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記者王虔)11月24日下午,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視頻連線聯合國機構高級別代表,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官員。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在研討會發表了題為《推動減貧領域知識經驗共用 深化全球減貧合作夥伴關係》的演講。
11月24日下午,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圖為中國外文局局長杜佔元發表題為《推動減貧領域知識經驗共用 深化全球減貧合作夥伴關係》的演講。中國網 李佳/攝
杜佔元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加劇貧困和結構性不平等,致使7000萬到1億人口陷入極端貧困,全球減貧事業面臨應對疫情和返貧的雙重挑戰。舉辦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分享各國減貧領域的有益做法和經驗,共商後疫情時代推進國際減貧事業的有效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杜佔元指出,中國脫貧攻堅是中國政府和人民取得的一項偉大成就,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擺脫貧困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中國黨和政府作出的鄭重承諾。11月23日,貴州省最後9個貧困縣宣佈摘帽,至此,全國832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前不久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描繪了“十四五”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藍圖。
杜佔元指出,中國脫貧攻堅的特點之一,就是把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數字發展有機結合起來,脫貧不僅解決貧困人口生存問題,更要推動貧困地區全面發展。
他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中國脫貧攻堅以經濟發展保障基本生存權和發展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實施精準扶貧的科學方略,注重因地制宜發展産業,提升貧困地區經濟發展能力和貧困人口收入水準;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幫助解決貧困人口在生存、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通過産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政策,中國貧困家庭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長超過30%,極大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
其次,中國脫貧攻堅以文化發展激發內生發展動力。注重將扶貧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大力發展貧困地區教育和文化事業,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使貧困人口共用文明發展成果。2019年,中國有2025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到生活費補助;2020年,中國貧困家庭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基本沒有輟學。針對提升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建設了一大批文化活動場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教育和技能培訓,在豐富貧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有力地推動了貧困人口文化素質的提升。
最後,中國脫貧攻堅以數字發展彌補“數字鴻溝”。注重補齊貧困地區數字基礎設施短板,讓貧困人口跟上現代文明步伐、過上現代生活,通過技術創新激發減貧“新動能”。全國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深度貧困地區通寬頻比例達到98%。貧困群眾不但通過網際網路了解了外部世界,也通過網際網路發展新産業、過上新生活。據統計,2019年全國貧困縣網路零售額達2392億元,同比增長33%,帶動貧困地區500萬人口就業增收。在中國廣大農村,“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數據成為新農資”的現象成為常態。
杜佔元指出,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是中國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的巨大成功。中國在扶貧中實施的精準脫貧方略,統籌開髮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的思路,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扶貧的舉措等,對世界減貧事業無疑具有借鑒價值。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發展的整體水準還比較低,在每人平均收入等許多重要指標上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現實國情沒有改變,可持續發展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各國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應進一步建設夥伴關係,加強減貧領域合作,相互借鑒各自減貧領域的有益做法,切實使知識分享、經驗交流、合作互助成為解決全球貧困問題的重要推動力。
杜佔元表示,中國外文局長期關注中國扶貧理念與經驗的國際傳播,積極推動中外減貧領域交流合作。包括運營中英雙語國家扶貧門戶網站“中國扶貧線上”和“南南合作減貧知識分享網站”,推出《擺脫貧困》《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扶貧》《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等一大批講述中國扶貧故事的多語種圖書和新媒體産品,參與搭建了包括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內的多個交流合作平臺等。這些努力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國際減貧領域交流互鑒,推動世界減貧事業健康發展。
據悉,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外文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主辦,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來自政府、駐華使館、高校、私營部門等12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近百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嘉賓圍繞會議主題,探討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縮小數字鴻溝,讓貧困人群從數字創新中受益,加速抗疫合作和減貧知識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