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萬人,從寧夏昔日乾旱少雨的南部貧困山區,搬到一片叫紅寺堡的區域,在風沙裏拓荒建設。20多年過去了,種田的農民在新家園成為詩人,賣玉米的姑娘成為酒莊莊主,走出黃土地的大學生返鄉創業。移民之初那片荒漠,在勤勞雙手的開拓下,成為産業與精神的沃土。
種地的手 寫出詩文
李世忠前半輩子沒敢想過,自己這雙種地、拉糞、擺小攤的粗糙的手,有朝一日能泡茶、澆花、用手機寫散文和詩歌。
“搬到紅寺堡後,我覺得精神上有些東西改變了。”這個65歲的農民詩人説。
李世忠的老家在寧夏西吉縣馬建鄉土窩村,由於乾旱少雨,父輩在地裏勞作一年的收穫都不夠果腹,他曾“盼雨盼得眼淚掉下來”。高中畢業後他返鄉務農,從此幾乎不再寫字。
1998年,寧夏吳忠市開發建設紅寺堡區,將黃河水引入這片荒漠。23萬生活在貧困山區的百姓陸續 “逐水”而來,李世忠也在其中。
剛搬到紅寺堡時,當地滿目黃沙,吃沙子、喝濁水、平田、修渠——拓荒的艱辛,李世忠嘗了個遍。水、電陸續通了,看到玉米拔節生長,他覺得有了奔頭:“種啥成啥,只要肯勞動,就能過上好日子。” 在當地政府引導下,他又種上附加值更高的枸杞,農閒時還去附近打零工。
在危房改造政策幫助下,他家蓋了寬敞的新房,自來水直通後院。院子裏桑葚、枸杞、杏子生機勃勃,樹蔭下,兒子的白色轎車彰顯了生活的富足。
“生活不愁了,就想寫點東西。”2015年,李世忠用新買的智慧手機寫下《盼雨》《長在樹上的莊稼》等數十篇詩歌、散文,並成為紅寺堡區文聯成員。
凍裂的手 建起酒莊
“我這雙手,過去全是裂口,都不敢讓人看見。”紅寺堡羅山酒莊42歲的總經理王玲邊洗茶邊説。
紅寺堡開發之初,專科畢業的王玲從寧夏中寧縣到此創業。“當初這裡只有玉米一個産業。”她收購紅寺堡的玉米賣到中寧,再將中寧的化肥賣到紅寺堡。
2007年,當地政府發補貼、送技術,鼓勵移民種高附加值、低水耗的葡萄,王玲也改種葡萄。被招商引資吸引到紅寺堡的外地酒企,將她的葡萄園作為原料基地,她趁機跟釀酒師偷師學藝。冬季釀酒時,手被凍得裂口,染上葡萄的紫色,她覺得很難看。
掌握了釀酒技術後,王玲自己建起酒廠賣原酒。在寧夏“小酒莊、大産業”的政策引導下,她聘請專業釀酒師,建起羅山酒莊,擁有了自主葡萄酒品牌。
現在,她的精力主要放在紅酒銷售和酒莊旅遊上。她的200多畝葡萄種植基地,每年帶動附近約50人次村民務工增收。
如今紅寺堡有10萬多畝釀酒葡萄基地,葡萄酒産值達4億元,每年帶動56萬人次務工增收。
“碼農”的手 扛起鋤頭
“我們努力上學不是為了擺脫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讓家鄉擺脫貧困。” 34歲的“碼農”薛宏偉邊給枸杞樹松土邊説。
薛宏偉的老家也在西吉縣大山中。作為來紅寺堡的第一批移民,他經歷了從“翻山越嶺上學”到“家門口上學”的變化,並考入北京的大學,畢業後留京做數據庫軟體設計。每次返鄉,看到父母一年到頭忙著幾畝枸杞地,收入並不高,他心裏很不是滋味。
2014年,薛宏偉抓住電商發展機遇開起網店,幫父母銷售枸杞。隨著訂單日益增多,他辭去工作,開始收購其他村民的枸杞,專職做電商。
去年,薛宏偉和妻子返鄉,嘗試在田間直播賣枸杞,並拍攝、剪輯妻子在田間勞作的視頻“吸粉”,沒想到年銷售額達到了數百萬元。他一鼓作氣,流轉村民土地,將枸杞種植擴至300多畝,並帶動附近約20名村民在地裏務工。哥哥、嫂子學著他直播賣枸杞,一年收入也達幾十萬元。
“電商下沉到農村了,我們真正的事業是銷售。”薛宏偉説,鄉村振興讓農村成為創業熱土,一二三産業融合已是發展趨勢。最近他忙著建廠房,打算生産有自主品牌的枸杞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