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從市扶貧辦傳來消息,2020年我市33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的區縣銷售扶貧産品55.4億元,超額完成40億元年度目標任務。
去年以來,我市將消費扶貧作為應對疫情、災情的有效方式,鞏固脫貧成果的有力舉措,促進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的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新機制”的路子,實現了消費者買到好東西、扶貧産品賣出好價錢、貧困群眾增收闖出好路子的多贏局面。
“要想使消費扶貧從‘一時火’變為‘一直火’,就得抓住生産、流通、消費等關鍵鏈條。”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消費扶貧圓滿完成既定任務,重要原因在於全力建設“四鏈”。
首先是構建保障鏈。市級層面,出臺主體培育等獎補政策,把消費扶貧工作納入脫貧攻堅成效、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和魯渝扶貧協作考核的重要內容。依託重慶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建立完善統計分析體系,每週調度每月通報,壓實責任。
其次是構建供應鏈。我市累計認定巫山脆李、奉節臍橙、涪陵榨菜、豐都肉牛、匯達檸檬等扶貧産品11636個、供應商3014個,總價值347.7億元,覆蓋帶動貧困群眾88.5萬人。
銷售鏈方面,我市打造了“三專一平臺”(專櫃、專區、專館、消費扶貧線上平臺)為重點的終端體系。其中,運營僅4個多月的重慶市消費扶貧館(線上專館)已入駐商家1732家,上架産品1.7萬多款,銷售額超過2億元。
最後是構建消費鏈,解決“賣給誰”的問題。“政府機關預留不低於10%的份額,採購扶貧産品,購銷扶貧産品3.27億元。”該負責人説,我市還積極開拓東部市場,利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機制,推動9家中央單位購銷扶貧産品1.16億元,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購銷扶貧産品4.06億元。
下一步,我市將提高生産端組織化程度,加強産品品控,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讓更多扶貧産品“飛出大山”。(記者 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