所革命”配備給旱廁的三格式化糞池;同時,啟動污水處置設施的建設,將洗漱、做飯産生的污水和化糞池“上清水”接入污水處置站。村民們閒置了20年的衛生間,終於能使用了!

記者日前在教場李村看到,兩個小型污水處理站已經啟用。掀開污水收集池的蓋子,一股刺鼻氣味撲面而來;但在十幾米外的出水口,處理後的污水已經沒有了異味,顏色也接近透明。技術負責人范偉説,污水經過沉澱和厭氧、好氧、缺氧等生物處理環節後,可實現達標排放。

衛生間連上化糞池沒多久,李孟月就把老旱廁給扒了。他還掘地三米換土,今年開春種起菜來。

“這是紅扁豆,那是南瓜,還有生菜、韭菜、小白菜……”李孟月的妻子王玉雲樂呵呵地給記者介紹起菜園子裏的蔬菜和花卉。她説,沒有了礙眼的旱廁,院子裏乾淨亮堂了。閒下來時搗鼓一下菜園子,得勁!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