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聯盟校正式在十八洞小學掛牌成立,標誌著京湘兩地對口幫扶再上新臺階,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來自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的師生們不僅給孩子們送來了禮物,也給孩子們帶來了期盼已久的數學課、音樂課、美術課……
教育扶貧
要因地制宜精準展開
十八洞小學能夠成為北京朝陽區實驗小學聯盟校,得益於2018年舉行的京湘基礎教育論壇上湖南省與朝陽區達成的“京湘兩地教育戰略合作協議和合作框架協議”。十八洞小學也由此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按照協議,作為北京市的優質教育資源,朝陽區實驗小學對十八洞小學進行全面結對幫扶,包括進行資訊技術升級,同步兩校網路聯校課堂;幫助十八洞小學進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京湘兩地的師生交流等。
“除了朝陽區實驗小學,北京中學、北京市第八十中學、北京市朝陽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等學校也與湖南當地的學校開展結對幫扶。”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扶貧要在篩選結對校工作中做好“精準、精細、精緻”,通過“點穴式、保姆式、套餐式”的幫扶方式,增強受援地區教育競爭力。
以朝陽區實驗小學為例,由於每個幫扶的學校情況不同,因此朝陽區實驗小學對每個學校都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具體的幫扶計劃。
課程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教育扶貧的切入口。經過前期考察校長陳立華發現十八洞小學課程資源匱乏,因此,她決定向該校輸出課程資源。今後,在朝陽區教委的支援下,朝陽區實驗小學會對十八洞小學網路聯校進行升級。這樣十八洞小學的孩子們能與北京的學生通過網路聯校進行互動、隔空同上一堂課。“朝陽區實驗小學多年積累的網路課程資源也將全面對十八洞小學開放,十八洞小學的師生們可以通過網路點播我們9個學科近2500節網路課程。”陳立華介紹説。
而同樣與朝陽區實驗小學簽約的文昌閣小學則是通過邀請該校學生到北京,與朝陽區實驗小學的學生手拉手一起走進教室學習,並跟隨幸福校區的同學們參加升旗儀式暨朝實科技節開幕式,同時學校還邀請文昌閣小學的老師到校跟崗學習、跟崗培訓,以這種“請進來”的方式進行教育幫扶。
據悉,2020年的京湘基礎教育論壇計劃于11月18日-20日在北京朝陽舉行。屆時,京湘兩地的學校將深入推進京湘兩地基礎教育改革,深化兩地經驗成果交流共用。相信,會有更多的學校與之前簽約幫扶的幾所結對校一樣,通過在學校文化、課程建設、教師培訓、學生交流等方面與當地學校建立合作,幫助當地學校提升教育品質,助力其更好地發展。
教育扶貧
要優化存量做大增量
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教育是治本之策。朝陽區實驗小學只是朝陽區教育系統教育扶貧的一個代表。朝陽區近3年,充分動員併發揮本區學校的優勢,與河北唐縣,康保,陽原,內蒙古卓資,新疆墨玉及47兵團等6個地區展開闔作,在學校文化、課程建設、教師培訓、學生交流等方面與當地學校建立合作。
據統計,2018年至2019年兩年期間,朝陽區全區教育扶貧與受援地63所中小學職業高中結對,統籌選派幹部教師120人,其他各類交流支教幹部教師2558人。接待受援地赴京跟崗人員1242人;專家送培講座516人次,培訓受援地幹部教師16748人次;支教送課1604節,遠端網路教研3170次,師生異地交流10000余人次;實現學生職業技能培訓1280人次,捐贈物品45104件,惠及建檔立卡貧困生500余人。
經過實踐摸索,朝陽區教育系統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
朝陽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要做到精準扶貧,教育扶貧還應該優化存量做大增量。“存量是受援地區教育需求的剛性保障,是基層學校內涵發展和受援地考核要求的剛需。在幫扶前,支援地的學校應該充分調研受援地學校需求基礎上,反覆與受援地區溝通,在選拔支教教師和接待跟崗培訓兩大主要任務上精心設計、精心安排,以起到優化存量的效果。受援地區的教育短板主要是人才隊伍和設備設施,硬體設施通過經濟援助已經迅速達標,而人才隊伍建設是真正的‘硬骨頭’。因此需要對人才隊伍建設長抓不懈。而做大增量、擴大受益面,逐年增加支教人數和跟崗學習人員,短期內迅速縮小東西部教育資源的差距,是受援地教育加速脫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