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扶貧新載體讓1.9萬人的幸福更實誠

發佈時間:2020-11-11 09:45:04 | 來源:長春日報 | 作者:畢馨月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星火站,三無,十三五,海螺型材,專業合作社

  在長春海螺型材有限責任公司工作的宮柏乾。畢馨月 攝

27歲的宮柏乾去年年底在農安縣貸款購置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還開上了10萬元的小轎車……這事要是放在兩年前,對於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的他來説,無疑是奢望。兩年來,吃苦耐勞的宮柏乾從長春海螺型材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幹起,如今已經成長為管理8名工友的班長,月收入近7000元。宮柏乾所在的海螺型材,正是長春市創新打造的54家就業扶貧星火站之一。

記者從長春市就業服務局獲得一組數字:“十三五”期間,長春市城鎮新增就業53.37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71.1萬人次。長春市人社部門通過打造勞動力轉移就業、“三無”公益專崗、就業扶貧車間、就業扶貧星火站等載體,助全市1.9萬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實現脫貧。

為進一步發揮就業扶貧促進貧困勞動力脫貧增收作用,2018年,長春市鼓勵和引導企業將適合分散加工的初級産品生産車間建在鄉鎮和農村,通過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當年即在榆樹市、農安縣、九台區各建起一家就業扶貧車間,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159人。雙陽區齊家鎮廣生村正是依託就業扶貧車間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典型。

從吸納5位貧困勞動力即可成立的就業扶貧車間,到打破常規、吸納1人即可授牌的就業扶貧星火站,長春市今年又向創新扶貧載體邁出堅實一步。對此,德惠市惠發街道毛家村富啟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創始人侯振發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過去因貧困勞動力居住比較分散,人數達不到基本要求,沒能成立扶貧車間。新政策出臺後,合作社吸納了兩名同村貧困勞動力,建起了長春市首家就業扶貧星火站。這一新載體不僅使企業獲得技能培訓補貼、創業貸款貼息、企業稅收減免等扶持,更促進了村屯家庭作坊、合作社、電商的發展。

截至目前,長春市已創建就業扶貧車間5個、就業扶貧星火站54家、扶貧基地8家。僅今年就開發“三無”(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又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公益專崗695個,安置貧困勞動力621人,疫情期間還創新開發臨時性公益崗位651個。多點開花,成了長春市助力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工作的一大亮色,更使零星散落的貧困勞動力就業有了新出路。(畢馨月)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