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貧就是讓科學接地氣——訪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夏勇

發佈時間:2020-12-01 17:00:38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武一男、張勇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貴州水城,獼猴桃,中科院,科技扶貧,夏勇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貴州省水城縣的農民羅東祥做夢也沒想到,祖祖輩輩靠種苞谷生活的他,如今成了當地獼猴桃種植的技術能手。靠耕种家中原有的9畝地,年收入從之前僅1萬元左右變成了20多萬。在外打工的兒子現在也回到了家鄉,成為了他的“徒弟”,學習種植獼猴桃。作為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水城縣,也在2020年3月3日退出了貧困縣序列,脫貧摘帽。

這一切讓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夏勇深有感觸。作為水城縣扶貧工作隊隊長、黨支部書記,2017 年夏勇一頭扎進水城縣,紮根基層、紮根扶貧一線。3 年間,為了尋找脫貧“良方”,他和工作隊走村入戶、深入實地、考察調研,撰寫出 20 多萬字的《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水城縣鄉鎮精準扶貧建議報告》,精準剖析致貧因素,提出了全方位的科技扶貧措施,獲得水城縣委、縣政府高度認可,並將該報告全面納入當地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用科技的手段找出了治愈貧困頑疾的“秘方”。

針對水城縣科技扶貧參加單位多、人員相對固定,駐紮一線的時間較長,黨員比例較大等特點,為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成立了水城縣脫貧攻堅功能型黨支部,並由夏勇擔任支部書記。“黨支部的成立,進一步加強了各個扶貧單位之間的溝通聯繫與組織協調。”夏勇表示,通過潛心研究“戰攻堅”,真抓實幹“謀打贏”,以黨建引領扶貧工作,使全體扶貧科技工作者不忘“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初心,緊緊圍繞水城縣脫貧攻堅總體目標和實施方略,把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落到了實處。“我們的黨支部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圓滿完成中國科學院定點扶貧任務的戰鬥堡壘,也被貴州省委授予‘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夏勇説道。

2017 年以來,水城縣組織協調中國科學院科技力量實施了 13 項科技扶貧示範項目,涉及農業、工業、生態、旅遊、教育等多個領域,共投入幫扶資金 2 270 萬元,引進幫扶資金近 4 億元,培訓基層幹部和技術人員 6 300 多人,購買貧困地區農産品 95 萬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産品 2 300 多萬元。通過中國科學院在水城縣的精準科技扶貧,相關技術和成果被廣泛推廣和應用,帶動了水城縣的扶貧産業快速發展,3 年來科技支撐的部分扶貧産業直接經濟效益達到 3.11 億元;貧困發生率從 18.9% 下降至 1.51%,帶動 15.87 萬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水城縣從扶貧困難縣變成中國科學院幫扶脫貧標桿縣,為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國務院扶貧辦”)考核中國科學院扶貧成效從“較好”提升至連續 2 年“好”作出了重大貢獻。

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後,正是夏勇和水城縣扶貧工作隊“腳踩泥土,不忘初心”結出的纍纍碩果。

談及自己的“扶貧之路”時,夏勇感慨道:“當你看到在 21 世紀的今天,仍然有一批如此貧困的農民,你就會在心中燃起一定要為他們做點什麼、使他們能擺脫貧困的激情。科技扶貧是我們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科技扶貧既是身負的政治使命,更是科研人的精神傳承。” 


開對“藥方子”——深入調研尋找脫貧方案

地處我國西南喀斯特滇桂黔石漠化山區的貴州水城縣,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中國科學院定點幫扶國家級貧困縣之一。

作為扶貧工作隊隊長,夏勇初來乍到就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夏勇了解到,2016 年,水城縣全縣貧困人口 4.86 萬戶 16.75 萬人,貧困發生率 18.9%,高出貴州省平均貧困發生率 1 倍以上。

“當地人祖祖輩輩種地,什麼方案才能幫助水城縣脫貧?如何為水城縣找到一條科技扶貧的新路?”一連串的難題浮現在夏勇的腦海裏。

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要摸清水城縣的貧困狀況,調查研究是基礎環節。“要把精準扶貧落到實處,就必須深入調查研究。”夏勇帶領著由中國科學院 13 個單位的 38 位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的調研工作隊,走村入戶,對貧困戶和脫貧戶一一進行訪談;與當地鄉鎮幹部、村幹部耐心座談,對貧困現狀和脫貧措施深入分析,調查資源稟賦和産業發展狀況,全面梳理水城縣及下屬各鄉鎮的貧困狀況,精準剖析致貧原因和産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完成調研工作,需要克服語言和環境都相對陌生、交通不便、衛生和生活條件差等一系列問題。夏勇説:“在艱苦的環境中,信念感非常重要。科學家的責任就是要推廣知識,我建立了水城工作群,大家會在群裏相互鼓勵,交流如何克服困難;會談感想、理想,也會聊科技。”

經過 3 個多月的走訪調研,工作隊對全縣 25 個鄉鎮開展了實地考察,因地制宜進行科學研究和論證。通過分析獲得的調研數據,針對相關鄉鎮或産業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結合中國科學院的相關科技力量和水城縣的實際脫貧需求,調研工作隊完成了 20 多萬字的《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水城縣鄉鎮精準扶貧建議報告》;並根據煤化工、玄武岩纖維等産業調研現狀,形成了《水城縣煤化工産業精準扶貧調研》《水城縣玄武岩纖維産業精準扶貧調研》等 14 份專項扶貧建議報告,以及 25 份《鄉鎮精準扶貧建議報告》。這些報告為進一步做好水城縣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系統、可實施、能示範的行動指南,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和群眾的讚譽。

拔掉“窮根子”——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在水城縣精準扶貧工作中,面臨的主要難題是如何通過改革激活和釋放農村生産力,增加農民的財産性收益,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以探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路徑。

通過考察調研發現,水城縣的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海拔相對較高的山區(海拔 1 400—1 800 米)。然而,在高海拔區,缺少適應生長的具有高附加值的農産品品種;同時,工程性缺水也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之一。

針對這些問題,夏勇和工作隊利用中國科學院的科技資源,創新科技扶貧的方法和形式,將科技扶貧與農村“三變”(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相融合,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在人才、項目、成果、設施和科普資源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探索建立科技扶貧長效機制;通過提高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助其依靠科技“富”起來。例如,工作隊依託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在貴州普定、印江等石漠化山區探索的喀斯特山區集水技術成果,因地制宜,在蟠龍鎮二道岩村示範推廣“路-池一體化集雨蓄水灌溉技術”。最終,徹底解決了獼猴桃、煙草、蜂糖李等脫貧攻堅産業春季缺水困難的問題,灌溉面積達 1 080 畝。

經過研究分析,工作隊對原有的産業結構進行了調整,新培育了 13 個科技扶貧項目,包括:獼猴桃、刺梨、馬鈴薯、食用菌、小黃姜、藥用植物、生態養魚、草牧業、礦泉水、玄武岩纖維、生態旅遊等多個産業,喀斯特山區集雨系統,以及大力發展貧困地區教育等方面。

其中,依託水城縣的獼猴桃産業科技扶貧項目,工作隊制定了水城縣獼猴桃發展規劃,指導全縣獼猴桃産業科學穩步發展,推廣抗逆性更好、産量更高且能適應更高海拔的中國科學院紅心獼猴桃新品種“東紅”,免費授權給水城縣全縣種植戶種植,受到當地種植戶極大歡迎。在米籮鎮建設示範種植園,指導推廣先進種植技術,開展新品種引種示範工作,不斷豐富全縣的品種儲備;持續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每年在 10 次以上,其中參加人數 100 人以上的大型培訓有 3 次以上,這些工作使盛産期果園的産量提高約 20%,優質果率由最初的 30% 提高到現在的 60%。經過 5 年來的不懈努力,已推廣獼猴桃種植面積達 10 萬餘畝,年産量 1 萬多噸,年産值 4 億多元,並帶動了 5.27 萬人脫貧。獼猴桃産業科技扶貧項目成為水城縣扶貧的“靚麗名片”,真正做到了“脫得了,穩得住、後勁足”。

“剛開始村民的接受度很低,都喜歡種苞谷,因為苞谷祖祖輩輩都在種,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在夏勇的眼中,生活和語言的困難都是小問題,扶貧開始時最大的困難是村民的不理解。在實地調查中夏勇發現,貧困戶裏有約 20% 的人只有小學文化,村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接受新知識和新理念的能力都比較弱。因此,對於工作隊提出的發展科技扶貧新産業,居民並不願嘗試。而要拔掉窮根,歸根結底是要讓村民自己站起來——那麼科技扶貧怎樣才能取得當地百姓的信任呢?

對此,工作隊要求每一位科技扶貧的隊員,要做到“田間地頭手把手”——真正到村民的田地裏頭手把手教貧困戶如何栽、如何養,村民才會真正受益。“要讓科學接地氣就必須要和村民們打成一片,我們要改變態度和方法,不能像講課、像在學校傳授知識一樣,一堂課就把獼猴桃的事情講完。一定要在田間地頭,分季節、分農時、農事,手把手,實時教。”夏勇舉例道,獼猴桃的種植,雖然收入很高,但屬於技術活。因此,在培養當地的技術能手時,對普通村民就要耐心講、反覆地講,從栽培、剪枝、授粉等方方面面都要講;該栽植的時候要在現場指導栽植,該剪枝時也要在現場進行輔導,真正做到手把手到田間地頭去教。

與此同時,科技扶貧,還要“志智雙扶”。夏勇表示,就是要調動起村民的主動性,樹立帶頭人、培養示範戶。“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鐘彩虹老師,參加水城縣的科技扶貧工作以來,耐心細緻,手把手地指導和培訓村民,以至於在水城只要是種獼猴桃的幾乎沒人不知鐘彩虹的,而當獼猴桃有問題時第一想到的就是鐘彩虹。鍾老師的用心指導和成功示範,極大地帶動了貧困戶參與的積極性。”夏勇介紹,二道岩村徐安紅家的獼猴桃地裏,起初因管護不到位,獼猴桃産量低,徐安紅一度對産業失去了信心。工作隊請來專家們和第一書記趙貴山一道與他共同搜尋原因,幫助他重拾信心,還手把手地教他除草、施肥、套袋……2019 年,徐安紅家的獼猴桃産量翻了一番。

除了調查研究,推廣成熟技術,建立示範基地,工作隊還通過溝通協調,為小黃姜産業等項目引進了企業,進行保底回收。夏勇介紹到,“小黃姜每斤保底價 2 元,一畝 4 000 多斤,産值馬上就變成 8 000 多元。村民看到有銷售渠道、有保底,積極性一下就提高了,第二年就説‘我也要種!’”

 種出甜日子”——讓村民的生活一直甜下去

如今,水城縣建立了獼猴桃米籮核心示範基地、高海拔區域品種基地、科技博覽館,制訂了“六盤水市獼猴桃生産技術標準群”9 個生産技術標準,培訓中層技術人員 500 余人、基層一線技術人員 6 000 余人次。經過多年的持續工作,水城縣的獼猴桃種植面積由最初的近 2 萬畝,發展到現在的 10 萬多畝,分佈在全縣 19 個鄉鎮。

2019 年,水城縣全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 309.98 億元,同比增長 7.7%;農村居民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 10 351 元,同比增長 11.1%;同時,水城縣被評為“中國西部地區百強縣”。

夏勇笑言,現在大家已經理解了科技扶貧,對工作隊很支援、很歡迎。“要讓科技真正成為村民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得實惠的竅門。”夏勇認為,要讓科技接地氣,成為農民脫貧奔小康的實用抓手。只有農民嘗到甜頭,才會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當“要我幹”的呼聲越來越小,“我要幹”的聲音就越來越大。

“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目前,水城雖然脫貧了,但是要做到摘帽‘四不摘’,即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通過前期工作的積累,現在主要是建立一些科學平臺,把扶貧産業做大做強,融入到産業結構調整中。此外,原來是前端種植,現在要把後端産業進行融合。只有抗風險能力更強,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才能保證種植業和養殖業迅速發展,一直有高的收益。”夏勇説道。

雖然水城縣已經脫貧摘帽,但在夏勇看來,這只是消除了絕對貧困。雖説“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問題解決了,但造成長期貧困的産業短板等問題,依然需要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相對貧困鄉村的延伸,仍然需要做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確保脫貧工作不返貧,背後離不開中國科學院科技扶貧的支撐力量。中國科學院一直堅持用科技推動脫貧産業高品質深入發展,加速新時代農村産業結構調整。要做到通過科技把扶貧産業做大做強,讓農民儘快見到效益,儘快增收,儘快發展,就需要在産業後端,尤其是産業結構調整和産業鏈完善上下功夫。”夏勇認為,要真正發揮科技優勢,逐漸從政治任務幫扶轉到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把真正很好的成果通過轉移轉化助力産業發展。發揮好中國科學院科技智庫的作用,積極參加地方鄉村振興、“十四五”規劃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在環境、生態治理方面下功夫。

與此同時,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同樣是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此,中國科學院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工作,強調發揮自身優勢,一方面加強基礎教育幫扶力度,另一方面擴大科普教育,取得了顯著的幫扶成效。實際上,教育扶貧作為鞏固和穩定脫貧成效,“志智雙扶”的長期措施和手段,不能有絲毫放鬆。“要突出中國科學院教育優勢,增強幫扶力度,持續開展教育幫扶工作,為穩定和鞏固脫貧成效發揮重要作用。”夏勇説。

“要讓村民們的生活,一直甜下去。”談到未來,夏勇飽含深情地説道。他也會在科技助力當地發展的路上,一直走下去。(作者:武一男、張勇;《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