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志又扶智 有家有業有夢想

發佈時間:2020-09-28 09:27:37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阿依努爾、潘瑩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扶志,有業,夢想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25日電(記者阿依努爾、潘瑩)近年來,隨著一系列就業惠民工程深入實施,新疆各族群眾就地就近就業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接受技能培訓後實現有序進城就業。特別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增就業人數近200萬。如今,有技能、有事幹、有錢掙成為南疆一些深度貧困地區各族群眾的生活“底色”。生活條件好起來,“錢袋子”鼓起來,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加迫切,當地群眾勞動創業願望越來越強烈,奮鬥精神越來越足。 

6年新增就業人數近200萬

新疆受歷史和自然等因素影響,發展相對滯後,貧困人口多,特別是南疆四地州生態環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就業承載能力嚴重不足,是國家深度貧困區域,“窮根”扎得深,百姓日子苦。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聚焦勞動就業重點群體和深度貧困地區,大力實施就業惠民工程,持續加大就業培訓力度,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引導各族群眾就地就近就業、有序進城就業和自主創業,紮實推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

為幫助新疆最後10個未摘帽縣、4.21萬戶、16.58萬人全部脫貧,新疆今年在北疆及東疆安排了5萬個就業崗位,幫助南疆三個地州的貧困家庭通過轉移就業實現脫貧。

23歲的布再乃普·阿卜來海提是和田地區墨玉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家6口人,只有2畝地,父親和大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妹妹們還在上學,生活重擔都壓在母親身上。

今年春天,她下定決心外出務工,要靠雙手改變生活。如今,她在阿勒泰市福海縣一家景區工作,每月有了固定收入,多攢錢、過上更好生活成了她的追求目標。

2014年至2019年,新疆的勞動就業總人數從1135.24萬增加到1330.12萬;年均新增城鎮就業47.12萬人以上,其中,南疆地區14.8萬人,佔比31.4%;年均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276.3萬人次以上,其中,南疆地區167.8萬人次,佔比60%以上。

 從“要我幹”到“我願幹”“我能幹”

 過去,南疆一些群眾思想觀念落後,文化程度不高,就業意願不足。扶貧幹部為了勸説他們走就業增收之路,苦於“跑斷腿、磨破嘴”。

近年來,新疆在貫徹落實國家穩就業促就業決策部署中,進一步健全政策體系,把尊重勞動者意願作為制定就業政策、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開展就業培訓、提供就業服務的重要依據。

一邊入戶走訪,及時掌握勞動者就業意願和需求,另一邊廣泛聯繫用人單位,努力實現人崗精準匹配,新疆各地政府努力在勞動力和用人單位之間架設起一座座“橋梁”。

和田地區洛浦縣農民麥麥提明·艾薩江和妻子2018年3月通過村裏的大喇叭,得知烏魯木齊一家紡織企業正在招工,還免費培訓技術,立刻報了名。他説,以前家裏4口人只有不到5畝地,打零工一個月最多掙2000元,兩個孩子正在上中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每月能掙1萬元,超過過去全家一年的經濟收入。

“維吾爾人有一句諺語,‘樹的珍貴在於果實,人的珍貴在於貢獻’,我覺得我不僅找到了工作,還找到了自己生活的價值,更加明白了幸福的獲得要靠勤勞的雙手去創造的道理。”麥麥提明説。

長期在南疆基層工作的新疆兵團三師51團4連黨支部書記霍樹倉説,隨著持續開展扶志扶智,願意主動就業、創業的人越來越多,涌現出一批勤勞、進取的脫貧之星、致富能人,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笑容越來越燦爛。

 就業惠民順民意得民心

 “家家有門路、人人有事幹、月月有收入”,無論是在與世隔絕的大山深處,還是廣闊牧場上的“最遠人家”,新疆就業惠民工程堅持多渠道增加就業,千方百計穩定就業,成為造福當地群眾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搬離位於崑崙山深處的葉城縣柯克亞鄉,阿布都熱依木·麥麥提如今在葉城縣阿克塔什鎮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地建有鄉村扶貧車間22座、沿街商鋪130間、農副産品交易市場1處,還有保鮮庫、凈菜中心、農民創業園、畜牧養殖園區、溫室大棚等,“這裡是我們一家人新生活的開始。”他説。

新疆各地注重制定實施有利於擴大就業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通過優化産業結構擴充就業容量,努力實現勞動者穩定就業、持續就業、長期就業。

19歲的姑娘布麥熱耶姆·吾西爾家世代生活在阿合奇縣的大山裏,家裏人多地少,生活貧困。去年她高考沒有考上本科,就決定到廣東一家企業邊打工邊復習。現在她每月能攢下3500元錢,“明年我還要參加高考,用自己攢的錢實現大學夢。”

目前,新疆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各族群眾收入水準不斷提升、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