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在大巴山腹地的城口縣嵐天鄉,100余家“森林人家”農家樂的經營者紛紛為迎接避暑旺季忙碌起來。
近年來,憑藉著良好的生態資源,嵐天鄉的“森林人家”每家每年收入少則5萬元,多則可達30萬元。這場“兩山論”的生動實踐,源於“三變”(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的推動。
重慶“三變”改革試點于2017年啟動,嵐天鄉的嵐溪村是首批38個試點村之一。改革中,試點地區在對當地資源清理核算、確權確股基礎上,按照“聯結農戶、搭建平臺、對接市場”的要求,推動農業股份公司、股份合作社、産業聯合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實現聯産聯業、聯股聯心,促進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激活了人、地、錢等資源要素,推動了鄉村産業的發展。
截至2020年底,全市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已達591個,累計盤活耕地、林地、“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103萬畝,閒置農房3645套,帶動103萬農民成為股東,改革紅利不斷釋放。
“死資源”變“活資産”
【案例:城口縣嵐溪村將風景資源以495萬元折價入股,與一企業合作發展鄉村旅遊,讓更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開展“三變”改革,首要工作就是清理核實資産、資源,把“死資源”變成“活資産”。
大量勞動力外出、基礎設施薄弱、産業優勢不明顯……在豐都縣三建鄉,此前在發展中遇到了諸多鄉村中都存在的共性難題。“三變”改革之初,當地召開了500余場次會議,通過土地入股合作社的模式,首先將分散閒置的土地資源集中盤活,發展起了筍竹、苗圃、油茶、冷水魚養殖等附加值高的産業。
土地得以集中統籌使用後,當地還完善了道路、水利等産業配套設施,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提高了農業品質。如今,三建鄉形成了10個規模化特色産業,分散零碎的土地全部整理成“路、水、渠”三通的産業基地,提供穩定就業崗位300余個、季節性務工崗位4000個。
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近年來,重慶不少區縣還依託自身資源稟賦,大膽創新,將許多閒置的、無形的資源“變”出了價值。
在榮昌區清江鎮河中村,村集體將閒置的村小校舍租賃給返鄉村民,開辦了一家皮具加工廠。如今,這個工廠吸納了周邊30余名村民就近上班,員工月均工資3000元,村集體也有了固定的租金收入。
沙坪壩區中梁鎮慶豐山村,有一面積5000多平方米的天然溶洞,洞內冬暖夏涼,泉水終年不斷。經與業主協商,當地以溶洞資源入股,雙方合作發展起了“溶洞泉水豆芽”産業,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
城口縣嵐天鄉嵐溪村甚至將風景資源以495萬元折價入股,其中包括河堤、夫妻樹、觀光步道等景點、設施,與一企業合作發展鄉村旅遊,讓更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數字:截至2020年底,全市591個試點村共清理核實集體經營性資産4.1億元。
普通農民變股東
【案例:綦江區中峰村367戶農戶以700畝土地入股特色農業産業,其中58戶農戶入股建設印子山蜂園,147戶農戶入股發展中藥材蜜源種植基地】
“家底”已摸清,如何合理利用資源、把農民變成股東,更考驗智慧。
為了彰顯“變”的效應,重慶以産業發展為支撐,以合股聯營為關鍵,探索多種股份合作經營方式,形成了“三變+特色産業”“三變+鄉村旅遊”“三變+康養休閒”“三變+精準扶貧”等改革發展路子。
其中,有“企業+村集體”的方式。以梁平區獵神村為例,2018年以來,該村結合明月山·百里竹海景區建設,引入重慶怡幽谷農林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原打米廠閒置集體建設用地折價入股,佔比8%,共同建設“夢溪恬園”民宿。此外,又將37戶閒置宅基地作為集體全體成員所有的資産,出租給億聯集團建設“墨林別院”民宿,每年固定收取租金,實現閒置資源變固定收益資産。
有“村集體+合作社”的方式。比如,江津區李家村村集體利用閒置校舍資産、資金與豐土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合股聯營發展食用菌産業,村集體佔股70%,合作社佔股30%,實現平等合作、共同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現年産鮮食用菌200噸、純收益20萬元,村集體每年可實現經營分紅14萬元。
也有“農戶+基地”的方式。在綦江區中峰村,全村367戶農戶以700畝土地入股特色農業産業,其中58戶農戶入股100畝建設印子山蜂園,每年每畝保底分紅400元;147戶農戶入股300畝發展中藥材蜜源種植基地,每年每畝保底分紅200元。
通過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合股聯營模式,農戶真正實現了土地流轉“獲租金”、資源資産入股“分紅利”、基地務工“掙薪金”、集體收益“分現金”等多渠道增收,同時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大幅提升。
數字:2020年,全市試點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33億元、村均21.9萬元,農戶每人平均增收510元。
財政資金股權化利用
【解讀:對於農業企業、合作社承接的農業産業發展財政補助項目,由所在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按財政補助資金30%—50%持股】
“三變”改革最終目的是要讓老百姓更多受益,落腳點仍在於發展産業,創造收益。
此前,在産業發展中,政府的財政資金多直接發放給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由此也導致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不緊密、農民分享産業鏈增值收益不多、農村集體經濟薄弱等現象存在。
為此,自2016年起,重慶在35個重點農業區縣探索了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並結合“三變”改革加以調整和深化。具體來説就是,對於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承接的農業産業發展財政補助項目,由項目所在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按財政補助資金30%—50%持股,其餘直接補助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一般按持股資金5%—10%/年的標準固定分紅,變“一方獨享”為“多方共贏”。
在永川區五間鎮,村民孔德銀原年均收入僅2000余元,通過農業項目財政補助,流轉土地3.7畝給同申元食用菌公司後,該農戶年租金收入2886元,進入公司務工年收入6000余元,再加上每年分紅810元,總計年收入超過9000元,實現了增收。
不僅如此,村集體也有了固定分紅,收益隨後又用於改善基礎設施、發展集體公益事業,解決了村組“無錢辦事”的難題。
數字:全市現已累計實施相關項目8763個,涉及財政資金55.24億元。其中2020年實施股權化改革項目2067個,涉及財政資金13.26億元,惠及1997個村集體經濟組織、45.5萬農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