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鎮縣採訪完溫瑞林返回大同市的路上,我望著車窗外成片的玉米地,想起了她説的一句話,“如果不是‘保姆大學’的技能培訓,她可能還生活在田間地頭,忙時揮汗耕田,閒時在田埂上跟村民聊些家長裏短”。
“保姆大學”徹底改變了溫瑞林的人生。
一次將信將疑的培訓,最終把她從山坡上的田地帶進了城鎮,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也帶著他們一家人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小康之路。
47歲的溫瑞林是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逯家灣鎮夏小堡村的村民。過去,一家人圍著半山坡的15畝地討活,日常耕種些黍子、玉米和山藥蛋,一年到頭收入7、8000塊錢,剛夠生活。
6年前,溫瑞林聽説有一所保姆培訓學校,學技能不收費,還可以推薦上崗。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了“保姆大學”。
“保姆大學”裏,護工、老年護理、小兒推拿、育嬰等36個實操室,設備完善,功能齊全。
“保姆大學”是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的“昵稱”,設有家政服務員、天鎮保姆、養老護理員、母嬰護理員、山西護工等專業。 這裡有做飯、炒菜、配餐之類的常規職業培訓,也有傳統道德、健康心理、禮儀這樣的基礎課。
培訓週期從半個月到一個月不等。學員在考試合格後,頒發資格證,持證推薦上崗。2019年,該校共培訓1874人,就業率達45%,幫助843人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就業崗位。
溫瑞林正是從這裡,走向了月嫂的工作崗位,這一幹就是6年。
“保姆大學”所在的天鎮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由於縣域土地貧瘠,資源有限,除農業外幾乎沒有其他産業,曾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縣裏人力資源豐富,勞務輸出成為全縣脫貧的重要抓手。
天鎮保姆大學,是該縣的保姆培訓基地,總投資5000萬,佔地20畝,建築面積685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45人。
“‘保姆大學’是我的母校,也是我人生的新起點”,溫瑞林説。她特別強調,培訓讓她了解到了學習的重要性。
溫瑞林剛做月嫂時,一月就可以拿到6000元。起初沒有太多經驗,她對自己都信心不足。
一方面,她在如何處理、烹飪鮑魚,這樣生活中事無巨細的小事中不斷累積經驗。另一方面,她不會輕易放過空閒時間,通過各種渠道學習新知識武裝自己。溫瑞林的信心是隨著經驗和閱歷一點一滴積累起來。
天鎮婦女有著像溫瑞林一樣的勤勞樸實,有著通過奮鬥改變生活、通過勤勞脫貧致富的強烈意願,這也是天鎮人“走西口”的精神傳承。
縣政府為打消天鎮婦女走出去的顧慮,採取“扶開工、送全程”的服務模式,構建起業務培訓做鋪墊,推薦就業保輸出,保障維權做後盾、回訪服務使安心的全方位保障,當好她們的“娘家人”。
做月嫂,走進城市之後,溫瑞林也慢慢地開始打扮自己。融入家庭、社會是他們需要具備的能力之一。
月嫂工作收入與地區經濟發展水準息息相關。其中,北京價格最高,有時甚至能達到兩萬元,太原大同朔州會逐步降低,縣裏可能只有數千元。
溫瑞林從事月嫂工作6年間,僱主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區。區位交通優勢是“天鎮保姆”品牌的重要著力點。
天鎮縣與北京直線距離220公里,京包鐵路、京大高速直達首都,隨著京烏高速、大張高鐵相繼開通,進一步擴大了“天鎮保姆”的區位優勢。
萬家樂移民新區,易地搬遷扶貧項目把不少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到了城鎮。經過培訓,他們將有機會轉去收入更高的工作崗位,擺脫過去艱苦條件的束縛。
去年,溫瑞林在7、8家做月嫂,大概也有7-8萬的收入。這個數組遠超當年天鎮縣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4089元。
據天鎮縣縣長劉川楠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講,該縣已經累計培訓輸出“天鎮保姆”8300人,創造勞務收入超過2億元。
如今,在天鎮已經培養出一批每人平均年收入3.5萬元、脫貧奔小康的“娘子軍團”。
説起月嫂萬元左右的收入,人們總會羨慕不已。溫瑞林知道,高收入背後的付出。
通常,月嫂的工作有26-28天,一般不會超過1個月。不是客戶不需要繼續服務,而是身體承受不了,24小時夜以繼日的照顧剛出生的嬰兒和産婦,導致這項工作無法長期持續進行。
天鎮縣委書記王建江講,天鎮農村婦女特有的“淳樸、誠實、勤勞”特色本質,造就了人品放心、身體放心、技能放心、紀律放心“四心級”勞務品牌。
天鎮縣人社扶貧技能培訓基地。
天鎮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是人社部的定點幫扶縣。人社部一直通過産業扶貧、就業扶貧、社保扶貧、技能扶貧、人事人才扶貧、黨建扶貧等多方面精準幫扶。
在天鎮縣脫貧攻堅過程中,在輸出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方面,人社部下了大力氣。
以2019年為例,人社部投入幫扶資金1000萬元,與縣政府聯合建設“人社扶貧技能培訓基地”,開設母嬰護理、餐飲烘焙、産後康復、康養理療等高端專業,與縣內陽光職校、方源職校的初中級培訓相結合,形成初中高三級培訓有序銜接、系統提升勞動力輸出産業格局。
劉川楠縣長向記者介紹“天鎮保姆”的未來規劃時説,下一步,“天鎮保姆”將依託國家人社部技能培訓基地,進行品牌再升級,針對市場和用戶不斷提升的需求,瞄準高端家政市場,優化培訓師資力量,細化實化培訓科目,重點在中、高級培訓上下功夫,把“天鎮保姆”打造成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6年來,從不敢坐火車,到説走就走的“旅行”;從不敢説話,到如今面對十幾位記者,侃侃而談。工作給溫瑞林和她的家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幾年前,他們一家人,搬進了天鎮縣裏100多平的大房子。
“今年,小女兒考上了縣一中”,只有初中文化的溫瑞林欣慰地告訴記者。大兒子沒有完成高等教育,一直是她心中的遺憾,特別是在工作走出去之後,更深地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聊起未來,溫瑞林講,自己會一直工作到做不動為止。
天鎮縣裏無數像溫瑞林一樣勤勞、樸實的天鎮婦女,通過技能培訓,堅實地走在了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生活的路上。
(圖/文 中國網記者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