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載走過二十四拐”——寧波黔西南對口扶貧協作走訪見聞

發佈時間:2020-09-02 08:58:47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寧波,黔西南,脫貧攻堅

新華社貴陽9月1日電  題:“二十四載走過二十四拐”——寧波黔西南對口扶貧協作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吳帥帥、肖艷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西南部有一條著名的抗戰公路——二十四道拐。當地許多幹部群眾常以此類比浙江寧波市和黔西南州24年來走過的脫貧路。

  1996年,浙江省寧波市與黔西南州對口扶貧協作工程正式啟動,兩地由此在脫貧攻堅的“二十四道拐”上結對攜手。

  産業協作傳遞致富“接力棒”

  在黔西南州興仁市潘家莊鎮,原本光禿禿的荒山如今栽種了1200多畝藍莓。藍莓生態園負責人令狐雲2016年返鄉創業,兩年時間在老家成功試種藍莓,並進行規模化種植。

  由於缺乏融資渠道,兩年前令狐雲一度陷入資金困境,“挂果量和品質已經達到標準了,正是擴大規模的時候”。

  經過當地政府牽線,從寧波慈溪匯來了一筆300萬元的産業幫扶資金,但這筆資金有附加條件:以馬馬崖鎮大灣村36戶貧困戶入股的方式參與産業開發。令狐雲欣然答應,“解決了我資金上的燃眉之急,保障了本地村民的就業,還讓原本産業薄弱的鄉鎮有了‘飛地’。”如今通過産業帶動,馬馬崖鎮貧困戶已整體獲得13.5萬元的分紅。

  既要“輸血”幫困,更要“造血”發展。2006年,251隻浙江的長毛兔被寧波扶貧幹部第一次引入普安縣。在當地幹部群眾悉心培育下,長毛兔養殖成為存欄量超17萬隻、帶動2000多戶貧困戶脫貧的重要産業。“一隻兔油鹽醋,十隻兔新衣褲,百隻兔娶媳婦……”這段順口溜在當地漸漸傳開。

  在寧波挂職幹部、普安縣副縣長方健看來,一項扶貧産業幹了14年,背後凝聚了幾批扶貧工作隊成員的心血。“現在我們努力把項目往産業鏈方向延伸、打造,養殖、粗加工、精加工項目已經落戶普安,後續力爭形成從研發到市場整個産業的‘微笑曲線’。”

  人才交流同赴脫貧一線

  在黔西南州多地,記者一路見到不少像方健一樣的寧波幹部、技術人才。

  “2018年4月26日,我到貞豐縣的第一天,去了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的魯容鄉。”寧波挂職幹部、貞豐縣副縣長黃列清楚地記得第一天來到黔西南州的情景:北盤江兩岸都是荒山,進村的道路沒有硬化、沒有護欄,一側便是300多米深的懸崖。

  沒有人相信貧瘠的石漠化山地能夠結出脫貧的果實,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扶貧幹部需要用自己的行動説服群眾。“為了走近群眾,從寧波來的技術人員不習慣辣味,甚至一邊吃胃藥一邊吃辣。”黃列説。

  經過兩地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如今北盤江兩岸,芒果、百香果、火龍果種植紅火,“一江三果”讓貧困戶收穫了“甜蜜”,種植産品還被搬上直播間銷售,一小時成交額突破30萬元。

  黔西南州脫貧攻堅指揮部綜合協調組組長何蘭雲説,把挂職當任職,是“助力軍”也是“主力軍”。東部幹部的工作思路、作風給了當地幹部很大的啟發和鼓舞。

  2013年以來,寧波市共選派幹部67人、專業技術人才1101人到黔西南州開展脫貧攻堅和支醫支教支農工作。與此同時,黔西南州選派幹部162人、專業技術人才1466人赴寧波市交流學習。

  “藝術結對”共建美麗鄉村

  在晴隆縣光照鎮定汪村,這個布依族聚居的村寨來了13位寧波市寧海縣葛家村的朋友,不帶錢、不帶物,他們打算用藝術“點亮”定汪村。

  201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藝術學院教授指導,加上村民鄉土智慧,葛家村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自己的家園,不到一年時間,原本普通的村子成了網紅景點,2019年吸引遊客超30000人次。

  “花錢少、村民參與度高,這樣的理念為什麼不能在寧海對口幫扶的晴隆鄉村落地生根?”葛家村黨支部書記葛海峰説。經過兩地黨委政府牽線,葛家村和定汪村正式結對。

  從15日來到定汪村,短短半個月時間,村裏已經在許多細小的地方顯露出別樣的藝術氣息:水泥墻被貼上了木飾面,古樹下鋪起了鵝卵石,將要廢棄的門板搖身一變成了“未來書院”的門匾……

  “更重要的是我們感受到了村民主動參與的熱情。”來自葛家村的葛詩富説,村裏有棵300多年樹齡的黃葛樹,樹下原本是牛、馬散放的雜草坪,現在,這棵古樹下已是孩子們的排練舞臺、村民的露天會場。

  光照鎮黨委書記鄧瑞蘭説,看似抽象的藝術激發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無論是脫貧路還是振興路,歸根結底是要讓百姓自己有主動性。”

  從地域、縣域對口幫扶,發展到如今的村對村、村民對村民,晴隆縣委書記袁建林説,隨著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不斷深化,我們對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更加充滿信心。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