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秦巴山區小村落蛻變記:從“視覺貧困”到美麗鄉村

發佈時間:2020-11-17 12:41:4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魏建軍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甘肅,秦巴山區,脫貧攻堅

甘肅秦巴山區小村落蛻變記:從“視覺貧困”到美麗鄉村-中新網

甘肅秦巴山區小村落蛻變記:從“視覺貧困”到美麗鄉村


季夏時節,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琵琶鎮毛家溝村一角。圖為工行幫扶安裝的路燈。 何祖斌 攝

       

中新網蘭州8月5日電 (記者 魏建軍)“以前好多房子墻體開裂,殘垣斷壁,我們的首先做的,是改善當地的‘視覺貧困’。”中國工商銀行隴南分行派駐甘肅隴南武都區琵琶鎮毛家溝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鐔永強説,雖然無法與好的旅遊村相比,但相較以前,早已是美麗鄉村了。

秦巴山區,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當地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位於甘肅南部的毛家溝村位於其中,地處偏遠陰濕山溝。2015年以前,通村路尚未硬化,砂石土路時好時壞,老百姓生活極為艱辛。

圖為鐔永強手繪的毛家溝村地圖。 魏建軍 攝


圖為鐔永強手繪的毛家溝村地圖。 魏建軍 攝

2013年,全村146戶646人家庭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116戶495人,貧困發生率高達76%,是武都區掛號的“深度貧困村”。近些年,當地通過發展養殖等産業以及各單位的幫扶,陸續脫貧。2019年底,未脫貧戶僅剩1戶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3%。

2017年6月,工行隴南分行駐村幫扶隊進駐該村,“當時幫扶隊入住時在全村找不到一處像樣的住房,只能臨時居住到村支書家裏開展工作。”鐔永強説,當時甚至還有“圈廁不分、人畜共居”的場景,想要開展幫扶工作,不知如何下手。

而讓鐔永強難忘的是,他剛來此地不僅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進出村子只有一條泥濘小路,村裏到處是破舊的瓦房,雨天漏水,冬天漏風。特別是要融入到村民生活中很不適應,每天都度日如年,總盼著週末回家,而這樣的情緒持續了一個多月。

圖為村民石文紅(左一)和幫扶幹部聊天。 魏建軍 攝


圖為村民石文紅(左一)和幫扶幹部聊天。 魏建軍 攝

2018年初,該幫扶隊租到了老鄉新建的房屋,十余平米的小屋,搭了兩張高低床。季夏時節,雨中的毛家溝村山頭飄著雲霧,打濕的樹林比晴天愈發鮮綠,雨水在硬化過的水泥路上淌過,依然清澈,田間偶遇勞作的村民,汗水與雨滴浸透了整個衣襟。

“我來之後,走遍了每家每戶,哪個山頭,我都記得清清楚楚。”鐔永強説,每天要在村裏竄幾回,憑藉記憶,他手繪出了毛家溝的地圖,並精準的標注了貧困戶的姓名,挂在辦公室墻頭。“全村156戶人的資訊都在我手機上。”毛家溝村率先推出挂圖作業後,工行甘肅省分行其他幫扶村也紛紛開展挂圖作業,精準推進幫扶工作。

據毛家溝村黨支部書記韓成紅介紹,全村有耕地面積1522.30畝,每人平均耕地面積2.3畝,可利用草地面積4300余畝,林地面積2000余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中藥材、核桃、花椒等。

2018年10月,當地以“黨支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籌集資金50萬元用於羊養殖,其中建檔立卡戶98戶按每戶配股5000元共計入股股金50萬元,其他22萬元為工行幫扶資金,主要用於産業羊圈修建。已連續兩年實現産業分紅,戶均900元,村集體積累1萬元。

同時,工行隴南分行給該村捐贈了22萬元開展了幫扶村人居環境的整治,拆危治亂,動員拆除破舊房屋、殘垣斷壁160多間,修建村民廣場350平方米,清理垃圾雜草10余噸,道路硬化400米。截至2020年4月底,該行共為毛家溝村投入幫扶資金71.25萬元。

自從建立幫扶責任人制度以來,工行先後有36名幫扶責任人與80戶貧困戶結對子展開了幫扶工作,按月入村與村委會座談工作並與農戶拉家常、辦實事,引導村民擺脫等、要、靠的思想,激勵貧困戶敢於致富、勇於致富、勤於致富。

雨天,古樸的木板房下,一排排鮮花開得正旺。52歲的毛家溝村村民石文紅正和幫扶幹部暢聊“致富經”,他打算將自己家10多畝地嘗試種植當歸、黨參等中藥材。“在接近三千米海拔的山坡上,還是頭一次嘗試,要成功了,那就是全村的産業了,如失敗了,也就遭殃我一個。”

如今,寬闊平整的水泥路貫穿毛家溝村,危房變新居,舊村換新顏。“産業養殖建羊圈,路燈安裝近百盞,道路維修齊聲讚,危房改造合民願……”工行隴南分行黨委辦公室主任王曉輝將毛家溝村近年的變化寫成了順口溜,在鄉間流傳。

“路燈的點亮,解決了多年來,村民們晚上出行難的問題。”鐔永強説,這一盞盞路燈不僅照亮了全村道路,更照亮了農戶的心房。村容村貌美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自然變好了。(完)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