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第二次發佈會在京舉行 助力鄉村振興

發佈時間:2021-04-21 14:24:33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芳

關鍵詞:精準扶貧,典型案例,鄉村振興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4月19日,國家鄉村振興局中國扶貧發展中心、新華社半月談雜誌社組織召開的全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第二次發佈會在京舉行。

與會嘉賓通過對發佈會發佈的駐村幫扶、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和顧家臺村、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五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的推介、點評、研討,領悟中國精準扶貧方略的科學性有效性,共同思考如何讓這一方略繼續助推鄉村振興。

半月談雜誌社副總編輯孫愛東表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在實踐中,指引各地幹部群眾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具有鮮明的示範意義和導向作用,加以有效總結推廣,必將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扶貧發展中心副主任曾佑志對五個典型案例進行了總體介紹。他表示,區域案例故事是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微縮景觀,案例呈現的專項舉措是精準扶貧方略的四梁八柱。在概述五個案例的特色與成果價值後,曾佑志説:“脫貧攻堅形成的經驗模式、體制機制、舉措辦法非常豐富、厚重、實用,這些體制機制和有效舉措,既可服務於減貧經驗的國際推廣,也可以服務於下一步鄉村振興。期待通過發佈推介成果和典型案例的解讀宣傳,講好中國扶貧故事,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駐村幫扶案例推介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王曉毅從為什麼要開展駐村幫扶、如何派出及管理駐村幹部、駐村幫扶效果如何及如何銜接鄉村振興四個角度進行了案例分享。“駐村幫扶培養鍛鍊了一批幹部、鞏固了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提升了鄉村治理現代化的水準”,王曉毅提出,“面對鄉村振興,未來駐村幫扶成功經驗在運用實施中,重點宜放在提升鄉村治理水準,加快鄉村‘帶頭人’培養和人才建設方面。”

“駐村幫扶是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的最直接體現,它加強了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打通了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華中科技大學減貧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向德平肯定了駐村幫扶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意義,他認為要讓駐村幫扶的成功經驗在鄉村振興中持續發揮作用,應關注建立穩定的工作隊伍、提質增效精準用人、結對幫扶、激發貧困地區發展動力及發展能力四個方面。

針對記者提出的“駐村幫扶機制如何在鄉村振興時期堅持下去”問題,王曉毅表示在堅持駐村幫扶機制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制度創新、精準派人和鄉村內生動力的建設;向德平則強調要發展更多專業化農村工作人才,以承擔具體的專業性服務。

“過去,阜平貧困村是‘山高溝深龍泉關,亂石灘裏掙錢難’;現在,阜平駱駝灣、顧家臺村走出了一條從深度貧困到黃土變成金的精準脫貧之路。”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顧家臺村案例推介人、河北省阜平縣委副書記、縣長賈瑞生重點介紹了駱駝灣與顧家臺村的食用菌種植、林果、旅遊、手工四個産業,並對比了脫貧前後兩村及全縣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做好鄉村振興銜接,打造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阜平。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吳國寶從堅持創新、正確利用地方經驗、處理內外關係三方面總結了駱駝灣與顧家臺村的成功經驗,並提出未來應從如何讓村莊恢複元氣與活力、如何把短期脫貧和長期發展結合起來兩個問題出發,發力鄉村振興。

針對記者提出的阜平如何銜接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問題,賈瑞生認為,需要借力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好特色和優勢;吳國寶提到要關注市場風險對主導産業的衝擊,防止出現系統性脫貧人口返貧,爭取實現從依靠外部支援到主要依靠本地人才資源發展。

“從深度貧困村到全國文明村,從絕對貧困走向小康富裕,十八洞村的巨變得益於基層黨建的加強,得益於踐行精準扶貧理念,得益於駐村工作力量的加入,依託于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更離不開內生動力的激發。十八洞村的蝶變體現了黨的領導與政治制度優越性、志智雙扶與內生動力激發的科學性、外部幫扶與自我發展的必要性、內外聯動與協同發展的有效性。十八洞村敢於創新勇於探索實現精準脫貧的歷程,為鄉村振興帶來了諸多啟示。”

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案例推介人、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河南大學地方政府與社會治理研究所研究員田豐韶認為,十八洞村的巨變是精準扶貧政策、精準扶貧産業、扶貧扶志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未來的鄉村振興實踐中,十八洞村應著力建立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莊治理體系,繼續堅持精準理念、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力量、推動農村産權制度、鄉村治理等領域改革創新。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鄭風田提到,“精準扶貧”中的“精準”兩個字,是十八洞村案例的最精髓內容。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等,其核心的含義就是用“精準”的思想來治理貧困。這個案例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在於,脫貧後貧困戶心態和精神面貌發生實實在在的重大轉變。貧困戶脫貧又脫單,其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這是脫貧攻堅戰中讓廣大基層群眾感到最溫暖的一件事。

在提問環節,記者提到了精準扶貧對鄉村振興的啟示問題,鄭風田認為精準扶貧的許多做法經驗值得在鄉村振興建設中繼續推廣使用,鄉村建設也需要“精準”施策,在“精準”二字上下功夫;田豐韶則表示要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建立農戶、村莊、片區等多元化的精準識別對象,需要從識別貧困戶轉變到識別農戶、村莊、片區等多層次需求和問題,有針對性實施黨建、人才、治理、産業、生態文明等內容的精準施策,優化精準識別幫扶體系。

“光伏扶貧是最有中國特色的扶貧模式之一,是綠色減貧的發展模式。”光伏扶貧案例推介人、華中科技大學減貧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向德平介紹了光伏扶貧的主要做法,總結了光伏扶貧在精準施策、創新機制、加強管理、公益導向方面的經驗啟示,並從規範運維、精準分配、綠色發展、因時而變等角度,論述了光伏扶貧如何對接鄉村振興。

北京大學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雷明在案例分析點評中提到,光伏扶貧實現了脫貧成果的可持續、不返貧的可持續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光伏扶貧在鄉村振興中的值得借鑒之處在於精準和多元協同,未來發展也要關注技術升級與運維人才的培養,繼續走綠色鄉村振興之路。

對於光伏産業如何在鄉村振興中與時俱進、未來是否會獲得光伏産業政策性引導支援等問題,國家鄉村振興局開髮指導司張新生表示,光伏扶貧具有生命週期較長、收益相對穩定的特點,光伏電站三分在建設、七分在管理,運維工作非常重要,是保障扶貧電站穩定收益的前提。當前,電站的建設管理和目錄管理已完成收口,不再新建光伏扶貧項目,未來將主要聚焦于電站的運維管理和收益分配工作。運維管理方面,要用好平臺、完善機制、加強培訓,確保電站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收益分配方面,電站收益要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主要對準三個方向: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獎勵補助等。

“農産品變成了農商品,農民也從走一步看一步到主動想辦法致富,絕大多數群眾對目前電商扶貧成效和電商扶貧政策表示滿意!”電商扶貧案例推介人、西北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徐婧系統介紹了電商扶貧示範市甘肅隴南的經驗做法,並概括了電商扶貧在助力精準扶貧、賦能貧困群眾、刺激生産加工環節等方面的成效。她提出,下一步應助力電商扶貧到電商富民的飛躍,建立有效的電商富民協同機制,完善冷鏈物流等電商服務體系,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激發內生動力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左停充分肯定了電商扶貧作為中國原創性、政策性扶貧經驗的重要意義,未來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從電商扶貧到電商富民轉變,電商平臺要從過去政府為主轉向政府協助,政府也要在電商基礎設施方面給予更多支援。

針對記者提問環節電商扶貧如何進一步促進農産品産銷順利銜接的問題,徐婧表示一方面要加強農村電商協同管理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強農業集約化資訊化生産經營組織的建設;左停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對電商服務給予優先支援來實現持續協調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張琦對本次發佈會五個精準扶貧典型案例對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啟示做總結發言。他提到,如何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如何在鄉村振興當中借鑒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益經驗建立長效機制,在産業扶貧、産業興旺到産業振興,綠色生態減貧到生態宜居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和實踐中探索的很多經驗,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有非常好的參考借鑒,有利於實現産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人才振興和組織振興。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