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環江喀斯特區域科技扶貧團隊26年幫扶毛南族整族脫貧

發佈時間:2020-12-01 17:00:38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文彥傑、張帆、楊柳春 | 責任編輯:張蔚藍

關鍵詞:環江,科技扶貧,中科院,喀斯特地區

科研與扶貧雙向賦能——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區域科技扶貧團隊26年幫扶毛南族整族脫貧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這裡曾是廣西偏居一隅的毛南族為主的貧困縣,卻在2020年初夏實現整族脫貧,並獲得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希望鄉親們把脫貧作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點,再接再厲,繼續奮鬥,讓日子越過越紅火。這裡曾是石漠化嚴重的不毛之地,當地農民缺水少土,卻通過開展以土山開發為主的肯福屯“易地扶貧”試驗示範,實現每人平均純收入從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4660元,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肯福模式”。這裡有一群來自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扶貧隊伍,用26年光陰,執科技之筆寫下扶貧進行曲的同時,還開展喀斯特生態研究,在山川峰林間奏響“世界上的喀斯特生態研究再也無法繞過中國西南”的豪邁讚歌!這裡就是——廣西環江!

 

整族脫貧:科技扶貧助力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批示

農曆5月間進行的“分龍節”是廣西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節日盛裝跳毛南族儺舞,在打擊樂伴奏下翩翩起舞……2020年的“分龍節”格外熱鬧,因為中國科學院定點幫扶縣之一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這個全國唯一的毛南族自治縣實現了整族脫貧,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批示。這些成績的背後,是26年艱辛的科技扶貧路,是王克林和曾馥平等科研人員為代表的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區域科技扶貧團隊用青春書寫的英雄讚歌。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中國科學院的相關科研人員已經紮根環江26年,科技扶貧讓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毛南族人民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黨委書記兼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站長王克林研究員笑稱,就如同“一里挂九梯”的峭壁劈出幸福路,“望天吃水難”的山溝涌出幸福泉,“草帽能蓋地”的石縫結出了幸福果。


如今的廣西環江,水果飄香、畜禽肥美、生態良好、人民安康,走出了“環境移民-易地扶貧-生態衍生産業培育-生態系統服務提升”的科技扶貧體系。在綠水青山的石板路間,一幢幢嶄新樓房拔地而起,這是散落在八桂大地上最耀眼的明珠。


“中國科學院一直堅持‘綠色生態扶貧’和‘特色産業扶貧’相結合的新理念,通過中藥材種植加工、種草養牛、培育經濟林果等科技體系,實現了肯福生態移民示範區每人平均純收入從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9年的14660元的大跨越,古周石漠化治理與科技扶貧示範區也從1996年不足300元提升到目前的12000元,為西南生態脆弱區的精準脫貧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模式樣板。”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副站長、環江縣挂職副縣長曾馥平研究員回憶説,1994年來到環江後,發現貧困程度超乎人的想像。生存環境惡劣,交通不便,自然資源匱乏,各方面都卡著老百姓的“喉嚨”。“你們以為一家子只有一套衣服出門是電視劇裏的片段?錯!當時環江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大家住著草房和土坯房,沒有任何傢具和電器,七八歲的孩子光著膀子打著赤腳,飲水和用電都是問題。”曾馥平心酸地説。而這些生存問題,隨著科技扶貧的展開,慢慢都得到了解決。


如今,環江建起了面積達3100畝的廣西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和自治區農業特色示範園,全縣發展人工種草17.8萬畝、養殖菜牛13.2萬頭,20162019年累計輻射全縣種植中草藥23860畝,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累計輻射帶動種植特色水果12.4萬畝…“通過喀斯特山區環境移民、易地扶貧、植被複合經營和特色生態衍生産業培育等科技手段幫助毛南族實現了整族脫貧,還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我的內心是萬分激動的。畢竟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流過汗,把26年的青春全部奉獻給了這裡。”曾馥平説,環江扶貧模式為西南生態脆弱區的精準扶貧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示範樣板。


“中國科學院的扶貧首先要扶自己的‘貧’,如果自己還是‘知識貧困戶’,用什麼説服老百姓相信你呢?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樣農民兄弟才能相信我們能幫助脫貧。”王克林説,扶貧的同時,團隊在2000年建立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廣西環江喀斯特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深入開展西南喀斯特區域的石漠化治理與生態系統基礎研究。近10年來,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喀斯特研究團隊發表的關於喀斯特生態的SCI論文佔全球該領域論文的20%,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國際高水準學術期刊上,並受到Nature專文高度評價與肯定。世界喀斯特生態基礎研究,再也無法繞過中國西南!同時,也為環江縣乃至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的脫貧與生態建設提供了紮實的科技支撐。

 

肯福模式:示範區內無一戶移居村民回遷,這一模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肯福模式”

“移民通常會留有隱患,但肯福移民20多年過去了,沒有一個人到縣政府門口鬧事,沒有一位民眾回遷或抱怨,這是為什麼?因為當初的設計很科學,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才有了今天的好光景。”曾馥平聊起上周在老百姓家串門的情景,心情久久難以平靜。“上週五,當地村民喊我一定要到家裏坐坐,殺雞宰鴨招待科技人員,同事們都很激動,從移民到現在這麼多年,所有的青春都在這片炙熱的土地上。”曾馥平説,當時一位老哥哥拉著他的手説,自從政府把鄉親們統一搬遷安頓到這裡,生活條件改善了,錢袋子也鼓了,是黨和國家派來科學家幫助我們過上這樣的好日子。“想到老百姓還惦記著我們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的好,沒有忘記我們的付出,心裏再苦再累也是甜的。”曾馥平説,這讓他想起了剛來到環江的情景。


1994年,為響應“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號召,中國科學院承擔了環江縣的扶貧開發工作。“由於環江縣地處我國西南喀斯特地貌帶,人類高強度開發利用導致的石漠化是其主要環境特徵,到處都是裸露的石頭,當地農民只能在石頭間有土的縫隙裏種一點玉米,解決溫飽問題很難。”曾馥平説,當地進入了耕地越來越少、百姓越來越窮的惡性迴圈。“王克林所長帶領大家進行調研後發現,問題出在傳統玉米種植的耕作方式擾動土壤,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形成石漠化,若土壤持續退化,老百姓將無地可種。如何緩解石漠化,讓老百姓擺脫困境,成了當時最大的問題。”曾馥平説,當時的結論是——部分人口移民!減輕人口壓力,切斷惡性迴圈的根,開展“易地扶貧”試驗示範,讓老百姓部分搬遷到土山地區,才能緩解這一棘手問題,後來通過調研將移民示範點選址在環江縣城北3公里處的肯福屯。


基於長期可持續發展理念,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和環江縣政府在1996年進行聯動,建立起“環江生態移民示範區”,將環江下南、上南、木倫和龍岩等大石山區鄉鎮的97戶、513名貧困群眾搬遷到肯福屯,拉開了“肯福模式”的序幕。“環江移民是全國最早的生態移民扶貧案例,當時安置了8萬貧困農民,近幾年又在城鎮安置了4萬多人,是全國最大的生態移民扶貧開發縣。”曾馥平説,易地搬遷只是第一步,解決了一部分人口脫貧問題。如何在改善原居地生態環境的同時,解決留在大石山區老百姓的吃飯問題,成為擺在大家面前的新課題。“必須在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恢復基礎上發展可持續的生態衍生産業!”王克林和研究團隊的同事們很快達成共識。


“起初做了很多嘗試,種桑養蠶,種植馬鈴薯等農作物,但效果都不理想。你想啊,為了生態環境建設,讓老百姓減少傳統的玉米、紅薯、南瓜種植,祖祖輩輩靠田吃飯的農民很難理解。”曾馥平説,後來通過動員和種草養牛典型示範,讓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實惠,科技扶貧才得以推廣。“科技扶貧也要實事求是,需要先把環境改善、特色産業的事情做起來,讓老百姓提高收入,他們才有動力,要不老百姓不會配合的!當時既要解決生態治理問題,還要提高老百姓收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曾馥平若有所思地説,當時先是進行種植結構調整,把提高産量和增加收入來源放在首位,然後再結合研究目標,減少水土流失,恢復沙漠化治理,最終確定了山上種林、林下種草、山腰種果、洼地人工牧草養牛的方案。“你們一路走來,看到路邊的草都屬於種草養畜工程,只要有一點有土的地方,農民都會種草。環江的第一車草種就是咱們中國科學院科技人員引進來的。”曾馥平自豪地説。


如今的肯福示範區,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百姓富足、人心向上。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區域科技扶貧團隊採取“科研單位+公司+范基地+農戶”的創新模式展開企業化科技扶貧,效果顯著,這一模式也就成了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肯福模式”。

 

雙向賦能:26“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科研論文寫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的同時,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喀斯特生態恢復研究的前沿成果

“周光召老院長1988年在進行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成立10週年調研的時候就説:科學院的扶貧要‘先富自己’,只有自身知識儲備充足,才能讓老百姓信服。2000年,陳宜瑜副院長在環江科技扶貧調研時也指出:科學院的扶貧不能滿足於修路、打井、送書包這些事情,應該深入研究科技扶貧與生態建設的規律,建立可複製的示範樣板、形成研究理論突破的科研與産業融合新模式,最終走出一條助力國家石漠化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的扶貧新道路。白春禮院長2005年在環江喀斯特站調研時強調:資源環境生態領域的科技人員和研究生要面向國家與區域需求,把論文寫在祖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帶領當地人民脫貧致富的同時,不斷錘鍊自己,推進科學研究工作。”王克林書記回顧中國科學院領導們當年的指示,深切體會到國家需求是生態環境科學發展的最大動力。20餘年來王克林和同事們不忘初心,身體力行地執行著這些科技扶貧的整體設計,不僅幫助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還培育出了喀斯特生態這一面向國際前沿的特色學科,成為國際喀斯特生態領域研究的優勢團隊。


在毛南族老百姓的心裏,曾馥平是他們的“毛南兄弟”。就科技扶貧而言,身兼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和環江縣科技副縣長雙重身份的曾馥平最有發言權。“科技扶貧也有很多苦惱,不僅要有科學家的理性,還要有人情味。如何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係,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權衡。”曾馥平説,看到當地老百姓富起來,臉上洋溢的笑容,再苦再累也覺得值!


26年時間裏,我只做了3件事:一是參與肯福移民,讓老百姓改善生活水準;二是開展生態環境建設示範,提升生態景觀和調整農業生産結構,讓環境和收入齊頭並進;三是在新時期扶貧工作中‘授人以漁’培育生態産業,實現不再返貧的生態扶貧。”曾馥平説,作為中國科學院的一員,他用實際行動驗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理念。


在環江喀斯特區域扶貧的過程中,王克林和曾馥平等科研人員用青春書寫著中國科學家扶貧的傳奇故事。他們有吃苦耐勞的拼搏精神,將青春和汗水奉獻給祖國大地和人民;同時還時刻仰望星空,發揮科學家的特長,將減緩貧困行動與喀斯特生態基礎研究緊密結合,讓國家扶貧的頂層設計同時也孕育出面向國際領先水準的科研成果,基礎研究的深入又回過來反哺科技扶貧的國家行動。正如白春禮院長所言:中國科學院參與扶貧的一線科研人員,通過多年來的紮實工作,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的認可,為全院贏得了榮譽。同時,他們自身也在扶貧實踐中得到了錘鍊,科研事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就是科學院扶貧雙向賦能的真諦所在。

 

結語

廣西環江的“後脫貧攻堅戰”時代,依然任重道遠。一方面,脫貧不脫責,需要繼續鞏固脫貧成果,對接美麗中國建設與鄉村振興行動;另一方面,喀斯特貧困地區還有很多生態環境領域問題亟待破解。展望未來,王克林充滿信心:“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正在構建國際高水準的喀斯特關鍵帶‘結構—過程—功能’綜合觀測研究平臺,在服務國家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與區域生態服務可持續提升重大工程的同時,圍繞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爭取向佔全球70%‘一帶一路’沿線喀斯特地區推廣石漠化修復與科技扶貧的中國方案和技術模式,讓世界分享我們中國的喀斯特生態研究成果!(作者文彥傑、張帆、楊柳春;《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