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索實施多元化生態扶貧模式 建立長效協同機制

發佈時間:2021-03-04 11:31:29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董戰峰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生態,貧困,脫貧,人口,發展


作者:董戰峰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在2021年2月25日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中國在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上取得了偉大歷史性成就,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在脫貧攻堅戰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因地制宜、綠色發展,探索創新形式豐富、類型多樣的生態扶貧模式與機制,既促進了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又推動了精準扶貧和脫貧,為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生態脆弱區、深度貧困區等發展困難地區,生態扶貧在助推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實現雙贏目標中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

中國積極探索實施多元化生態扶貧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精準扶貧方略,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在精準扶貧方略引領下,中國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結合地方生態環境條件,探索發展出生態扶貧多元路徑,有效實現了精準生態扶貧。

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生態特色産業,夯實持續減貧的産業支撐。中國以“+生態”的思路發展産業,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旅遊業、生態農業等生態産業,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産業優勢、經濟優勢。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大力支援發展國家儲備林、森林濕地等自然生態旅遊、木本油料、林下經濟、竹藤、花卉種苗等産業,帶動近16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貧困人口每人平均年增收4288元。其中,依託森林旅遊實現增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110萬人,實現戶均增收3500元。地方生態産業發展壯大為深入推進持續脫貧提供了重要保障。

完善財政轉移支付生態補償制度,構建脫貧長效激勵機制。通過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制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政策提高自然資源管理效率,帶動地方特色生態産業發展,推動了生態保護能力與水準的提高。目前生態補償已覆蓋耕地、森林、草原、濕地、流域、海洋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並積極拓展橫向生態補償,探索市場化、多元化補償機制。

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提升地方綠色發展能力水準。中央每年投入1000多億元,吸引帶動社會資金,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新一輪退耕還林、重點防護林、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濕地保護恢復等重大工程,年均完成營造林1億畝、森林撫育1.2億畝。全國脫貧攻堅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達到2.3萬個,吸納160萬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建設。實施系列重大生態工程不僅提升了地方提供生態服務産品能力,也拉動了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提升能力建設,帶來了顯著的脫貧效果。

設置生態公益崗位,促進地方綠色就業。公益崗位扶貧實現了“以工代賑”,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同時增加了當地的公共服務供給。2020年,新增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5億元、年度資金規模達到65億元,已有110.2萬貧困群眾當上護林員守護“綠水青山”,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換來“金山銀山”。

實施易地生態搬遷,統籌安排生計與發展。中國結合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多渠道籌措資金,對居住在生態核心區的居民實施生態搬遷,恢復遷出區原始生態環境,幫助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目前,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已擺脫了貧困。截至2019年底,各地在安置區周邊累計建設扶持1.18萬個配套産業園區、帶動就業71.59萬人,創建1.02萬個扶貧車間、帶動就業45.9萬人,幫助920萬貧困搬遷群眾實現脫貧。

脫貧與生態協同效益顯著

據統計,生態扶貧在顯著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的同時,累計帶動超過2000萬人脫貧增收,在樹立貧困人口生態保護觀念、激發貧困人口脫貧的內生動力、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顯著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推動貧困地區脫貧機制改革創新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促進貧困人口樹立生態價值觀。有很多貧困地區同時也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廣泛開展的生態扶貧實踐,從源頭處著力培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讓貧困人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樸素生態觀轉變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新思路,深化了綠色發展理念,逐漸實現了從“以開發為主”向“以保護為主”轉變,貧困人口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環境也逐漸改善,在維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了産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激發貧困人口脫貧的內生動力。扶貧脫貧注重“志智雙扶”,重視激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內生動力。生態扶貧措施避免了貧困人口的“救助依賴”和邊緣貧困人口的“心理失衡”,有效激發貧困人口脫貧的內生動力。作為有條件性的轉移支付,生態補償政策增加了貧困人口的收入,相應的貧困人口必須按照規定採取環境友好型的農業生産方式,或實施退耕還林,或實施禁牧和草畜平衡。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公益性崗位和參與生態保護工程建設,通過勞動換取福利,獲得了社會的認同,增強了幸福感、獲得感。

穩步增加貧困人口的綠色收入。通過實施一系列生態扶貧政策措施,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積極參與到生態保護與建設中:通過參與生態補償政策增加轉移性收入,通過參與生態公益性崗位獲得工資性收入,通過參與生態工程建設獲取勞務報酬,通過發展特色生態産業增加經營性收入。生態扶貧將貧困人口轉變為生態工人,貧困人口的收入從多個方面顯著增加,收入水準也逐步提高。

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在維護生態中發展,發展中保護生態,生態扶貧改變了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環境,使貧困地區在維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了産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是生態補償政策,還是生態公益性崗位,抑或貧困人口參與生態保護性工程建設,都促進提升生態系統服務的供給水準,顯著改善區域生態環境。生態補償政策激勵農牧民採取環境友好型的生産方式,農民退耕還林減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水源涵養功能,牧民禁牧和草畜平衡讓退化草原得以休養生息;實施生態公益性崗位,貧困人口履行一系列管護職責,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

有效推動貧困地區建立減貧與生態保護長效協同機制。通過不斷摸索,生態扶貧創新了生態産業扶貧、生態補償扶貧、生態保護修復扶貧、生態科技扶貧、生態扶貧資金持續投入等脫貧致富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快了貧困地區生態富民、産業脫貧、農民增收脫貧摘帽進程,切實解決了貧困人口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顯著改善和提高了貧困群眾的生活水準,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完成,標誌著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戰果,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必須堅持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共建綠色美麗家園、奔赴美好生活共富之路,持續不斷地增進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