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姆” 種地好幫手

發佈時間:2020-11-10 10:06:21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鬱靜嫻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種地,農業生産,粉碎機械,播種方式,測産

截至去年底,89.3萬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生産託管服務面積超15億畝次

“田保姆” 種地好幫手(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為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難題,農業生産託管應運而生。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總量達到89.3萬個,生産託管服務面積超過15億畝次。

農業生産託管不僅有效解決了土地撂荒、粗放經營的問題,還提升了農業經營效率,對於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家有三五畝地,在外打工,沒時間耕種;智慧農機作業效率高,可小戶經營,購置一整套設備划不來……當前,小農戶依然是農業生産經營的主體,卻不得不面對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産生的種種問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成為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

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經營方式,農業生産託管應運而生。一家家“田保姆”服務田間,成為農民種地的好幫手,不僅有效解決了土地撂荒、粗放經營的問題,還提升了農業經營效率,對於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加快發展,有利於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難題

這段時間,江蘇省泗洪縣的晚稻收割臨近尾聲。整個收穫期,陳圩鄉王崗村村民楊豹不慌不忙,在周邊市區接了好幾單泥瓦活。“家裏有12畝水稻,一畝花上50元,合作社連收帶運,啥都不用操心。”

“早稻一般4月底就要開始育秧,移栽後一個星期之內,既要防旱又要防澇。晚稻在霜降前後就要陸續開始收割了……”今年,泗洪縣四方農機合作社的託管服務面積擴大到了8000畝,給鄰近幾個鄉鎮提供社會化服務,哪個節點該幹什麼,合作社成員清清楚楚。

“大國小農”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目前,我國有承包耕地農戶數2.07億,通過土地流轉經營30畝以上的農戶僅佔全國總數的5%。

“經營自家承包耕地的小農戶佔大多數這個情況,在相當長時期內難以根本改變。”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司長張天佐分析,農業生産託管在不改變土地承包關係的前提下,將耕、種、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業環節委託給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讓小農戶成為適度規模經營的積極參與者和真正受益者。同時,發展生産託管也有助於破解當前土地流轉的地租難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

目前,各地農業生産託管有多種模式,包括合作社、集體經濟組織、企業等多種服務主體,各環節服務貫穿産前、産中、産後,覆蓋大宗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等。在江西省上栗縣,不少農戶選擇了“保姆式”全託管或“功能表式”半託管,當起了“甩手掌櫃”。“託管服務能‘點單’也能‘包席’,太方便了!”楊坊村村民李其收説。今年,他選擇了10項服務裏的旋地、播種和植保等環節服務。

順應市場趨勢,農業生産託管加快發展。截至2019年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總量達到89.3萬個,生産託管服務面積超過15億畝次,其中服務糧食作物面積達8.6億畝次。服務帶動小農戶超6000萬戶,佔全國農業經營戶的30%。

專業服務,推動生産經營效率提升

走進安徽省天長市汊澗鎮張營村,水稻田裏機聲隆隆,禾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聯合收割機在前頭一壟壟收穫,秸稈打捆機緊跟其後,將秸稈直接壓縮成捆。

每年收穫季,如何處置成堆的秸稈是種植戶的撓頭事。作為當地的“田保姆”,合作社理事長平東林先後購置秸稈打捆機、粉碎機械10台套,及時推出秸稈回收加工服務項目。

“託管服務就是要瞅準農戶需求,幫助增産增收,才能體現咱們的優勢!”平東林介紹,除了秸稈回收,合作社還為大夥統一團購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一年下來戶均節省種植成本25%以上。去年,合作社牽頭和託管戶與糧食加工企業簽訂5000畝水稻和小麥訂單,對訂單種植戶進行産前、産中、産後全程跟蹤指導服務,畝均增收150元。

張天佐介紹,通過服務組織集中採購、整合技術、標準作業、統一服務、訂單收購等,能充分發揮農機裝備的作業能力和分工分業專業化服務的效率,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和生産作業成本。根據農業農村部對19個省份共875個託管案例的定量分析顯示,農戶採取全程託管,算上人工成本,小麥每畝節本增效356.05元,玉米每畝節本增效388.84元。

今年春耕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湖南、江西等地重點支援早稻工廠化育秧、機插秧等環節的生産託管,大幅減少了農民集中下地,搶抓農時,實現了增産增收;山西省萬榮縣託管麥田化學除草、病蟲害統防統治環節,畝均減少農藥用量20%—30%。

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不斷激發現代農業發展潛力。“作為供銷合作系統,發揮好流通優勢,依託農業生産服務中心開展各環節全程服務,並聯合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有助於推進農村産業融合發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合作指導部部長劉進喜説。今年1—7月,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全系統土地託管面積達到1億畝,開展配方施肥、統防統治、農機作業等多環節託管服務2.06億畝次。依託服務主體,去年全系統還培訓農村實用人才202萬人次。

補齊短板,提供多元化社會化服務

隨著我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對生産託管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專家指出,當前,農業生産託管仍面臨服務主體能力不強、服務領域不寬、政策支援力度不夠、行業管理有待加強等問題。

去年底,農業農村部組織開發了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促進供需對接、資源整合。各類社會化服務主體也紛紛立足自身優勢,不斷提升服務的規範化、資訊化和專業化水準。

“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隨時了解託管服務的進程和詳情。我們還在不同區域建立起試驗示範田,組織召開苗期、測産等現場會,讓農戶親眼見證託管地塊的播種方式、出苗率、田間管理、産量指標等。”遼寧萬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卓介紹。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分析,我國農業比較效益相對偏低,部分小農戶對社會化服務支付能力不足,尤其是對清潔生産、迴圈經濟等增收效果不明顯但外部經濟性較強的作業服務,支付意願不強。面對眾多分散的小農戶,服務主體的組織和作業成本也相對較高,成為社會化服務發展的雙重制約。

“推進農業生産託管,要以農民需求為導向。從農民不願意幹、幹不了或幹起來不划算的環節入手,並不斷創新機制,探索融資、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實現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和農戶多元化需求的無縫對接。”張天佐建議,還要引導各類服務主體積極與相關院校開展科研和人才合作,推動服務鏈條橫向拓展、縱向延伸,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和分享機制。

今年,中央財政投入專項資金45億元,通過先服務後補助的方式,在29個省區市實施農業生産託管項目,支援小農戶通過農業生産託管為主的服務方式,廣泛接受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張天佐介紹,項目受益對象主要聚焦小農戶,要求小農戶受益資金比例或為小農戶服務的面積不低於60%;補貼要補到薄弱環節、關鍵環節,同時鼓勵探索特色産品、特色産業的補貼方式。(記者 鬱靜嫻)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