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譜寫富民興隴時代篇章

發佈時間:2021-06-03 12:21:0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宋喜群 王冰雅 靳昊 陳之殷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甘肅

綿延高原,茫茫戈壁,甘肅如一柄玉如意,鑲嵌在祖國西北。絲綢古道上,回蕩著千百年前的駝鈴聲響。

96年前的冬天,一個點燃甘肅革命火種的組織誕生了,中國共産黨建立了在甘肅最早的黨組織——中共甘肅特別支部,從此甘肅人民開始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甘肅從歷史深處走來。“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甘肅帶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作為全國脫貧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甘肅全省上下以貧困不除誓不罷休的豪情壯志,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意志,奪取了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強調:“努力譜寫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時代篇章。”站在歷史交匯點上,甘肅正朝著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目標奮勇前進。

隴原大地傳承紅色基因

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

1925年冬,中國共産黨甘肅特別支部在蘭州成立,標誌著中國共産黨在甘肅開始了有組織的活動,甘肅人民開始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吳岱峰等在陜甘交界地區創建了西北地區第一個革命根據地——陜甘邊革命根據地。這是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全國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為黨中央和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長征期間,黨中央在甘肅先後召開俄界會議、哈達鋪會議、榜羅鎮會議,統一思想,休整部隊,確定了北上抗日總方針,完成了落腳點問題的重大抉擇,為中國革命指明瞭方向。

1936年10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標誌著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1936年冬,紅西路軍為打通國際路線,轉戰河西、奮勇作戰,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功績,展現出不畏艱險、浴血奮戰的英雄主義氣概和為黨為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隴原大地上的紅色革命火種生生不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講好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

在張掖,一批反映紅西路軍征戰河西的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和舞臺劇爭相亮相。在金昌,74歲的張有學老人製作紅船模型,獻禮建黨一百週年。在嘉峪關,老黨員張天順展示入黨52年來收藏的3000多件有關黨的藏品,讓更多人了解黨史,傳承紅色基因。酒泉市把黨史學習同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民生實事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用高品質發展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隴原大地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廣大幹部群眾在黨史學習中汲取奮進力量,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奮力開啟甘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

5月24日,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水務局的工作人員在祁豐鄉討賴河流域巡河時,拍攝到珍稀瀕危動物雪豹的蹤跡。這正是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逐年向好的生動證明。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局部生態破壞問題曾十分突出,幾輪大規模開發活動導致祁連山生態明顯退化。2017年以來,整治保護修復祁連山生態環境成為張掖市“天字一號”工程。經過動真碰硬抓整治,整改任務按期完成,保護區內144宗礦業權全部分類退出,42座水電站全部分類處置,25個旅遊設施項目全面完成整改,核心區農牧民全部搬遷。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監管網路構建完善,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理順優化。祁連山生態治理“由亂到治大見成效”。

“過去八步沙地區,每年十級以上的大風要刮五六次,現在颳風次數減少了,級別也降低了。”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郭萬剛説。40年前,地處騰格裏沙漠南緣的八步沙林場是古浪縣最大的風沙口,沙丘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吞噬農田和村莊。40年來,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紮根荒漠、接續奮鬥,累計完成治沙造林23.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43萬畝,使區域性風沙危害得到明顯改善。

2013年秋季,慶陽市啟動實施“再造一個子午嶺”工程,規劃每年利用宜林荒山造林100萬畝以上,到2020年年底完成造林700萬畝以上。這個面積相當於“綠色寶庫”子午嶺在慶陽境內的總面積,故稱“再造一個子午嶺”。

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截至2020年年底,慶陽市累計完成人工造林730.85萬畝。慶陽市把工程建設與精準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近年來全市建成家庭林場87個,發展“森林人家”120多家,林下經濟年産值達到6億元以上,為貧困戶增加林業政策性收入7120萬元、生態管護資金5394.4萬元、工程建設勞務收入7.2億元。

沿G316國道進入卓尼縣,也就進入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乾淨的道路提示遊客已進入“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2015年以來,甘南州從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入手,在全州範圍內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環境革命”。“十三五”期間,甘南州實現了4.5萬平方公里“全域無垃圾”的目標,建成1603個生態文明小康村,城鄉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甘南被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旅遊目的地和旅遊勝地”,世界旅遊聯盟發佈的100個“旅遊減貧案例”中甘南榮獲3席,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入選全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典型案例。

“今天的甘肅,從黃河之濱到祁連之麓,從雪域高原到黃土大垣,一幅山川秀美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甘肅省省長任振鶴這樣總結“十三五”時期甘肅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效。

擺脫貧困,逐夢小康

初夏時節,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一棵棵油松、檸條、山杏生機勃勃,為山坡披上綠裝。很難想像,在這片過去年均降水量只有290毫米而年蒸發量高達1485毫米的土地上,能生長出一片片鮮活、堅韌、綠意耀眼的樹林。

在甘肅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全國脫貧看甘肅,甘肅脫貧看臨夏,臨夏脫貧看東鄉”,而布楞溝村又是東鄉縣最窮苦的村莊之一。布楞溝村是純東鄉族村,共有62戶315人。2012年,布楞溝村群眾每人平均純收入為1624.1元,貧困發生率高達96%。

在布楞溝村,水比油貴。村民吃水要翻山越嶺、人背畜馱,往返15公里運水。這裡黃土蓋過腳面,一道道山梁阻隔了布楞溝與外面的世界。村民看病要爬上山梁,徒步兩小時到9公里以外的鄉衛生院治療,村民往往小病不去治,大病沒錢治。吃水難、行路難、住房難、看病難、教育難、就醫難、增收難長期困擾著當地群眾。

如今,布楞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6戶村民搬進新居,家家戶戶通上了清澈的自來水。村衛生室建成了,布楞溝石化小學建起來了,硬化路如一條玉帶連接起家家戶戶,折紅二級公路穿村而過。“布楞溝東鄉手抓羊肉”遠銷北京,48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去年為村集體增收21萬元。2020年年底,布楞溝村群眾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7918元,是2012年收入的4.87倍。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中國石化、廈門市湖裏區、方大集團等社會各界的傾力幫扶下,布楞溝村幹部群眾發揚堅韌執著、苦幹實幹、感恩奮進的精神,以加快基礎建設為重點,以提升公共服務為切入點,以培育富民産業為支撐,以激發內生動力為核心,2014年,布楞溝村在東鄉縣偏遠特困村中率先脫貧。”布楞溝村黨支部書記張翼慶説。

布楞溝村的脫貧歷程,是整個甘肅省脫貧攻堅史詩中的一個縮影。十八大以來,甘肅省舉全省之力向絕對貧困發起總攻,現行標準下55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726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8個國家片區貧困縣和17個省定插花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地告別了困擾甘肅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經過艱苦卓絕的頑強奮戰,人民群眾生活條件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奠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基礎;脫貧地區發展基礎得到前所未有改善,鄉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特色富民産業形成遍地開花態勢,群眾持續增收能力大幅提升;脫貧群眾迸發出自立自強幹勁,邁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鬥志更加昂揚;黨群幹群關係呈現出魚水情深局面,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加牢固。”在不久前落幕的甘肅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甘肅省委書記尹弘總結道。

千年莫高窟“永葆青春”

2020年是莫高窟藏經洞發現120週年。百廿年來,從文物四散、破敗不堪到絲路明珠重綻光華,這座千年藝術瑰寶的命運,正是百年滄桑巨變的生動注腳。

保護、研究、弘揚是敦煌研究院的三大使命。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文物散存于全世界數十家收藏機構。“我院正積極爭取與國內外有關機構合作,將世界各國敦煌文物數字化資源整合起來,在我國建成完整的敦煌藏經洞文物數字化資源庫,實現敦煌藏經洞文物的數字化回歸。”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説。去年6月,敦煌研究院已累計為230多個洞窟建立數字檔案,千年莫高窟以數字化的方式“永葆青春”。

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所長郭青林介紹:“在甘肅省科技廳支援下,我們建立了甘肅省敦煌文物保護研究中心,著力打造重點的國家級平臺。建成的多場耦合實驗室可模擬外界自然環境,用於壁畫和土遺址劣化機理,能更好支撐預防性保護。去年我們完成了60多個洞窟的日常維護,準備用三到四年完成重點洞窟的日常維護。”

老一輩學人曾為敦煌“吾國學術之傷心史”而深深遺憾,而如今“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狀況已徹底改變,中國已經掌握了敦煌學的國際話語權。敦煌研究院已經發展成為國際敦煌學研究的最大實體和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敦煌學研究基地,為開展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播絲綢之路精神、助力共建“一帶一路”作出了獨特貢獻。

蘭州大學敦煌學博士趙曉星畢業後來到敦煌研究院工作。“當我面對壁畫時,我的心靈特別平靜,所以我也很想與大家分享我的快樂。”在學術研究之餘,她參與了“敦煌歲時節令”“趣敦煌”等項目,把枯燥晦澀的學術著作通過漫畫等生動形式向公眾分享。

借助新媒體平臺,敦煌研究院推出了“敦煌歲時節令”“吾愛敦煌”等數字媒體品牌,“敦煌歲時節令”閱讀量超過1000萬次。如今的莫高窟,正成為新一代出圈的“網紅”,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傳統文化藝術。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我們老兩口退休後,每週都會坐公交過來逛一逛。你看,現在的蘭州多美啊!”山青、水凈、岸綠、天藍,站在蘭鐵泵站觀景臺上,62歲的王旭東拿出手機,將奔流不息的黃河定格在瞬間。

兩山對峙,大河中流,金城蘭州因黃河而興。

2016年12月,蘭州黃河風情線大景區管理委員會成立後,致力於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園林景觀提升、環境秩序整治、旅遊開發運營、服務功能完善、夜間經濟發展“六篇文章”。如今的黃河風情線,處處綠樹成蔭、繁花似錦,擦亮了“黃河之濱也很美”的蘭州新名片。

“今年僅五一期間,景區就接待遊客516萬人次。我們將立足‘十四五’規劃,科學統籌謀劃,努力打造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先行區和高品質發展示範區,使黃河真正成為造福蘭州人民的幸福河。”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文書平説道。

2019年3月,蘭州啟動“提升城市品質,打造‘精緻蘭州’”三年行動,旨在通過開展規劃引領服務、精品工程建設、城市精細管理、交通快捷保障四大行動,致力實現城市品質品位“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

“以前不想上下樓,拎點東西都很費勁。現在有了電梯,不用悶在家裏嘍。”蘭州城關區雁寧路社區的張阿姨今年67歲,兩年前通過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她所在的樓棟安裝了電梯,從此老兩口再也不用為上下樓發愁。

蘭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生介紹,“十三五”期間,通過補短板、強弱項、抓改革、促發展,蘭州城市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住房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一批交通路網項目建成通車,打通斷頭路35條,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9萬多個,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明顯改觀。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100個,涉及10.82萬戶,惠及群眾30余萬人;改造老舊樓院160處、老舊小區416個,為老舊樓院加裝電梯800多部。

2020年11月10日,蘭州首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最大意義不在於‘得牌’,而是讓老百姓得利;不是讓城市‘受獎’,而是讓老百姓受惠。”蘭州市文明辦副主任王玉濤表示,通過協調推進城市的“硬體”與“軟體”、“面子”與“裏子”同步發展,切實解決了背街小巷、老舊小區、集貿市場、城鄉接合部等不凈、不暢、不綠、不美、不寧的突出問題。

而今,一座繁榮、和諧、美麗、宜居的現代化精緻蘭州,正鋪展出日新月異的幸福畫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