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陰書寫時代責任——訪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副旗長張銅會

發佈時間:2020-12-01 17:00:38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金杭川、武一男、岳淩生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庫倫旗,生態扶貧,中科院,張銅會

用光陰書寫時代責任——訪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副旗長張銅會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202035日,在高遠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上,內蒙古自治區庫倫旗(以下簡稱“庫倫旗”)結束了長達34年的國家級貧困旗縣的歷史。而這一天,距張銅會來到庫倫旗已經有7年。


作為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20138月,張銅會來到庫倫旗擔任副旗長,踏上了他紮根一線的科技扶貧之路,也是庫倫旗脫貧摘帽的“逆襲”之路。

 

扶貧有方 規劃先行

初到庫倫旗時,張銅會和中科院庫倫科技扶貧項目組(以下簡稱“項目組”)首先選定了中科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以下簡稱“奈曼站”)作為基地來開展扶貧工作。“我們中科院的一大特點是有很多野外臺站,當時了解到奈曼站和庫倫旗的直線距離也就150公里,而且從1985年建站以來,已經做了很多幫扶方面的工作,當地的百姓也比較熟悉,這樣就把任務落到奈曼站了。”張銅會説。


在選定臺站作為工作基地後,張銅會和項目組開始了對庫倫旗的深入調研,切實了解當地的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狀況、科技發展潛力以及科技扶貧需求。


“我們希望把中科院的科技優勢或者技術成果切切實實地落地,首先就要完成一個庫倫旗中長期的科技幫扶規劃,進而發揮科技的支撐和引領示範作用。”張銅會介紹,為了科學合理地佈置科技扶貧項目,2014  年,項目組制定了10年期的《庫倫旗科技扶貧中長期規劃》,計劃圍繞種植業、養殖業、生態環境建設、農畜産品深加工等方面,重點發展一批科技扶貧産業,促進庫倫旗的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帶動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


2017年,項目組又協調了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的專家資源,經過6個多月的走訪調研,提出了7項全旗層面的扶貧專項方案和8項鄉鎮科技扶貧方案。“與此同時,我們還制定了庫倫旗的‘十三五’規劃,確保到2020年底當地的1.4萬貧困人口可以全部脫貧。”張銅會説。

 

脫貧有路 科技為徑

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扶貧規劃,讓張銅會和項目組對庫倫旗的脫貧需求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方向有了,具體要怎麼做呢?


庫倫旗又被稱為“蕎麥文化之鄉”“蒙醫藥文化之鄉”和“安代文化藝術之鄉”,這是庫倫旗的産業優化佈局的基礎和潛在優勢。


多年以來,庫倫旗的百姓一直有一個夢想——蕎麥深加工。張銅會和項目組的到來,讓這個夢想一步一步成為了他們脫貧致富的現實抓手。


立足庫倫旗“蕎麥文化之鄉”優勢,張銅會發揮中科院的紐帶作用,通過引導當地一家水泥企業産業轉型,同時結合江南大學在蕎麥深加工方面的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在庫倫旗成立了蕎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蕎麥的種植、加工等全産業鏈的開發和拓展。


“貧困戶可以通過2種途徑獲得收益”,張銅會説,“一是加工企業提高了蕎麥的收購價,二是農戶也可以去蕎麥基地打工。這樣每戶每年可以增加純收入約15002000元,僅此一項3年內就可以讓將近1500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張銅會和項目組進一步發揮中科院的科技優勢,從品種選育、種植技術研發、良種繁育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也為庫倫旗蕎麥産業從多環節、多途徑獲取經濟效益創造了一系列優越的條件。張銅會表示:“我們不僅要讓大家知道庫倫旗的蕎麥好吃、有營養,還要做到蕎麥的品種齊全、栽培技術最好,做大做強‘蕎麥文化之鄉’的內涵。”


2018年以來,隨著線上銷售平臺的完善,項目組積極推進庫倫旗的消費扶貧工作,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先後在中科院“工福雲”網、人民優選網、京東網以及“832”扶貧網等平臺上,有效推廣了包括蕎麥在內的50余種農産品,進一步拓寬了農戶們的收入來源。


除了大力推動蕎麥的全産業發展,項目組還引進了高效能青貯飼料發酵菌劑,進行青貯飼料加工技術的轉移轉化。張銅會介紹,“從20152020年,已經累計推廣5.5萬噸,惠及農牧戶1012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6戶。利用這項技術,每個貧困戶每年可以直接增加12001500元的收益,23年就可實現穩定脫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張銅會和項目組做的,並不是簡單的把別人的技術拿來,而是發揮科學家精神,根據貧困戶的實際情況耐心地指導,讓他們真正學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實踐來脫貧摘帽。“積極主動是我們做好精準幫扶工作的法寶,更多地用我們的眼力、腦力、精力,到鄉鎮、村、戶去調研,去解決實際的科技脫貧需求,去幫助貧困群眾徹底地擺脫貧困。”在談到扶貧的“秘訣”時,張銅會面帶微笑地説道。

 

真情相待 精準幫扶

扶貧的路對於張銅會來説,有過曲折,有過艱辛,也有過感動和收穫。好在7年有餘的努力並沒有付諸東流,2020年,庫倫旗如願退出了“貧困”的行列,順利完成了“涅”。而這背後,離不開張銅會和項目組日夜堅守的付出和真情相待的幫扶,回憶起這其中的一個個故事,張銅會頗為欣慰。


50多歲的村民額爾敦巴拉,門前有將近20多畝地。工作組為他家的地做了土壤改良,安裝了節水系統,接下來開始種青貯玉米、養牛,就可以有很好的收入。但是問題來了,額爾敦巴拉卻不願意種青貯玉米,而是要種籽粒玉米。


張銅會知道後,沒有説什麼,立即提供了籽粒玉米的種子和化肥,然後又幫他打了水井,置辦了離心型水泵,幫助額爾敦巴拉種上了籽粒玉米。在之後的溝通中張銅會了解到,額爾敦巴拉之所以不願意種植青貯玉米,是因為沒有錢去買牛。於是,張銅會就讓他利用當年在化肥、種子上節約的費用及增收效益,購買了3頭基礎母牛。

之後又建議他種植了青貯玉米,每畝平均收穫青貯達3.5噸,再通過青貯菌種技術全部加工成優質的青貯飼料。經過幾年的積累,2017年,額爾敦巴拉家實現了穩定脫貧,還被鄉政府推薦為科技脫貧示範戶。


“後來到2018年,額爾敦巴拉家已經有6頭基礎母牛了,當時他又賣了1頭小牛犢,這筆收入就有7500元。”張銅會説,“我們根據具體情況,把土壤改良技術、節水技術,包括肉牛養殖技術,以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青貯菌劑技術都在他家的地上都進行了應用,收益效果非常好。”


這樣的效果,是額爾敦巴拉勤勞奮鬥的回報,也是張銅會和項目組盡心盡責,精準幫扶的成果。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在庫倫旗開展脫貧攻堅的7年中,張銅會不僅把中科院的科技優勢融入到促進當地生産、生活的各個方面,他也利用扶貧的機會盡可能地作一些有益於當地發展的貢獻。


有一次,張銅會在工作中了解到,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有一個團隊在推廣全科醫生工作站,主要是服務農牧民每年的身體健康普查。於是,張銅會和項目組就引進了10套全科醫生工作站,裝配到了六家子鎮10個村的衛生室。“之後,在自治區政府的進一步支援下,我們的這項工作繼而推動了全科醫生工作站在整個庫倫旗187個村的全覆蓋。”張銅會感慨地説,“能夠做些對當地有價值的事,對於我來説感覺非常好!從一開始剛來時不知道做什麼,慢慢利用我們自身做科研的優勢和能力,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扶貧的路上,有時候感覺是扶貧成就了我。”


庫倫旗的脫貧之路上,離不開像張銅會這樣深入一線的科研工作者夙夜在公、前赴後繼的付出。“能夠親身參與去解決困擾中國幾千年的貧困問題,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張銅會驕傲地説到,“我們不只把扶貧的藍圖繪在紙上,而是落實到實踐中,做到實踐出真知。我們把工作寫在庫倫旗、寫在通遼市、寫在內蒙古自治區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寫在了我國鄉村振興的大地上。這是中科院科技扶貧的初衷,是‘不忘初心’最真切的體現。”


      像張銅會這樣,繼續奮鬥在扶貧一線的科學工作者還有很多,在本文的結尾,筆者向“張銅會”們致敬!是他們,把科學技術帶到了田間地頭,也帶去了真摯的關懷和春天的希望。(作者金杭川、武一男、岳淩生;《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