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左權,展開太行發展新畫卷

發佈時間:2020-10-28 08:40:47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韓寒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左權民歌,左權將軍,畫卷,光伏發電,棄渣場

位於太行山脈中段西面的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峰巒疊嶂。這片抗戰時期因左權將軍殉難而聞名的紅色熱土,與全國多數革命老區一樣,“山窮水遠路閉塞”,現代産業發展滯後。20多年來,一直是全國貧困縣。

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十四五”藍圖徐徐展開之際,將目光聚焦于祖國中部一角,可以發現,左權縣正邁著堅定的步伐,擺脫貧困,走進小康社會。

把産業送進深山

“三年官守滯蠻荒,萬里羈魂度太行”,詩人筆下的太行,充斥著萬古不消的荒涼。山多,耕地少,加上境內溝谷切割劇烈、大部分岩石裸露,左權土地資源裏,荒坡居多。

左權龍泉鄉連壁村64歲的老支書郭應林,前些年因為開著拖拉機帶村民上山,喝涼白開、啃饃饃,硬是在荒坡上種了2000畝核桃樹。

“不能小看這小小的核桃。”山坡上,郭應林摸著一棵核桃樹,花白的頭髮被風吹得發顫,“這2000畝核桃樹,讓連壁村村民年收入突破了6000元大關,年年高於全縣平均水準,有的年份甚至高出45%,是沒種核桃前的3倍。”

核桃,是左權全縣脫貧攻堅的支柱産業之一。縣裏已知最古老的野生綿核桃樹,已有500多年。自2014年推廣矮化良種核桃以來,左權核桃栽培面積達36萬畝,年産量1500萬公斤,産值3億元,為農民提供每人平均收入2300余元。

“能種糧的地種上了糧,能種核桃的地種上了核桃,村裏還有一萬多畝荒坡,能幹啥咧?”郭應林心裏不停地打算盤,“有沒有在山上就能幹的,更穩定、更持續的産業?”

這個想法,與左權縣想爭取國家光伏扶貧工程幫扶,把産業送進深山,搞光伏發電的想法不謀而合。

“就那荒坡上弄幾個板板,能掙錢?”“還讓俺們先貸款,在咱自己屋頂上也裝。俺們還沒掙著錢哩,拿什麼還錢?”“萬一壞哩,沒收著錢咋辦?”左權縣能源局局長郝濟明現在還能回想起村民當時的質疑。

為打消村民疑慮,左權通過公開招標,引入了10余家光伏發電建設和運維企業,走鄉串戶,一家一家地做村幹部和村民的思想工作;此外,打通銀行貸款等多個環節,建立“農戶自願、政府補貼、企業投資”的機制,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在送光伏入戶的同時,左權建成4座聯村和35座單村光伏扶貧電站,1座縣級集中光伏扶貧電站。2017年並網以來,發電1.36億度,收益1.16億元,扶貧村數170個,扶貧人數2.7萬人。

“鳥兒知道,俺們祖祖輩輩保護它、稀罕它”

“自俺有記憶起,每年一打春,鳥兒就來了。”石匣鄉趙家莊村村支書曹獻文在村裏生活了50來年,從來沒想過,家門口的鳥兒,也能讓村民掙上錢。

向生態要效益,是左權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生態建設保民生、惠民生的重要舉措。

近兩年,趙家莊村修繕了家門口的太行山黑鸛自然保護區,新栽樹木2.3萬株,讓鸛鳥數量由初始的不足100隻發展到1200余只,活動水域擴大至150公頃。不斷變好的環境,引來了鴛鴦、野鴨,也引來了縣裏和周邊城市的遊客。村裏順勢而為,搞起了農家樂,紛至遝來的遊客讓敢於嘗鮮的農戶賺足了錢。

“這些鳥兒來咱們村好多年了,跟咱們心有靈犀似的。鳥兒知道,俺們祖祖輩輩保護它、稀罕它,就不走咧。”曹獻文説。

趙家莊村,只是左權正在打造的22個水景村之一。左權是山西少有的富水縣,清漳河貫穿全境。在清淤河道、修建堤防、解除水患的同時,打造沿岸生態景觀廊帶,是左權探索農旅融合發展的重要一步。

左權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207國道和陽黎高速縱貫南北,省道319線和汾邢高速橫穿東西,怎樣讓過路客商停下來,在縣裏轉一轉?當地人打起了路的主意,先是沿國道省道沿線種植金色苗木,再是對通道沿線棄渣場、垃圾場、荒灘等生態脆弱地段進行修復,打造長約58公里的“黃金谷”。此外,在沿線打造桃花村、杏花村和水果採摘園,讓過路的客商“慢下來”。

“左權的歌聲,世界聽得到”

千百年來,太行山脈,綿延起伏。奇駿的高山和秀麗的風光,讓閉塞的鄉間孕育出無數的民歌。2014年,左權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這個身份,能不能成為當下左權打造自身品牌的名片?答案是肯定的。

左權開花調,能唱生産生活,如“高高山上一簍油,一腳踢哩滿坡流,你流你就儘管流呀,俺回俺家喂黑牛”;能唱思慕之情,如“櫻桃好吃樹難栽,有了心事慢慢來”;能唱英雄讚歌,如“八月二十一,下午八點半,八路軍決死隊展開百團戰”;也能唱新的時代,如“太行山上桃花紅,楊柳青青迎春風”,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左權開花調”代表性傳承人李銘芳告訴記者。

為了讓這片孕育民歌的沃土能廣為人知,左權從2019年開始,舉辦“左權民歌匯·國際民歌賽”,邀請海內外民歌歌手,共同用歌聲禮讚新的時代。“沒想過,有一天,左權的歌聲,世界聽得到。”在左權文化館工作了一輩子的李銘芳感嘆又自豪。

歌手、觀眾、評委的匯集,媒體的大量報道,為太行深處帶來了久違的人氣。民歌匯帶動的不僅是本地基礎設施和旅遊設施的全面提升,通過農家樂及民宿客棧建設帶動農戶846戶、2508人脫貧,每人平均增收2000元,更被山西省寄予厚望,成為啟動太行山全域旅遊推動山西轉型發展的新舉措。

2019年,左權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182元,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了貧困縣。2020年,左權接受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剩餘未脫貧人口已達脫貧標準。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