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變零為整,金融服務到位,新服務破解“怎麼種地”難題
微風輕拂,稻田綠意盎然,黑龍江哈爾濱市青嶺鄉村民何志向又到田間察看苗情:“長勢不錯,今年的豐收沒跑兒!”
今年年初老何新流轉了千畝良田,卻遇到了資金難題:“春耕那會兒真是火燒眉毛,土地租金30萬元,再加上肥料、種子這些農資,缺口足有50多萬元。”
“關鍵時候,多虧供銷社幫忙啊!”何志向説,利用省供銷社旗下的“農鯨為農”金融服務平臺,從提出貸款申請到錢款入賬,前後只用了10天。資金到位,農時沒耽誤,種子及時下地,老何終於松了一口氣。
蘭西縣臨江鎮民河村農民李林武,今年為自家110多畝地找了“管家”,每畝地交320元的託管費,從種到收所有環節都由供銷社領辦的農機合作社負責。
李林武是有名的“田把式”。“種了這麼多年的地,別人能比我管得好?”一開始他對託管並不相信,經過兩年對比,他服氣了:自己用的是小四輪,合作社用的是大農機、精量播種機、大型噴藥機,土地變零為整,規模出效益,同等地塊,畝産量至少高出100多斤。
供銷社如今有什麼新定位?
在哈爾濱市雙城區樂群鄉,一個供銷社博物館坐落於此。墻上貼滿歷史感十足的畫報,搪瓷盆、暖瓶、雪花膏等老物件整齊擺放在展櫃中,訴説著農村供銷社當年的輝煌。
“老供銷社直面市場,一度不適應,最難的時候全社只剩一個員工留守。”雙城區供銷社負責人高金鵬回憶説。
基層社被盤活,得益於黑龍江省供銷社的基層組織改革。“不搞一刀切,分類改造:一是上級龍頭企業以資本和業務帶動發展,二是吸引能人、農民大戶入社,三是領辦農民合作社。”黑龍江省供銷社合作指導處處長張曉東説。
“農民需要啥,咱就服務啥。我們堅持為農、務農、姓農的根本方向,不斷適應‘三農’新需求,通過建立有效的組織體系和服務機制,打造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的綜合平臺。”黑龍江省供銷社主任王德勝説,2015年以來,省供銷社新建農村金融、糧食、畜牧、“網際網路+”等4個業務板塊,實現了由單一生産資料經營向為農綜合服務的轉變。
數據顯示,4個新板塊服務農民70多萬戶,使供銷社為農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省供銷社與第三方合資成立惠豐農村合作金融公司,截至去年底,累計為農業主體提供信貸支援30多億元,提供融資服務超過60億元。
線下連線上,農民在家享受“雲服務”,精準農業提升效益
這些日子,黑河市西崗子鎮西溝村張玉琴的手機從早到晚響個不停。
“大姐,俺家在網上供銷社訂的化肥啥時到貨?”同村村民孫艷麗發來微信。張玉琴一查,化肥已在配送路上,“今天就都能到俺家倉庫,清完數立馬給你送過去。”
作為省供銷社旗下倍豐集團電商公司的駐村聯絡員,張玉琴幫助村裏鄉親足不出戶,就可網上購肥。疫情防控期間,“指尖上購農資”給不少農民吃下了定心丸。
這是黑龍江省供銷社打造惠農服務新平臺的一個縮影。“供銷倍豐”網上商城去年12月上線,以“去中間環節、降低成本”為理念,每噸化肥可以為農民省下80到100元。目前,銷售化肥44.09萬噸,累計為農民和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節約資金2200萬元。“真是省心又省錢。”孫艷麗説。
王德勝介紹,目前全省51個區縣已開通縣域電商平臺,實現了從線下實體經營向“網際網路+供銷社”的歷史性轉變。
“以前聽説過網路直播,沒想到我們也能趕一回時髦。”海倫市雙錄鄉益生穀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福軍説,“合作社這些年帶領貧困戶養土雞、土鵝,但一直沒找到好銷路。”去年12月,合作社入駐省供銷社的小康龍江平臺,正趕上“雙12溫暖寒冬”活動,通過主持人線上推介,3000余只土雞一上線就被搶購一空,銷售額達30多萬元。“這一下合作社解了困,貧困戶穩定脫了貧。”張福軍説。
“截至目前,小康龍江已入駐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發展品牌合作企業56家,有效幫助農民解決了農産品賣難問題。”小康龍江農業科技公司總經理遲妍妍説。
農民在家享受“雲服務”,改變了傳統經營方式。“雙城玉米示範園區出苗率為91.48%,康金大豆示範園區出苗率為93.85%”,這是倍豐集團農化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正進行數據分析,而這些數據源於遙感技術的動態監測。“空天地人”遙感技術是倍豐集團與中科院東北地理所共同開發的精準施肥服務平臺,通過高科技與農情監測結合,大大提升了農業效益。
“‘網際網路+供銷社’模式實現了供銷合作社系統由省、市、縣、鄉、村五級組織體系向一級同層組織體系的轉變。”王德勝表示,將加快省供銷合作社系統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全面提升生産智慧化、經營網路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準,更好地為農服務。
堅持姓農、為農、務農,就能在田間紮根,積極推進“村社共建”
供銷社如何煥發新生命力,關鍵要看服務品質。
農民利益如何保障?黑龍江供銷社堅持始終“姓農”,走新型合作路。在農民土地承包權、經營權、收益權不變的基礎上,促進農村經營實體“互利共贏”,利用供銷社優勢,積極開展合作。
今年,蘭西縣雙堡專業合作社與供銷社合作,開展土地託管服務,農戶預交部分耕種資金,合作社提供耕、種、收、售系列服務,供銷社提供農資、農化服務。
“機械作業、科學管理、平衡施肥……在供銷社託管之前,我們沒想到會這麼省心。”合作社理事長李野手一揮,指向眼前一望無際的玉米地,“今年春耕結束後,我們合作社在3個鄉託管了1.1萬畝玉米,農資成本降下來的同時,農民還增收了。”
盛夏季節,瓜香馥鬱。蘭西縣蘭河鄉擁軍村唐家崗屯果農郭小紅從沒想到小香瓜也能在市場上這麼吃香。去年,縣供銷社開展外聯引進計劃,從吉林省梅河口市引進羊角脆香瓜品種,今年利用水稻育秧大棚閒置期,試種了4個大棚。郭小紅嘗到甜頭,“許多遊客來我家採摘,羊角脆供不應求,一斤就能賣到5塊多,是市場價格的一倍還多哩!”今年她承包的1000平方米香瓜已經被預訂一空,明年她打算繼續和供銷社合作,再多種一個大棚。
在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長青村,長青福和農民養殖合作社成立9年,經常出現虧損,讓負責人郭俊偉很無奈。
轉機始於去年6月。省供銷社旗下惠豐農牧科技公司與合作社達成協定,投入2600萬元對長青牧場進行託管,並對牧場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託管+改造”讓長青牧場扭虧為盈,今年6月,牧場奶牛平均單産達8.5噸,提升了13.3%。
服務圍繞農民需求轉,為農服務能力的提升,讓黑龍江省供銷社發展態勢全面向好。去年,黑龍江省供銷社實現銷售總額達到1079億元,提前一年完成“千億元”戰略目標。“改革讓發展活力充分迸發。目前,全省基層社覆蓋率達到90%以上,基層社購進總額和銷售總額比改革前分別增長37.6%和42.9%。”王德勝表示,下一步,黑龍江省供銷社將強化基層社與農村集體經濟聯繫,加強基層社與村兩委聯合發展,推進“村社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