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張蔚藍)一場秋雨過後,地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水洼。在院壩村,村民們正在空地上敲打施工,一座村文化廣場展露雛形。
院壩村的村文化廣場(老年活動中心)正在修建中,計劃今年十月底竣工。
院壩村位於貴州省水城區蟠龍鎮,由三村合併而成,共計居民2000多戶,總人口達8000多人,其中335戶、1261人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20年伊始,水城順利完成了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專項評估,包括院壩村在內的13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院壩村71歲的朱光權介紹,這座正在修建的村文化廣場,包含籃球場、看臺、老年活動中心以及停車場,佔地約5000平方米。“我們院壩村村民籌集了40多萬元資金,最多的捐了5萬元、少的也有100元,這些人包括了一些曾經的貧困戶,他們外出務工掙了錢,也想為建設家鄉出點力,這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政策好、人民富、人民積極性高。”
院壩村駐村第一書記田通,見證了整個自發捐款的過程,他説:“自發捐款修建村文化廣場,體現了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體現了對農村留守老人兒童的一種人文關懷。”
除了正在修建的廣場,在中國科學院的定點幫扶下,院壩村還發展起了特色産業。近年來,在科技力量的推動下,馬鈴薯、食用菌、小黃姜等産業紛紛興起,正在推動院壩村的村民們從脫貧走向致富。
年輕的第一書記:“做到不落一戶不少一人”
2018年9月,田通擔任院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做到不落一戶不少一人。”這是他最常説的一句話。
院壩村第一書記田通(右)與村裏剛脫貧的90後。
1984年出生的田通畢業于蘭州財經大學,上學時,他特別熱愛足球,偶像是C羅,曾經夢想當一名體育記者。在扶貧工作之餘,他還寫寫公眾號,“我什麼都寫,有一些內容是關於扶貧工作的思考,當然也有我很熱愛的足球比賽。”田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每天早上,我不醒,村裏牛都把我叫醒了。”“哪有時間回家,今年就回了一次。”這是田通挂在嘴邊的日常和假期安排。
“駐村是很鍛鍊人的,以前在中國科學院離退休幹部工作局工作時,我膽子還挺小,但來了村裏,每次和群眾開會,我説一句話,群眾們會有十句話問你,慢慢我就鍛鍊出膽量了。”田通解釋道,“群眾們對一些政策安排不理解時,就會産生一些情緒,我們要做的就是向他們耐心解釋,鼓勵他們作出改變,激發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從而推動整個院壩村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入村兩個月後,來自河北保定的田通完全聽懂了當地方言,他説自己掌握了好方法,那就是主動找年輕人聊天,多聽多練。“有的群眾很熱情,每次我路過且他恰好在家時,他就從家裏搬出一把板凳叫我坐下聊一聊。”田通笑著説。
在駐村幫扶過程中,田通很敏銳地注意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村裏有一些邊緣戶,有的人會因為待遇不同産生心理不平衡,做工作時不配合,所以舒緩矛盾的工作就落在我身上了,我們第一書記就是充當一個樞紐角色,促進中央政策、中科院技術引進,把工作落實好。當村民有顧慮時,樹立標桿和榜樣作用。這些就是第一書記的使命和職責。”
“今年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讓我們村最後的5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田通説。
小黃姜種植大戶:“每年向貧困戶支付10萬元”
院壩村坐落于貴州西南群山之間,在海拔1600米的山腰上,一簇簇綠油油的小黃姜莖葉長勢喜人,年過五旬的李進站在田間,徒手拔起巴掌大塊的小黃姜,對著薑塊表面的濕土拍了幾下,用嘴吹落剩餘的泥土。曾經在煉鋼廠打工的他,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成為村裏的種姜大戶。2017年,他放棄了月薪1萬元的技工工作,回到了生養他的故土。“我們村裏原來就種了2000多畝小黃姜,但由於許多農民缺乏科學的種植經驗,導致收成不理想,我自己對這方面比較感興趣,再加上中科院專家團隊來了以後,根據氣候、土壤這些條件帶領我們這些‘帶頭人’開發了試驗田,進行了小黃姜科學示範種植,這讓大家一下子有了信心。”
小黃姜試驗田,為院壩村埋下脫貧致富的種子。“為了發展小黃姜産業帶動村民致富增收,我們引進優選姜種、施足底肥、用好種肥、科學追肥、合理密植及適度套種、高海拔地膜覆蓋等先進栽培技術和理念,為了改變原先較為粗放的種植方式,我們現場手把手教、面對面為村民傳授選種、開溝、施肥等技術。這是我們來到院壩村後一直在做的工作。下一步,我們要把專業做大做強。”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余德順表示。
中科院地化所余德順(左)與村裏的種植大戶李進(右)討論今年小黃姜的長勢。
據悉,水城小黃姜是貴州省三大生薑地理標誌保護品種之一。“我們中科院研製的水城小黃姜品種,個頭小,香味濃,辛辣味足,姜辣素比普通高一倍,可以作為高檔調味品蔬菜或中藥材原料。”余德順介紹,下一步,中科院將進一步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援,考慮在獼猴桃下套種喜陰的小黃姜,從而提高小黃姜産量,推動高品質發展。引進的中科院微生物所生薑專用菌肥,全村近200畝小黃姜示範種植,畝産達2335公斤,高於水城近年來平均單産,小黃姜增産效果明顯。
“去年,我通過流轉貧困戶的土地,種了20畝小黃姜,接下來我準備把這些姜作為來年的種苗,這樣一來既能保護土壤,還能保證品質。明年準備擴大到80畝。”李進表示,目前,每天約有30位貧困戶在他的小黃姜田地裏務工,這不僅幫助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還提升了他們的技能,“包括從他們手裏流轉土地、分發務工的薪水以及年底分紅,每年要向貧困戶支付十多萬元,這也算是為脫貧攻堅出一點力了。”
科技助力産業興旺,打通了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對院壩村而言,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解決相對貧困問題,以及著眼于未來鄉村振興的長效發展,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不斷增強地方經濟的‘造血’功能。”中科院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永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