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雲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經過8年持續奮鬥,中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解決,徹底消除絕對貧困,這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的彪炳韆鞦的歷史偉業。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發佈,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採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政府把精準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基本方略,要求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按照精準扶貧要求,中國根據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採取適合貧困人口特點的脫貧形式。
國家對脫貧攻堅提供巨大財政支援。中央決定,脫貧攻堅期間,要確保政府扶貧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保證脫貧攻堅需要。2016年以來,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連續5年保持每年200億元增量。2019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1260.95億元,2020年進一步增加到1461億元。地方各級財政也切實加大了扶貧投入力度。中央財政加大對貧困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引導有助於脫貧的農業、教育、醫療、交通、生態等轉移支付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中國建立了立體的脫貧攻堅投入體系,財政資金、金融資金和土地政策的支援力度非常大,每年有超過1萬億元的各類資金投向貧困縣鄉村,用來幫助貧困人口脫貧。
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得到切實保障。中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扶貧政策,促進貧困人口實現受教育權。為了幫助深度貧困地區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教育部印發《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規定深度貧困地區各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全程全部獲得資助。針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面臨的突出教育問題,教育部印發《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做好農村義務教育有關工作的通知》《關於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義務教育有保障突出問題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確保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兒童和少年不失學輟學。在確定資助對象時,向深度貧困地區和建檔立卡等重點人群傾斜,準確摸清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確保應助盡助。“十三五”期間,教育部開展控輟保學專項行動,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問題。截止2020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數由20萬人首次實現動態清零。
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中國政府加大貧困地區醫療保障資金投入。2020年,居民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550元以上,比2012年增加310元;中央財政下達醫療救助補助資金275億元,90%投向中西部地區。2018年起,中央財政連續三年累計投入120億元,解決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醫療保障問題。中國政府採取定額資助和全額資助的方法把貧困人口納入到醫療保障的制度,盡可能做到“一個不落”。貧困人口的參保率穩定在99.9%以上,住院費用報銷比率達到80%,醫療費負擔明顯減輕。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4.8億人次,幫助減輕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助力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群眾精準脫貧。全國1007家三級醫院對貧困地區1172家縣級醫院進行對口幫扶,建立遠端醫療網路,832個貧困縣均實現每縣有一家公立醫院的目標,99%以上的鄉鎮和行政村有衛生院和衛生室,貧困人口縣域內就診率達90%以上。農村貧困人口的常見病、慢性病基本可以就近獲得及時診治。國家對貧困人口實行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管理和重病兜底保障的辦法。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0種,累計分類救治貧困患者1900多萬人,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成功脫貧。
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住建部和財政部發佈《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全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攻堅重點,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住房,逐一進行安全性評定,將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全部納入改造範圍,逐戶建立改造臺賬,逐步提高農村危房改造戶均補助標準,並對“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危房改造給予傾斜支援,已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危房改造任務,基本解決貧困戶住房不安全問題。截止2020年6月,全國2340多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都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其中1184萬戶原住房基本安全,佔比50.6%;1157萬戶通過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農村集體公租房等多種形式保障了住房安全,佔比49.4%。
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得到保障。水利部制定《水利扶貧行動三年(2018—2020年)實施方案》和《關於堅決打贏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戰的通知》等多個水利扶貧政策性文件,選派200多名水利幹部和專家到一線挂職,推進貧困人口飲水安全保障工作。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得到全面解決,八成以上的農村人口用上了自來水,水質明顯得到改善,告別了為吃水發愁、缺水找水的歷史。截至2020年7月底,全國共提升了2.56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準,解決了1710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為了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問題,中國實施了大規模的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期間,全國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6萬餘套,配套新建或改擴建中小學和幼兒園6100多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萬多所、養老服務設施3400余個、文化活動場所4萬餘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貧困群眾搬遷後就業能力明顯提升,有勞動力的搬遷家庭至少1人就業。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6年的4221元提高到2019年的9313元,年均增幅30.2%。
貧困地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這個增長幅度大大超過了同一時期全國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水準。
貧困縣全部摘帽。隨著脫貧攻堅進程推進,中國貧困縣陸續摘帽。2016年-2019年,共有780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國22個省區市的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