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7月23日電(記者李錚、汪偉)看著圍欄裏吃著草料的6頭牛,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興隆山鎮長坨子村村民淩軍笑了。他説:“眼看到了約定的第三年,還真捨不得賣牛了。”
淩軍是當地貧困戶,兩年多前成了與彰武縣長青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旭“簽約”的幫扶對象之一。雙方約定:張旭送給淩軍1頭帶孕母牛,三年內“只許繁育不許賣”。期間張旭給淩軍提供飼養技術、幫助人工授精和部分飼料。三年後,從繁育出的牛群裏選1頭牛送給其他困難人群,形成接力。
據了解,作為當地的“養牛大戶”,張旭此前通過給錢給物的方式,幫助周圍的貧困戶,但無奈人單力薄。2017年,張旭在國網阜新供電公司的幫助下,在牛棚上建起了光伏發電站。雙方約定,通過發電形成的持續收入用於支援張旭向貧困戶送牛。於是便有了送牛並簽訂“三年之約”的故事。
張旭説,他一共向15戶貧困戶送出了15頭帶孕母牛。通過兩年多的繁育,如今每戶貧困戶家裏至少有3頭牛,多的可以達到4頭。淩軍家的6頭牛中,有2頭是妻子娘家看到日子有希望後贊助的。“過去媳婦家人見到淩軍都躲著走,現在大力支援他養牛脫貧致富。”
記者了解到,兩年多前,淩軍還是一名抑鬱症患者。如今面對記者,他始終面帶笑容。“一個小牛犢養三四個月,就能賣到1萬多元。”淩軍為記者算賬説,“看著牛棚裏越來越滿,心裏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