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8月19日電題:湖南懷化:打通“最初一公里” 破解扶貧物流難
新華社記者周勉、劉芳洲
“黃桃熟了,想吃的朋友快下單!”一段文案加上一段畫面有點抖的視頻,是64歲的果農蔣人德在朋友圈打的一則最新廣告。家住湖南懷化洪江市太平鄉老屋背村的他去年脫了貧,網路為他的水果打開了市場,而家門口的快遞站點,則為他打通了物流渠道。
“以前是挑著擔子到城裏去賣,一次最多賣出幾十斤,現在我送到‘家門’這裡,最遠賣到北京,這個星期已經賣出2000斤黃桃了。”蔣人德口中的“家門”,指的是洪江森橙農易達電商物流有限公司太平鄉站點的店主蔣小勤,兩人都是“蔣家人”。接到訂單後,蔣人德只需步行10分鐘,就能到站點把水果寄出去。
蔣小勤的門面原本做衛浴生意,去年1月成為站點後,他把門面分出一半來收發老鄉們的快遞。“現在站點的收入快趕上我賣衛浴産品的收入了。”蔣小勤説,當地水果一年四季不斷檔,最多時每天要幫村民們寄出5000斤鮮果。為此,站點不僅備足了保鮮冰袋,還有托盤、網兜等適合各種水果的包裝物。
“‘四通一達’還不能完全做到下鄉進村,所以打通農産品‘最初一公里’,我們就發揮著‘接駁’作用。”洪江森橙農易達電商物流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民營企業,負責人肖和根介紹,他們的站點在洪江市範圍內已做到全覆蓋,最多的一個鄉鎮有10個站點,最遠的一個站點距離市區有150公里。每天有6台運輸車前往各個站點將“土貨”拉回總部,再由“四通一達”分發到全國各地。
政府不僅給予每個鄉鎮站點2萬元補貼、每個貧困村站點1萬元補貼,還定期組織免費培訓,手把手教貧困戶如何利用手機、網路賣貨。“每個站點的負責人會把培訓資訊傳達給農民,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報名參加,不設任何門檻。”洪江市商務局工作人員蒲陽説。
保證賣貨渠道暢通,更要保證貨品品質可靠。在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一家名為天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當地民營企業牽頭成立交易中心,不僅負責物流,還通過制定統一收購標準,“倒逼”農民種出更好的水果。
“以前大家都是各種各的,種出來的水果品相不好、口感欠佳,賣不出好價。”天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鵬介紹,在當地政府支援下,他們邀請湖南農業大學、懷化市水果行業協會的專家給果農上課。
張鵬説:“只要種出來的水果符合標準,就會以等於或高於市場價敞開收購。”
去年,芷江鎮高衝村貧困戶馮宗澤偷懶,簽了標準化種植協議,卻不按標準來種,結果自家30畝冰糖橙,每畝比別人少收入1000元。“一開始我心想標準化種植雖然收購價更高,但投入也更大,兩邊一抵消也不會賺更多。沒想到別人的水果全賣光了,我的滯銷了不少。”馮宗澤説。
高衝村共有118戶種植各類水果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其中100戶去年通過這種方式脫了貧。村支書宋恩剛介紹,交貨方式有3種:一是村民自己送,交易中心報銷運費;二是根據不同水果的上市季節,村裏會設置臨時收購點;三是對於無力運輸的村民,交易中心會派人到府進行收購服務。
“以前,採購商也會直接進村採購,但他們不僅不熟悉情況,還會壓價。現在我們把全縣的水果都集中到中心來,議價能力也提高了。”張鵬説,為此,縣政府還在交易中心修建了一棟大樓,設置賓館和臨時辦公室供採購商們使用。
提起去年的“小聰明”,馮宗澤顯得很不好意思。他説,今年自己已經嚴格按照標準施有機肥、定期修剪果樹,一定會種出品相好、口感佳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