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戰峰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博導
中國網/中國扶貧線上訊 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浙江安吉縣余村考察。習近平説,這裡的山水保護好,繼續發展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生態就會回饋你。實現全面小康之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更加美麗的鄉村。“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是實施精準扶貧方略中“五個一批”之一,把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創新生態産業扶貧、生態補償扶貧、生態保護修復扶貧、生態科技扶貧、生態扶貧資金持續投入等脫貧致富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快了深度貧困地區生態富民、産業脫貧、農民增收脫貧摘帽進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生態扶貧長效機制為脫貧攻堅戰提供基礎保障
生態扶貧長效機制保障貧困地區綠色可持續發展。中國生態扶貧將生態保護和扶貧開發相結合,堅持探索形式多樣的“生態保護+産業發展”的扶貧模式,在扶貧中保護生態,在保護生態中扶貧。強調脫貧致富與綠色發展的有機統一,不僅將全面脫貧作為主要目標,而且將生態化的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為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根本路徑。積極探索讓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綠色發展長效機制,通過生態修復、保護環境、産業致富、改善民生,促進貧困地區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生態扶貧長效機制是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根本之策。中國生態扶貧通過實踐探索建立的長效機制推動貧困地區人口參與到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和生態公益性崗位,將群眾增收創業和增強社會合力、提高扶貧效益有機結合起來,使扶貧工作基於區域特色資源開發相關生態産品,發展生態産業模式,推動産業轉型和民生改善,增加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從根本上促進貧困地區生産生活環境改善,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重要的關鍵作用。
中國積極探索建立生態扶貧長效機制
生態産業扶貧長效機制提升貧困區經濟社會效益。通過政策引導,指導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産業,以政府引導、市場主導、項目支援、行業服務、企業實施的發展思路,整合項目資金,持續加大投入,加快推動生態産業快速健康發展。立足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種植,將發展特色經濟林培育成為拉動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優勢産業和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支柱産業,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富民增收産業化道路。建立生態農業發展獎補機制,對貧困戶自身發展産業或與貧困戶構建利益聯結機制的龍頭企業、合作社進行獎補。利用各地特色森林景觀、自然資源和林下無公害産品積極發展集餐飲、住宿、旅遊于一體的農家樂、森林人家等林業産業,優先幫助貧困農戶。譬如,2018年,中西部22個省份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8%。貧困地區油茶種植面積擴大到5500萬畝,建設林下經濟示範基地370家,依託森林旅遊實現增收的貧困戶達35萬戶,年戶均增收3500元。2019年,我國林業産業總産值達7.56萬億元,進出口貿易額達1600億美元,産業發展和生態扶貧成效明顯。
生態補償扶貧長效機制助力貧困戶共用“生態紅利”。中國生態補償扶貧通過政府推動和市場參與,補償範圍涵蓋森林、草原、濕地、河流、土地等幾乎所有的生態領域,加大對生態脆弱地區生態補償的力度,明確轉移支付範圍,將符合條件的區域納入重點生態功能區重點補助範圍。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和生態補償讓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打通保護生態環境與共用發展成果的聯繫通道,採取生態惠民和傾斜支援的策略,增加對生態補償和環境保護的投入,在植樹造林項目、低産低效林改造資金支援和森林培育等方面,向貧困地區傾斜。
推動了水權、碳排放權、排污權、碳匯交易等不同的市場化生態補償方式探索,廣東和福建、安徽和浙江等跨省之間的生態補償都在有序開展。目前國家級的生態公益林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每畝10元,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每畝15元,草原、草畜平衡的獎勵標準提高到每年每畝2.5元,草原禁牧補助標準提高到每年每畝7.5元。通過生態補償促進了西部地區産業結構的調整,轉變了生態保護地區的生産生活方式,拓寬了農牧民收入的來源渠道,有效增加了生態産品和服務。譬如河南省實施生態補償扶貧,已有2.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員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帶動7萬多人穩定脫貧,管護森林面積950多萬畝,取得“以林養人”和“護林脫貧”雙贏效果。雲南怒江州福貢縣通過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林農年享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602.6萬元,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森林面積和蓄積持續增長,促進了農民增收,有效調動了群眾愛林、護林自覺性和積極性,産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生態保護修復扶貧長效機制助力貧困戶就業增收。通過設置類型豐富的生態公益崗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草原監督員、自然保護區管護員、環境保護監督員等生態保護人員,建立了長中短相結合的多元增收渠道,重點解決困難群體就業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公益性崗位設置規模逐步擴大,2016年以來,已累計安排中央資金140億元,安排省級財政資金27億元,在貧困地區選聘1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增收和脫貧,分享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帶來的實惠。在中西部22個省份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濕地保護與恢復、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等重大生態工程,中央層面共安排貧困地區林草資金1500多億元,全國新組建2.1萬個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吸納120萬貧困人口參與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創新貧困戶利益聯結與激勵機制,促進貧困群眾深度參與林業生態建設,推動貧困地區同時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生態扶貧科技支撐長效機制增強脫貧造血功能。結合貧困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等複合系統,在環境脆弱地區加強科技支撐,積極運用適宜的成熟生態技術,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加大與科研機構的對接力度,建立“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合作社+農戶”六位一體的股份合作經營機制,形成科技主動助力扶貧産業、産業需求對接科技成果的局面,以及“專家團隊+先進適用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扶貧産業培育+創業主體培育”的服務鏈條,提高了科技扶貧的可持續性。深入開展林草科技扶貧,通過推進“林草科技活動周”“科技下鄉”“科技列車行”等活動,選派科技專家、特派員、指導員深入貧困地區,創建“科技+企業+貧困戶”扶貧模式,建立各類示範基地1316個,舉辦培訓班7000多期,培訓鄉土專家和林農80多萬人次,實施科技扶貧項目626項。選派156名挂職幹部到西藏、青海、新疆、雲南、廣西、貴州、江西等省區開展幫扶工作,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實施四級幹部挂派機制,形成省、市、縣、村四級幫扶聯動。
生態扶貧持續投入長效機制保障脫貧攻堅“錢袋子”。在國家財政投入的基礎上,不斷拓寬生態扶貧的資金渠道,因地制宜成立生態脆弱地區扶貧開發保護基金,通過國家引導資金、企業參與、個人投資以及社會募捐等多種形式壯大基金規模。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採取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引導各類企業到貧困地區參與扶貧開發,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在生態扶貧中探索新的金融模式,探索出“政府引導金融、金融聚焦産業、産業反哺生態、生態精準扶貧”的金融支援生態扶貧模式,發揮綠色金融保障機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