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大連2月25日電(記者郭翔、張博群)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廣袤的黑土地還未解凍。在東北各地尚在春耕備耕時,遼寧省莊河市的草莓溫室大棚裏,姜文南已在享受收穫的喜悅。
清晨6點半,天剛濛濛亮,莊河市蓉花山鎮源發村村民姜文南騎著電動三輪車來到自家溫室大棚。室外氣溫接近零攝氏度,大棚內氣溫則高達28攝氏度。剛一進棚,姜文南趕忙脫掉羽絨服和毛衣,僅僅穿著一件T恤衫就熱火朝天地忙活了起來。
放眼望去,綠意盎然的大棚裏,貼地生長的秧苗上結滿了一顆顆鮮紅欲滴的草莓,白色的草莓花綻放其中。
“9點多就有人到府來收草莓,我這一棟棚一天能摘100多斤。” 姜文南蹲在壟間,一邊將熟透的草莓摘下一邊對記者説,現在一天最少能賣1000多元。姜文南粗略估算了一下,靠這2畝半的草莓大棚,一年下來賺個十二三萬元不成問題。
65歲的姜文南雖然腿腳不好,但幹起活來卻十分麻利,彎腰、蹲下、摘果、起身,不一會兒的工夫,他手裏拎著的塑膠筐就裝了滿滿一筐。汗珠不時從臉頰滑落,身上的T恤衫早已被汗水打濕。
“累是累了點,但兜裏有錢了也值了。”姜文南一邊擦汗一邊對記者説,“我們兩口子身體不好,不可能出去打工,土裏刨食也不掙錢,幸虧種上大棚草莓,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2017年,屬於低收入村的源發村有了扶貧項目,政府倡導村民種大棚草莓,每畝地補貼1.7萬元。村裏為大棚種植戶規劃了設施農業小區,修好路,通上水電,還為種植戶提供種苗和技術服務。姜文南第一時間提交了申請。
兜裏有錢了,生活上也舍得花錢了。姜文南指著自己的銀灰色羽絨服説:“今年過年,我從裏到外穿的都是新衣服,花了2000多元,給老伴兒也從頭到腳打扮了一番,怎麼喜慶怎麼來。”
“老薑已經成為咱們村遠近聞名的牛人了。” 源發村黨總支書記張奎濤説,看到姜文南靠著種草莓增收致富,周邊的村民紛紛來向他討教“致富經”。
日子越過越好,但姜文南並沒有止步不前。最近,他學會了用手機上網課,打算農閒時去外地考察學習,引進草莓新品種,提高産量。
莊河市將發展設施農業作為産業扶貧的主要抓手,2016年以來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25億元,發展産業項目77項,修建各類設施農業棚室3500多棟,直接受益農戶8700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