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視角——我看脫貧攻堅事業之偉大

發佈時間:2020-04-07 10:56:18 | 來源: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 | 作者:王大軍 | 責任編輯:王虔

關鍵詞:扶貧,脫貧,貧困,幹部,群眾

作者:王大軍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 青海省扶貧局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截至2019年底,青海省42個縣,1622個村,53.9萬人全面脫貧摘帽。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首次整體消除貧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愛國詩人千年的夢想,即將在我輩手中實現。作為扶貧人,能參與脫貧攻堅偉大事業,倍感自豪;從援青幹部的視角,見證青海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歷史時刻,實屬有幸。站在青海,放眼全國,我看到的是中國脫貧攻堅事業的偉大。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青海省扶貧局王大軍(右三)在青海與幹部群眾交流。(資料圖)


其偉大在於,“扶”還是“濟”,一字之差,相差千里

放眼世界,幾乎所有國家都有社會福利救濟制度。但是在社會救濟之外,把扶貧單獨作為一項舉國事業的,只有中國。

有的國家救濟窮人奉行給錢就行的做法。以至於有人説,政府能給窮人發錢,就是好政府。窮人拿到誰給的錢,就給誰投票。但是解決貧困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絕對貧困,是缺乏滿足最低生活需要的條件和手段,難以維持簡單再生産,從而陷入“貧困迴圈”。要把絕對貧困人口徹底拉出貧困的泥潭,僅靠“濟”遠遠不夠,重要的是“扶”。

有的國家給窮人發錢,解決了眼前困難,收穫了選票,贏得好口碑,以後的困難留給下任政府,是一個“省心省力”的方法。但在中國,著眼于可持續發展,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産黨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與艱辛的道路——“扶”。授人以漁,提升能力,把窮人拉出貧困之壑,徹底剷除窮根!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舉全黨全國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通過比較不難看出,執政為民,還是執政為選票,中國脫貧攻堅給出了最好的詮釋。吃不愁、穿不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滿足基本生活需求,讓貧困群眾享有全部應有的生活保障,這是基本的“扶”。

以青海為例,“十三五”期間共完成脫貧53.9萬人,其中20萬人實現了易地扶貧搬遷,20萬戶農牧民完成了危舊房改造,群眾安全住房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失輟學適齡兒童應勸盡勸、應入盡入,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6.87%;全省17836名貧困大病患者全部得到救治,4.98萬貧困人口慢病簽約實現應簽盡簽;30.14萬貧困群眾安全飲水保障水準進一步提升。為完成這些工作,幾十個部門通力協作、各負其責,形成了脫貧攻堅的巨大合力。

穩定增收和持續發展,是“授人以漁”的過程,是擺脫貧困的根本,也是中國共産黨知難而上,勇挑重擔,體現責任擔當的“扶”。

仍以青海為例,“十三五”期間,以職業技能培訓促就業,共組織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5.94萬人次,培訓致富帶頭人4551名,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42.8萬人。大力發展特色扶貧産業,208個村鄉村旅遊扶貧項目提檔升級,帶動貧困人口1.63萬戶5.54萬人。打造以刺繡、唐卡、藏毯、銀銅器等為主的高原“青”字民族手工藝品牌,帶動近8萬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生態生産共贏發展,組建成立961家生態畜牧業合作社,6.5萬戶入社群眾實現資源股權收益;培育扶持380家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營造林工程務工帶動群眾8.2萬人;4.99萬貧困群眾從事生態公益性管護工作,佔到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的31.2%。

為了完成對53.9萬人的“扶”,僅2019年,青海省落實年度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2.3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5.99億元,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6.39億元。一個年度財政收入僅200多億元的省,一邊政府過緊日子,千方百計節省開支;一邊把大量的財政資金投入到脫貧攻堅。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初心使命。

1  2  3  >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