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90後”扶貧幹部張海華的土貨銷售迎來新喜:由重慶江北區華新街街道對口援建的“江北·酉陽消費扶貧助農超市”在重慶主城區最繁華的觀音橋商圈開業,不足一個月時間,銷售額達150萬元。
雖然還是消費扶貧,但已是“老瓶裝新酒”。“我們是想用好的品質、服務和價格把消費扶貧幫扶政策給我們爭取來的銷售渠道鞏固下來,將來不依靠政策,也讓那些單位食堂、企業餐廳離不開我們。”張海華説。
記者發現,扶貧超市裏銷售的酉陽土雞,腳桿上都戴著二維碼溯源“戒指”,一掃二維碼,就能看到土雞的飼養人、生長環境、凈重、價格。由於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樣一隻在普通超市裏賣158元的土雞,在扶貧超市只要110元。
農村土貨怎樣才能打開市場?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1993年出生的重慶酉陽縣扶貧幹部張海華求解了近6年。
2015年,剛從北京辭職回到家鄉酉陽縣麻旺鎮光明村做扶貧幹部的張海華,就遇到了扶貧産業土貨難賣的問題。一名貧困戶向她抱怨:“扶貧發的200隻鴨子把我家糧倉都快吃光了,但現在10元1隻都沒人願意買……”
雖然最終依靠幹部幫扶,這200隻鴨子都賣了出去,但張海華第一次認識到打通農村特色産品進入市場渠道的重要性。
接下來的時間裏,張海華和扶貧幹部們把大家的關係網、朋友圈發揮到了極致,還創新性地利用網際網路扶貧發起“愛心購”,讓更多愛心人士認養、購買土雞、土豬等特色農産品。那段時間,張海華一走進政府大樓,就有人半開玩笑地問:“今天又來賣啥東西了?”
“靠人情、獻愛心只能解一時之急,形不成穩定的銷售市場。”在産業扶貧中,張海華發現農村特色産品想要打開市場,根本上要依靠規模化、標準化生産以及構建完善的銷售渠道保證服務。
隨著國家産業扶貧政策不斷加大,張海華帶著20多個村的200余戶貧困戶加入了自己創辦的酉陽縣青創公司,幹起了雞鴨標準化養殖基地,養殖規模達18萬隻。在板溪鎮山羊村等地還建起了生態稻魚、高筍魚基地,年産生態稻魚15萬斤,高筍10萬斤,年産值達200萬元。
同時,張海華帶領青創公司與重慶當地的梁平張鴨子、榮昌鹵鵝等企業形成長期合作,酉陽的農産品開始“走出去”,2020年帶動3200余戶農民銷售農産品1200噸,銷售額達2000萬元,農戶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
“服務、品質、價格,這六個字就是農村土貨打開市場的法寶。”張海華説,相信只要做到這六個字,農村土貨就可以真正在市場立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