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孔令瑤)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會議開始前舉行“代表通道”採訪活動。青海省門源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代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教育是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是人生出彩的最大機會。我們堅持把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圖為青海省門源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代表回答記者問題。中國網 楊佳攝。
孔慶菊認為,如何發展教育,幫助群眾脫貧,既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人民教師的責任所在。她回憶道:“多年前,我班上的一個學生本來踏實認真,積極上進,突然間成績下滑。我發現他上課的時候心不在焉,下課了獨自發呆,就找他去談心,可是他什麼也不説,只是在抹眼淚。在我的再三勸導下,他終於對我説,老師我不想上學了。原來孩子的父親病逝,欠了外債,母親又沒有工作,一家人住的是破舊的平房,還要供養三個孩子上學,實在是撐不下去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特別的沉重。我想,我一定要用我最大的能量來幫助這個多難的家庭。”在孔慶菊的多方呼籲下,這個家庭兄妹三人在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的同時,還受到了社會公益組織的資助,留在了學校裏。孩子們的母親被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家庭享受了棚戶區改造項目政策,一家人搬進了新樓房,挪了窮窩,擺脫了生活的困境。三個孩子先後考上了大學,其中一個還是清華的博士生,成為門源縣第一個邁進清華的寒門學子。
孔慶菊介紹,2018年以來,門源縣已勸返失輟學生125名,落實了一系列的扶貧政策,沒有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有700多名貧困家庭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走進了高一級的學府。他們個人的命運和家庭的命運得到了轉變,拔了窮根。青海省已經構建起了15年教育資助體系,各項扶貧政策落實落地,貧困學生的教育資助已經實現了全覆蓋。學校的硬體設施也得到了加強,新校園成為了鄉村最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