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線上上舉辦第22期發展知識學術講壇,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董強副教授以“脫貧攻堅下國家動員社會組織的新機制”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董強介紹,中國從1985年開始有組織、有規模、有計劃地進行扶貧開發,伴隨著社會組織的發展,以及國家貧困治理體系對於社會組織作用認識的深化,中國逐步強化了社會組織動員過程。1986年,國務院成立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標誌著國家貧困治理體系初步形成。1994年,《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印發,提出要充分發揮中國扶貧基金會和其他各類民間扶貧團體的作用。2001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進一步提出要積極創造條件引導非政府組織參與和執行政府扶貧開發項目。2014年,《關於進一步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扶貧開發的意見》印發,提到要建設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參與扶貧機制。2015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提出要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各類社會組織開展到村到戶精準扶貧。
董強認為,在精準扶貧背景下,社會組織動員機制的重塑與創新,産生新的機制促使扶貧工作中實現了社會資源精準化的大量引入。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的目標是社會組織動員的公眾資源與精準扶貧的需求進行對接。從2017年到2019年,國家逐步形成了新時期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新機制,即基於扶貧治理體系和社會組織管理體系相融合的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機制。這個機制通過扶貧辦和民政部等多部門的聯動,將資金動員能力強的全國性和省級社會組織作為動員的主體對象,引導社會組織最大限度地為脫貧攻堅提供社會資源,實現了社會資源精準化的大量引入。
董強展望了社會組織參與貧困治理的新方向,特別是在2020年後參與相對貧困治理的新方向。董強説:“國家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的新機制,核心是將貧困治理體系和社會組織管理體系進行有機融合,從而産生動員社會組織的合力,民政部門和扶貧部門作為合力的引擎。推動社會組織將獲得的社會資源持續聚焦到脫貧攻堅的場域中,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實的社會資源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