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江蘇省昆山市區的金鷹大廈最高處眺望,931平方公里的市域範圍大部分可見,東眺上海、西望蘇州,昆山杜克大學青年學生們三五成群漫步于祖衝之路上,密密麻麻的青年職工一群群涌進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在這座于秦朝時設縣、距今2200餘年的江南小城裏,古韻與現代完美融合,“開放氣質”盡顯。
設立全國第一個封關運作的出口加工區,成立全國第一個縣級市國家級高新區,創建全國縣市級第一個留學人員創業園……在撤縣設市的32年間,昆山連續17年位居全國經濟百強縣榜首,近15萬青年人才聚集於此,闖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昆山之路”。
“昆山是開放型經濟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模範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作為最早一批來到昆山的臺商,滬士電子(昆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明貴用5個關鍵詞勾勒出昆山的“開放氣質”——改革開放、臨滬先鋒、台資高地、青年人才、重商親商。
“半路攔截”初代臺商
傍晚五六點,隨著臺企青年職工人群涌入,慧聚夜市熱鬧起來,沉浸式台灣街區、80多種兩岸美食、台灣腔普通話和閩南語此起彼伏,這讓李明貴常常忘了自己身在距離台灣近千公里的江南水鄉。
“剛開始根本不知道這個地方,只是到上海、蘇州考察時路過,結果就受到熱情邀請。”在李明貴這樣的初代臺商以及外商印象裏,他們是被“半路攔截”到昆山的。
上世紀80年代,昆山還是一個靠單一農業經濟發展的窮縣,馬路兩邊全是農田,晚上8點後就無處吃飯。但生長于湖邊的昆山人,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出橫向聯合之路,喊出“要發展,靠上海”的口號,將臨近上海這一不可多得的區位優勢轉化為不可替代的發展態勢。
1992年,經多方考察,台灣楠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禮淦選擇來到昆山再創業,成立昆山第一個投資額超過3000萬美元的台資企業——滬士電子(昆山)有限公司,正式拉開了臺企大規模投資昆山的序幕——六豐機械、捷安特、富士康、統一食品、仁寶電腦等臺企紛至遝來,光電顯示、智慧終端、裝備製造等領域青年人才齊聚昆山。
“從上海到江蘇,幾乎跑遍了所有的工業園區,最終選擇了兼顧地理優勢、服務理念和政策優勢的昆山。並且,昆山聚集了大批元器件工廠和配套代工等産業鏈下游企業,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研華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智慧製造中心總經理陳順浪在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後,有些疲倦,但談起與昆山21年的淵源時變得興奮起來,“最打動我的是昆山的誠意。昆山給企業的不是一次性的政策扶持,而是長續的發展保障”。
從2013年深化兩岸産業合作試驗區獲批設立到2021年全國首傢具有兩岸特色的金融改革試驗區設立,原本“遊牧式”屬性的臺企正在昆山轉化為具有紮根性的“類本土企業”,成為昆山大開放之路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吃講茶”間把脈産業鏈
“昆山的青年,尤其是黨員青年,很能幹、也願意吃苦。”5月10日,李明貴站在被施工牌圍起來的滬士電子原廠址前,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講述那段搬廠時光,“98%的員工選擇留下來,並同意搬廠,與企業再出發”。
滬士電子原廠址位於昆山市區中心的黑龍江路上。隨著廠區的擴建,擁擠的市中心已無法滿足滬士電子提質擴産需求,就連員工停車都成了問題。搬廠遷址成了唯一齣路。
“昆山政府服務理念很強,永遠‘快一步’,提前出臺了相應政策、10余個相關部門組織開協調會,提前想好因搬廠帶來的生産進度延緩、員工通行成本增加等問題的解決對策,像‘吃講茶’那樣。”李明貴介紹:“搬廠後,生産線擴增,營業額發生質的飛躍,公司像脫胎換骨一樣。”
一壺清茶,幾盤青豆、瓜子、腌菜,幾張八仙桌,幾十位村民圍坐,調解協商相關事宜……這就是李明貴口中昆山人的“吃講茶”習俗。如今,這一融合現代化基因的習俗已登上昆山開放型經濟發展舞臺,演變為昆山政府各部門服務聯席商討如何更好服務本土企業、台資企業,以及中外合資企業的形態。
“昆山什麼都好,就是通關速度太慢了,有出口加工區就好了。”一次臺商企業交流會上,吳禮淦的這句話打動了在場的政府部門負責人,當即決定向這個連概念都鮮有人知曉的出口加工區進軍,加快製造産業鏈升級轉化。
2000年,在赴京84次、寫了幾麻袋申請材料後,昆山獲批大陸第一家封關運作的“出口加工區”,也就是現在綜合保稅區的前身。“出口加工區”運作僅3年,就為昆山引來了一條完整的IT産業鏈,台灣地區仁寶係、資通係和富士康係等筆記型電腦代工企業紛紛進駐,昆山由此進入以電子資訊、精密機械製造等為主導産業的發展階段。
落子青年科創人才
走進位於昆山老城區東部的“中國首個自費開發區”,已不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破舊的工廠樣貌,而是嶄新明亮的辦公樓宇、現代化的研發中心、智慧製造的生産車間,以及紮根於此的青年科創人才。
“固態鋰電池關鍵材料的研發技術含量高,對人才要求高,電池包生産鏈也要配套。”2年前,陳凱辭去北京工作後,加入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南策文創辦的清陶(昆山)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時被列入江蘇省“雙創人才”名單。他認為,昆山完整的産業鏈、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高新技術産業入駐,也帶動了青年科創人才聚集於此,“這就是産業鏈招商效益引發的人才紅利。”
昆山各園區之變背後的邏輯正是蘇州三大法寶之一的“昆山之路”的轉型升級,青年人才無疑是其中最為亮麗的“路標”。
2018年,南策文院士團隊被列為“頭雁人才”,並獲得1億元的資助——目前可查的地方政府對人才項目最大手筆的獎勵。今年,昆山對青年科創人才的“渴望”升級,發佈“人才科創新政4.0版”,其中頭雁頂尖人才最高可獲兩億元支援,雙創高層次人才最高可獲5000萬元支援。
“昆山年輕人多,非常有活力。近年來,隨著昆山建設‘國家一流産業科創中心’的推進,科創類人才數量上升,也推動我們企業升級産業鏈以適應高新技術的發展。”陳順浪表示,“從最初的幾個人到如今8000多名員工,企業走實‘昆山之路’必然離不開青年人才的助力。”
“18年前,我才19歲,拿著一張中專畢業文憑從老家湖南益陽來昆山電子廠務工,沒敢想能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技術開發人才。”2020年,富士康科技集團鴻準精密模具(昆山)有限公司技術課長、高級技師徐維貴成為昆山首位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技能人才,詮釋了數以萬計的青年,是如何親歷和建設充滿開放氣質的“昆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