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安處是故鄉——雲南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發佈時間:2021-02-22 09:51:18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王長山、吉哲鵬、楊靜、林碧鋒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易地扶貧,易地搬遷,群眾,家庭學生,無人機

新華社昆明2月21日電 題:我心安處是故鄉——雲南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新華社記者王長山、吉哲鵬、楊靜、林碧鋒

在脫貧攻堅戰中,雲南啟動規模巨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累計建成2832個集中安置區,搬遷入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9.6萬、隨遷人口50萬。

從全國最大的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靖安新區,到全國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會澤新城,雲南全力做好百萬人口大搬遷“後半篇”文章,努力讓搬出“窮窩”的各族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搬家車隊在開道警車的引領下從雲南省永善縣大興鎮開往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安置區(2020年3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再次“直過”

“現在是幸福的年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獨龍江鄉孔當村79歲的獨龍族老人孔當娜説。

在刀耕火種的年代,她吃不飽、穿不暖,住的屋子四處漏風。得益於政府的幫扶,孔當娜一家從山上搬到獨龍江鄉集鎮附近,住上新房子,發展草果産業,她臉上的笑容多了起來。

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孔當村,79歲的獨龍族老人孔當娜割完豬草準備下山(2020年10月31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大興地鎮維拉壩珠海社區一景,這裡安置了來自109個傈僳族寨子的700多戶群眾(2020年11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崇山峻嶺中,怒江奔涌而下,大峽谷縱貫數百公里。新中國成立後,生活在這裡的怒族、獨龍族等少數民族“一步跨千年”,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但是,怒江州98%以上的面積是高山峽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56%,堪稱脫貧攻堅“上甘嶺”。

怒江州拿出沿江最好的地塊,實施近10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長期困擾于“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告別杈杈房、木楞房,進城入鎮,實現“再次直過”。鄉親們自編自唱《幸福不忘共産黨》,歌聲在峽谷中迴響。

這是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孔當村一景(2020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每到瀘水市大興地鎮格力小學校園廣播時間,飄蕩在峽谷間的童聲雖稚嫩卻令人欣慰。珠海的支教老師到來後,這裡成立了全州首個小學校園廣播站,山裏的孩子不再膽怯,在話筒前講述著學校的生活。

由格力集團援建的格力小學位於大興地鎮維拉壩珠海社區,社區安置了來自109個傈僳族寨子的700多戶群眾,孩子們就在這所現代化的學校裏讀書。“不少傈僳族孩子的普通話進步明顯。”格力小學校長吳金鳳説,這在3年前是不敢想的事。

峽谷裏群眾的生活發生著巨變。在福貢縣鹿馬登鄉阿路底安置點,群發民族服飾加工專業合作社正開足馬力進行生産。“我們帶動了60多名村民就業。”合作社負責人、傈僳族群眾此路恒説,全縣80%以上的傈僳族、怒族民族服裝生産加工都出自這裡,産品還遠銷國外,這在以前做夢都想不到。

在雲南省福貢縣鹿馬登鄉阿路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群眾在扶貧車間工作(2020年11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搬遷群眾在會澤新城扶貧車間上班(2021年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怒江大峽谷今日的欣欣向榮,對比昔日的窮困潦倒,令人感嘆不已。雲南省扶貧辦主任黃雲波説,雲南把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列入脫貧先行攻堅計劃,創新實施“一個民族聚居區一個行動計劃、一個集團幫扶”攻堅模式,推動直過民族聚居區實現“千年跨越”。

醫衛、教育等取得重要進展;特色産業茁壯成長……現在,居住在怒江大峽谷等地的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群眾走向開放、包容、發展的新生活,群眾從不敢見生人、不知做生意為何物,到現在能通過電商賣産品。

“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孔當娜説,以前沒去過縣城,現在每年要去縣城體檢。

搬遷群眾在靖安新區老年協會娛樂中心跳舞(2021年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我心安處是故鄉

“感謝國家讓我們把家搬,離開了老家的高山,來到了美麗的靖安……”歌曲《相約在靖安》迴響在高樓間。這裡是昭通市靖安新區——全國最大的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安置了昭陽等6縣(區)易地搬遷群眾4萬餘人。

地處烏蒙山區的昭通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2018年,昭通全面啟動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探索中心城區安置、跨縣安置等多種模式,建設23個安置區,全市36萬多搬遷群眾全部入住新居,實現從深山到城鎮的“跨越”。

天剛亮,靖安新區中心廣場上的水果攤、小吃攤等攤位已開始忙碌。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廣場入口處給群眾測體溫、掃健康碼。

在靖安新區思源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展室裏擺放著八仙桌、石磨、蓑衣等老物件。靖安新區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偉説,這些老物件是搬遷群眾捐贈的,讓新區也有家鄉的根和魂,也有鄉愁的寄託。

39歲的大關縣天星鎮魚孔村建檔立卡戶楊明華,正在中心幫忙組織文藝活動。他早些年在外打工謀生,最苦的時候,妻子離家出走,剩下他獨自照顧孩子。去年3月,全家搬進靖安新區。考慮孩子小,外出務工照顧不了家,在社區引導下,他去年10月承包11個大棚種菠菜,實現在家門口有活幹。

搬遷群眾在會澤新城扶貧車間上班(2021年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進城容易,紮根難。“最難的還是就業。”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表示,要通過創業、務工和發展産業,改善搬遷民眾的生活。昭通將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周邊建設5318個蔬菜大棚、3791個食用菌大棚、60萬平方米扶貧車間和45萬平方米配套商業設施,提供崗位4.98萬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18萬個,幫助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現在不愁吃穿,要幫大家管好小區。”搬遷戶吳兆康主動申請擔任了靖安新區“樓棟長”。在各搬遷新區,像吳兆康這樣的樓棟長逾820名,他們和臨時黨工委(管委會)、黨支部、社區幹部共同構建起社區綜合服務體系。“群眾搬到哪,黨組織就跟進到哪,便民服務就延伸到哪。”楊亞林説。

為提升安置點的社會治理能力,雲南在安置點共設立基層黨組織1676個、各類組織2480個,新設派出所15個、配套警務室647個,實現基層組織和警務力量全覆蓋;推選樓棟長3716名、新增調解員1754名……

搬遷群眾在會澤新城扶貧車間上班(2021年1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富口袋”和“富腦袋”同步走

春節前,設立在會澤縣搬遷安置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格外熱鬧,“迎新春、送祝福”的活動吸引了眾多群眾,搬遷戶王文選也帶著妻子、孩子來領春聯和福字。

“搬新家,過新年!”搬遷對王文選一家意義特殊。過去,他們住在半山腰的土坯房內,靠著幾畝玉米、花生生活。孩子上學很多時候要打著手電去,遇上雨天更是提心吊膽。

現在,王文選一家從百公里外的村子搬到了縣城。經社區幹部介紹,他成了送水工,妻子被聘為社區保潔員,兩人月收入共4000多元。大兒子考上了浙江大學,二兒子在安置點上中學,從家走到學校只需10來分鐘。

會澤縣95.7%的面積是山區,貧困發生率最高時達47.99%。縣裏在縣城西邊拿出最好的位置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了安置8萬餘人的會澤新城——全國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

傈僳族學生楊天武(左)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大興地鎮格力小學校園廣播站練習播音(2020年11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脫貧攻堅要下繡花功夫,搬遷後的社區治理更要如此。搬遷前,許多貧困群眾沒坐過電梯、沒用過馬桶。為幫助群眾從“村民”變“市民”,會澤縣在2019年9月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中心裏有新思想大講堂、文化小禮堂、心理諮詢室、法律服務室、“四點半課堂”等,深受群眾歡迎。“僅木城社區的兒童服務站,一年就服務5000多人次。”會澤縣委宣傳部部長潘利華説。

解矛盾、排糾紛……會澤新城還活躍著一支“欣城大叔服務隊”,其成員都是搬遷群眾中的黨員、鄉賢,服務隊已建檔記錄、排查、解決矛盾糾紛200多起,入戶幫扶居民超1萬人次。

為滿足1.57萬名易地扶貧搬遷學生的就學需求,會澤縣投資6億多元,在城區新建和改擴建學校,會澤新城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應俱全。

富了腦袋,富口袋才能長久。包括會澤新城在內,全省的安置點建成幼兒園95個、中小學校60余所,滿足搬遷家庭學生的就學需求;建扶貧車間,開展技能培訓,轉移貧困家庭勞動力。黃雲波説,從廣種薄收轉變為多元增收,搬遷群眾“能致富”的基礎愈加夯實。

“過年後要去省外務工的人,社區將提供培訓,每天補助80塊;去上海等地的,免費提供火車票……”春節期間,會澤新城又響起嘹亮的招工喇叭聲。

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會澤新城(2021年1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區會澤新城(2021年1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