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和貧困戶商量擴大養殖規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 張秋實 攝)
程廷法家的小院兒乾淨整潔,院門口還能隱約聞到墻上新刷的白灰味道。2016年,程廷法靠養殖的三頭“扶貧牛”和種茶葉脫了貧,這兩年,手頭略微寬鬆了點,但他也僅僅是重新粉刷了院墻。堂屋裏,老式的長條桌案、一個方桌、幾把椅子已經算是像樣的傢具,裏屋有張木頭床,床邊的高低櫃上擺著一台方殼子的電視機,另一間是燒柴火的廚房。
老程今年63了,老伴身體不太好,幹不了力氣活,兒子從小患有小兒麻痹,雙腿殘疾,37歲了還沒娶上媳婦。趁著自己還能動,老程想給兒子多攢下點錢。“我們倆年紀也不小了,多賺點錢,房子再裝修一下,添幾件傢具,多賺點,越過越好!”
養牛,是胡繼和老程之間聊不完的話題。之所以“聊不完”,是因為胡繼想讓老程再多養幾頭,一來自己能增收,二來給其他村民“打個樣”,帶動村裏的養殖規模。可老程總覺得投資養牛畢竟有風險,攢下點錢不容易,萬一養不好賠了怎麼辦。於是,聊天變成了心理攻防轉換的拉鋸戰。
胡繼:我來看一下,這牛長得是還可以,長得很快。
程廷法:上半年還可以。
胡繼:現在防疫怎麼樣?
程廷法:防疫針打了。
這次,胡繼並沒跟老程提起擴大養殖規模的事,可離開老程家的時候,他卻露出了難以察覺的微笑。
一大早,扶貧工作隊照例開了個簡短的碰頭會,十幾分鐘後,大家各自行動,胡繼決定再去老程家一趟。
胡繼:我們再來看一下。有一些産業政策再來跟你交流對接一下。我們認為養小黃牛是個非常好的産業項目,上面也給予了資金補助。黃牛的補助,按存欄補助,每頭獎補1千元。我們的政策,最高獎補1500元,現在覺得你要多養。
程廷法:養牛的信心是有,但顧慮很大。
胡繼:什麼顧慮?
程廷法:主要是牛肉難銷,銷不上去。
胡繼:銷售問題你不要怕。我們共同給你找市場,找銷售渠道。到年關的時候,到出欄的時候,我來幫你銷售。
程廷法:嗯,那好。
從老程家出來,記者還在想著昨天挂在胡繼嘴邊的那個不易察覺的微笑。
記者:你是不是昨天就覺得這事有譜了?
胡繼:昨天在牛圈的時候,看到關於補助的幾行,老程用筆劃了又劃,要是他沒動心思,他那麼研究幹嘛嘞?
説起來容易,胡繼答應老程年關賣肉的承諾能實現嗎?
村裏人開始忙著過年了,胡繼一邊張羅著各家各戶的年景,一邊不停地打電話,還隔三差五的早出晚歸。記者問他,忙啥呢?他説,一件大事。
臘月二十三,小年,晚上,老程的電話響了。
原來,在胡繼的牽線下,老程養的牛賣了個好價錢,再加上茶葉、油茶的收入,老程一家人可以痛痛快快地過個肥年了。這難道就是胡繼説的那件大事嗎?
臘月二十六一大早,胡繼拉著老程來到了縣裏的一家大養殖場。
胡繼:這是我們薇薇合作社的姜總,也是我好朋友,上次給你介紹的。我們再來看一看。姜總,你給我們老程再介紹一下哪個牛有優勢。
姜總:這牛是土種,這個牛好。
胡繼:土種就是我們本地的牛種。
姜總:你自己看。
一番挑選過後,老程開了腔。
程廷法:我看中這個,這個多少錢?
姜總:這個4200元。
程廷法:4200元貴了一點。
姜總:你拿去養,這個牛再養大了,好養。
程廷法:我也不少給你,4100元。
姜總:我給你搞個配方,你自己拿去養。
胡繼:姜總跟你講,他給你搞配方,給你搞防疫,按照他的配方去養。
姜總: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防疫)。
胡繼:他是貧困戶,你再支援一下,我們又是老朋友,這樣,4000塊錢怎麼樣。
姜總:行,4000就4000,支援你們一下。